分享

医院全阶段造价管理亮点举要

 茂林之家 2020-07-21

医院建筑结构及功能复杂,专业系统与专业设备繁多,工程投资额相对较高,对医院的工程管理尤其是造价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做好医院基础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是衡量医院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彰显工程投资效果的重要表现。

在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控制造价,合理地规划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规划部署,将工程造价合理地控制在最优化的经济适用范围内,同时有效地保证医院建设工程质量的最优化,以实现造价的科学合理、建筑项目收益最大,这是医院工程建筑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卫建中心”)的基建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是一项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的系统工程。在多年的医院建设实践中,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一个科学的投资控制体系,把握各阶段的投资控制重点,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建立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投资管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三超”现象。

各阶段设置不同的造价控制侧重点

在医院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各阶段投资的重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卫建中心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投资控制体系。从“十二五”开始,卫建中心在医院建设项目中,从立项阶段到可研、扩初、招标、施工、竣工结算、审计等各个阶段,均设定了不同的造价管控侧重点,用造价部门负责人的话说就是“造价也有‘二八定理’,就是要把 80% 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 20% 的事情上面去”。

在立项阶段,卫建中心就主张建设方对项目资料梳理完整,包括建设方的功能需求、项目基地的特殊性等一切细节情况,为后续的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撑。完整、合理的投资估算是项目投资的上限,接下来,概算不能超估算,预算不能超概算,一节一节地控制下去。

从扩初阶段开始,到施工图阶段,卫建中心强调进行各阶段的方案对比,通过几个阶段方案的对比,建立一个投资控制演变图。这样,各个阶段设计方案的演变都是前一阶段方案的深化和优化,而不是颠覆性改变,尤其是涉及到建筑规模、核定床位、建设标准和功能需求等敏感性因素。

落实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

财务监理在可研阶段介入工作,卫建中心充分发挥专业咨询机构的特长,要求财务监理在可研估算和扩初概算上报前后均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尤其重视批复中的专家评审意见在设计图纸和概算中的执行情况。为此,在设计合同中设置了相应的付款条款,由财务监理对设计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核并出具书面审核报告,以此作为建设方支付设计费的依据。这就实现了对设计方的制约,做到了限额设计,否则,工程造价就很难控制。

对批复概算进行切块分析,合理设定投资目标控制值,分析超概原因,并做好资金平衡。财务监理对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应进行预先审核,并应分解分析,做出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审核报告,投资控制重点、要点和对策报告,以确保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正确性和指导性。

卫建中心把限额设计作为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明确设计合同的限额设计责任制,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在实践中,该中心加强限额设计及其动态管理,要求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都必须严格执行限额设计要求。比如,初步设计应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的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施工图设计应按照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方案和设计概算进行限额设计。

同时,卫建中心在组织架构上还制定了限额设计责任制,由项目筹建办主任和副主任全面负责限额设计工作。定期检查限额设计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对重大方案调整及时组织研究和报批。组织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按照上一阶段审定的估算或概算进行限额设计,并督促检查设计单位提交资料的准确性,确保不重复、不漏项、不扩大。

明确项目不同阶段各主体的责权利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期和运营维护期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它考虑的是整个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和成本,包括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维阶段,涉及的参与主体包括建设方、代建方、设计方和财务监理,卫建中心对各个主体的责、权、利进行了明确,既有效发挥了各主体的能动性,又能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建设。

建设单位  建设方多方收集资料、切实摸清建设地块的状况和各类前期费用,为编制可研投资估算提供数据支撑;明确工程项目的功能需求、平面布局、主要材料及设备的品质等设计任务书内容,避免在批复后项目的功能需求、规模等发生变更;强调限额设计并设置设计合同经济条款,对各阶段批复投资与设计方案符合性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功能需求变更,不得随意变更项目批复建设标准,确保项目投资在可控范围内;督促财务监理单位做好全过程投资控制工作;参与各类招标文件流转、合同签订工作,对各参建单位的招标文件及合同明确咨询意见以及限额招标。

代建单位  代建单位收集与项目投资有关的资料,梳理与批复投资、方案有关的问题;结合设计合同督促设计单位根据批文建设内容做好设计深度工作并严格执行限额设计;检查各阶段批复投资与设计方案的一致性,督促设计单位不断做好优化设计工作,落实限额设计,严格控制功能需求变更,不得随意变更项目的批复建设标准,确保项目投资在可控范围内;依据财务监理工作细则,督促财务监理单位做好全过程投资控制工作;组织各类招标文件流转、合同签定工作,将各参建单位的招标文件及合同咨询意见提交建设方确认以及完成招标策划工作、落实限额招标。

设计单位  根据建设方需求细化设计方案,出具专业而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基坑围护工程等),配合咨询单位完成投资估算工作;对照批复投资进行切块分析,分项限额设计,落实各阶段专家评审意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真正落实限额设计;按合同范围编制设计图纸,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和深度;重视设计交底,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财务监理  审核各阶段上报投资,包括可研投资估算、概算、招标工程量清单、最高投标限价以及施工图预算,分析中标单位的不平衡报价;对照设计合同审核设计单位落实限额设计的情况,核实调整后的概算及方案是否与扩初评审意见一致,对批复概算进行切块分析,合理设定动态投资控制目标值,分析节超概原因,并做好资金平衡;通过询价、比价、竞争性谈判或公开招标等方式合理确定设备、材料采购价;对比合同条款,严格审核变更费用,强调先测算后决策,并加强各类合同、招标文件的审核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算审价工作。

将造价管理与 BIM 技术相融合

卫建中心造价部负责人说:“造价工作信息化,将是未来几年造价工作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发展的方向,如果做不到与大数据、BIM、IT系统充分融合的话,迟早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应用 BIM 的医院造价管理是医院造价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时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引入BIM 技术符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医院工程项目管理、造价管理方面,信息化程度相对较弱,引进BIM技术,发挥 BIM 强大的信息支撑功能,对提高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和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十分重要。

卫建中心一直在用最前沿的思维去思考未来工作的发展,也一直在思考未来如何借用互联网技术与专业相融,比如 BIM 技术在医院工程造价管理全阶段中的价值与必要性,以及目前所遇到的困难。目前,项目参与各方的人员都在不断学习和努力应用 BIM 技术,希望通过 BIM三维建筑模型,模拟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状况,对建筑施工中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及早发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出现的设计变更等问题,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中出现的变更,朝着实现医院建筑工程全面系统的信息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造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宏观研究体系,不应仅着眼于建筑市场的价格波动,或是某个建设方案,施工方案,我们更应该从建设标准入手,了解和把握影响项目投资的敏感因素,比如国家政策,这里不仅指建筑行业的国家政策法规,也包括环保政策、诊疗模式、信息化推进等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此外,设计规范的调整、设计人性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先进的项目管理手段都会对造价产生影响。

编辑 / 李留锁

原文来自《医养环境设计》杂志2018年第六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