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承教育:跟师学习要诀 附:二、气郁发热医案1则 三、腻苔用熟地黄医案

 林大哥d7z10jlo 2020-07-22
一、师承教育:跟师学习要诀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中医也不例外。我先后受赵国荣老师、彭坚老师、熊继柏老师等前辈的指点。我能够在短短几年顺利迈进中医的大门,一则得益于几位恩师教导有方,二则得益于我的跟师有法。在此,我谈谈跟师的几点体会。

01

跟师前的准备

首先是思想上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有时候跟师半天,人就达40~50人次,加班是家常便饭;从病例书写,到望、闻、问、切四诊的完成,到最后处方的记录,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全心投入,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要“勤”字当头。

其次是做好预习。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跟师之前必须温习一下方剂和中药或是老师主攻方向的有关书籍,特别是常用的方药必须烂熟于胸中。

用方如用将,用药如用兵,方药不熟,临床之际别说自己单独考虑用方用药,就连老师的处方已经开出还不知是出的何招(某个主方),这样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维和看病的节奏,很难和老师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

这就要求我们养兵千日(熟背方药),方能用兵一时。彭坚老师熟记的方子达3000余首,熊继柏老师年过六旬还能熟背《医宗金鉴》。

我在本科阶段就啃下了1500余首常见方剂,现在想起来真是受益匪浅。即便如此,每次门诊之前我总要温习一下方剂和中药,这样跟师上门诊就没有太多方剂障碍,跟师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跟师的收效也会更快。

02

坐堂时的要领

  一要勤于动手。这里强调的是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

在望诊上,彭坚老师常言:女性面色黧黑,色斑满布,非妇科慢性炎症,便是内生肿块(包括良性囊肿、结节、肌瘤,甚至癌块),这确实是经验之谈,验之临床,八九不离十。

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

至于脉诊,在临床上更要细心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从浮、沉、数、迟、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重点掌握脉象特点。

如浮脉的特点是表浅,轻取即得,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其次,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

我第一次跟着衡山县中医院胡新民老中医上门诊时,他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20几种脉象的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诀》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硬着头皮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胡老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

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如外感咳嗽,首先问“咳了多久”是为了鉴别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程短,治在肺;内伤咳嗽病程长,其治重在脾肾。

问“是否咽痒、咽痛”是为了鉴别外感风寒咳嗽还是外感风热咳嗽,问“是否有痰及痰的颜色”也是为了鉴别是风寒、风热,还是痰湿、痰热。证型不同,用方迥异。

二要勤于动笔。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认真做好病案记录是收集原始资料最好的途径,每当我临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时,总把以前记录的病案重温几遍,往往茅塞顿开,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

三要勤于思考。跟师门诊要用心去问病史,用心切脉,用心记录及思考老师的处方。我在四诊之后考虑这个病是什么证型,该用什么主方,怎样加减。然后看和老师的辨证思路是否一致,选方用药是否相同。

如果相同,则知道自己的辨证思维和老师的基本一致,如果不相同则要考虑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请老师指点迷津。有时候老师特殊的用方用药,或者特殊剂量则更要仔细揣摩。

最后,要大胆和老师交流。本科时,每当我对中医信心不够或是心浮气躁时,我总是找老师谈心。

赵国荣老师强调:“治疗外感热病,伤寒不能不学,温病不能不看,旁参各家,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熊继柏老师则告诫余辈:“经典著作必须烂熟于胸中,临证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彭坚老师更是反复强调年轻人要“用心读书,用心看病,用心总结,用心做人”。这些读书、临证、做人的经验之谈是我在课堂以及书本上很难学到的。

03

侍诊后的总结

跟师临证后不等于学习的终结,而是学习的继续和深入,要用心总结,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很好方式。

首先应整理当天的病案,或补充没有来得及记录完整的病案,或反复推敲老师如何用方用药。不懂之处,或在资料在书中求索,或登门拜访求教于老师。每天还要把老师的病案归类,或按时间顺序,或按页码,或按病种,总之就是便于以后查找和温习。其次是带着问题和目的去读书。我很赞成古人的那种读书方法,“猛火攻,文火煮”,“白天临床,晚上读书”,当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读书时印象就更深刻。

跟师数载,感概颇多。我深深感到这几年跟师学习对我中医思维的形成、中医专业思想的树立,甚至在医德的塑造等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气郁发热医案1则

患者,女,46岁,平素易怒,3个月前与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自觉体温升高,自行测腋温为37℃,偶有烘然汗出,2天前再次与人发生口角后加重,时有发热烘然汗出,汗出时伴有心烦意燥,心胸憋闷,小便正常,大便偶有不成形,经始小腹疼痛,月经色深,偶有血块,经末疼痛减轻,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一息6-7至)

病机分析: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病因为与人争吵,平素易怒,为肝气郁结,为后来的气郁化火埋下了伏笔。病史为3个月,故时间长气郁而化热,之后出现的汗出,心烦意燥均为化热之象,心中憋闷为气郁失于条达所致,月经的变化说明气郁日久导致了血瘀,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均为气郁所化之热之象。

治法:疏肝行气,宣发郁热,兼以活血
方用:丹栀逍遥散合栀子豉汤加减
药物组成:生牡丹皮  10克、生栀子  15克、当归  9克、生白芍  9克、醋柴胡  9克、茯苓  10克、炙甘草  10克、薄荷  10克后下、淡豆豉  9克、酒川芎  10克、醋延胡索  9克。

上方7付,用药5付后,症状明显好转,遂停药。

文/张文星

三、腻苔用熟地黄

腻苔多由湿浊痰饮盘居中焦,上达舌本而致,然亦不尽然。

刘姓男,22岁。舌上白腻苔如钱厚,稍带黄。凡芳香化浊,淡渗利湿,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达原饮等,服至100余剂未效,余接诊时,除舌有腻苔外,并无胸闷、恶心、脘胀、尿黄等湿热症状。

因忆近人邹孟城所著《三十年临证探讨录》一书谓:“腻苔有因真阴亏虚而致秽浊不化者,重用熟地黄取效”。乃用六味地黄丸作汤剂,熟地黄用24克,少加苍术以运化,服10剂而舌苔减薄。续服原方10剂,舌苔薄白如常人。故医者贵乎多读书,能辨证、胶柱鼓瑟、未有能尽善者。(《陈义范50年临证心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