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个常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规律

 长沙7喜 2020-07-22

行为一:躲在大人身后

情绪词:“我有点尴尬”或“我很害怕”

行为分析:带着孩子走在路上遇见熟人,家长出于礼貌往往会让孩子同对方打招呼,但孩子却突然躲在父母身后,不愿见人,也不愿说话了。

行为二:把玩具堆在床上

情绪词:“我感到不安全”

原因分析: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独睡的宝宝,他们会喜欢将许多玩具放在床上一起入眠。

尤其是当孩子做噩梦、被批评、受到小伙伴欺负等情况时,就会想要从一些熟悉的东西(如小毯子、毛绒玩具)中寻找安全感。

行为三:说话时眼神飘忽不敢对视

情绪词:“别揭穿我”

行为分析:这种行为常见于孩子在犯错或撒谎时,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3-6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保护的意识,犯错之后,在面对父母的质问时,他们会不敢同父母的眼神对视,本能的用谎言或逃避来伪装自己。

行为四:扔玩具,摔东西

情绪词:“我很生气”

行为分析:有的孩子脾气比较暴躁,一旦有什么事情不顺心意,就会用一些比较暴力的手段(如扔东西、摔东西)来发泄怒气。

行为五:无缘故的大吵大闹

情绪词:“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

行为分析: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当自己在全身心的做一件事时(如做饭、读书),身旁的宝宝会突然无缘故的大吵大闹起来,而且十分不好哄。

行为六: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

情绪词:“我喜欢你”

行为分析: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会特别喜欢模仿自己:走路的方式、吃饭的样子、日常的行为...

这表示孩子觉得“妈妈(爸爸)的都是最好的,我非常喜欢。”

行为七:家里有客人时调皮捣蛋

情绪词:“我有点兴奋”

行为分析:孩子平日里乖巧听话,但一旦家里来了客人或去别人家做客,就成了“人来疯”,调皮捣蛋,怎么说也不听。

行为八:低着头一言不发

情绪词:“我很沮丧”

行为分析:有的时候,当孩子受到较大的打击时,往往会低着头一言不发,看起来十分落寞,而当爸爸妈妈们想要询问原因时,孩子也不愿告知父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