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元节 | 遗忘才是消亡的开始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农历十月十五

 下 元 节 


 良露初冬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天地水府风调顺,消灾降福国民安。

°

明日为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

《中华风俗志》有记载:

“十月望为下元节,

俗传水宫解厄之辰,

亦有持斋诵经者。”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的下元节

说起来,总是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

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

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诞辰分别为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

而这三天就被称为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佳节乃庆元宵,中元祭祀先人

 

°

下元节

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

俗谓是日

传说每逢下元节来临

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

为人们解除灾难

在这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

月圆之时,民间要举行

庆水官诞,祭祀祖先的活动

 

下元日在道教斋法中

为规定的修斋日期之一

设坛供斋蘸神,借以求福免灾

古代农耕时期

祭祀风俗总是与农业生产有关

各家各户都在这天在田间地头

祭水神,摆上斋品

祈求干燥的冬季田间作物能够得到滋润

平安度过整个冬季

 

莆仙民间会在房前空地上

排案供食品,烧香贡银

小孩子用燃烧的香枝

插成一片小方田,叫“布田”

来祭“亡灵”,普度孤魂

古语有云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生死

对往生者怀有敬畏之心,不忘本

感恩祖先对后世子孙的德泽

 

渐渐地,民间把祭亡的活动

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下元节的风俗逐渐弱化

°

古往今来,每个节日习俗

总会形成它独立、特殊的饮食风俗

这些节令食物总是饱含气韵人情

作为民族共情,让人时常怀念久久不忘

 

下元节这天

各家都会抽空做点麻腐

把麻籽碾细,水拌成糊

以箩滤去皮,黄米煎熬成麻腐

麻腐拌上萝卜或葫芦为陷

包成麻腐包子或饺子

据说这麻腐包子是为了纪念

当年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贞气节

麻腐包子的样子就像送寒衣的包袱

 

在北京

人们会用红小豆做成“豆泥”

做成豆沙包子

闽南地区客家下元节又称“完冬节”

就常做一些糍粑、米果、芋子包的食俗

糍粑软糯细腻米香沁甜

芋子包滑嫩的表皮,鲜香的馅料

一盘热气腾腾的上桌

无论你是否坚持传统

这些都会是

远在他乡游子最想念的味道

°

中国的传统节日

给予人们一份民族共情

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

冯骥才说

有些传统节日习俗已经快消失了

如果我们感到陌生

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

 

“天灯伴萧鼓,引水宫祭先祖

圆月梅边红,寿酒拥入,诗斛

邀来神佛渡 亡孤

敬诸天各路

念岁月颇短,人间事颇苦…”

作者:兮浅丨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