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衣冠 | 服章之美,礼仪之大

 弘益茶道美学 2020-07-22

/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衣冠服饰,直接成为「华夏」定义的组成部分

作为衣冠古国

中国的文化对中国的服饰的影响密不可分

这一身衣冠,从上到下

处处都充满了礼法内涵,绝不简单

中国最早的服饰,也是汉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

其形制是上衣下裳(群),叫衣裳

衣裳形制的出处,多引用《周易·系辞下》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在东汉荀爽的《九家易》里有

“衣取象乾,居上覆物,裳取象坤,在下含物也。”

表达了衣裳所蕴含的思想与秉持的法度

上衣下裳,周正庄重,雍容典雅

这也是中国的主流审美观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服装

其形制是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名曰「深衣」

裁衣时,依旧先裁出上衣下裳

缝制时再将上下相连

《礼记》中专门著有「深衣」,对其进行解读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深衣有曲裾与直裾之分,裾为衣服的大襟

直裾,是衣襟从身子的侧面垂直而下

曲裾,则是把衣襟接长为三角形

绕至身后,用丝带系扎

直裾同当时的内衣袍

而东汉后,它们合二为一

成为内外皆可穿的「袍」

隋唐时期,承袭深衣形制的袍

但遇上了喜欢胡风的皇帝

于是胡人的圆领与汉人的长袍(交领)融合

但遵从祖制,即便是袍改为圆领

也仍是上衣下裳制

袍的膝盖处,留有一道接缝,曰「横襕」

这道横襕,便是对衣裳的恪守与象征

后来不管汉服形制如何变化

这道襕,总是存在着

宋时,汉族男子日常穿着的袍「直裰」

仍与圆领袍并行不悖

根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记载

直裰是古时僧人穿的中禅(中单)演变而来

它最大的特征

就是保有华夏衣冠的标志:交领右衽

而到了明朝,与它类似的道袍

更是书生们的便服

| 汉·端庄大气的深衣 |

在汉代出土的文物中,俑很常见

女佣所穿的衣服也很有特点

长衣紧裹身体而下,三角形的衣襟绕到身后

用大的腰带扎系,显得体态修长,纤腰袅袅

这便是曲裾深衣

它上衣下裳相连,将全身深深地包裹

从《礼记》中对深衣的记载可知

那个时代里,深衣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穿的衣服

它不止是一件衣裳,更是一种礼仪

不宜太长,亦不宜太短

袖口为圆形,如圆规,象征举手投足合乎规矩

方领如矩,象征品行端正

背线垂直,象征刚正不阿

下摆平直,象征平允公道

穿着的颜色亦有寓意

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大度、

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美德

每一部分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寓意

另一种简单实用的深衣,叫襜褕

它受到欢迎,源于中国服饰上的一次变革

随着内衣制度的完善,人们不必担心暴露身体

接长的衣襟缩短,下摆部分剪裁垂直

不再紧紧缠绕包裹身体

这种款式的深衣在西汉时期开始流行

但这种没有曲裾遮掩的服装

不可穿着登堂入室,是女子的服饰

男子若着襜褕则是违反礼法的

一直到晚于东汉初年

襜褕才渐渐成为男子的流行服饰

| 飘逸的魏晋名士 |

林泉之下临风而立,宽袍大袖随风飘逸

魏晋名士的穿衣风格,说不尽的潇洒

《晋书》记载

“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放,舆台成俗。”

魏晋名士飘逸潇洒的形象,都离不开这「褒衣博带」

褒衣博带就是宽大的连身衣,敞口大袖

它有单、夹两种形式

一般做成对襟,中间用襟带相连

或者干脆不用襟带,将衣襟敞开

与深衣的深深束缚完全不同

《高逸图》局部

魏晋社会的主流审美偏向于女性化的阴柔秀美

男子傅粉带香是社会流行风尚

随身会携带有麈尾、如意和香囊

麈尾类似于今天的羽扇

细长的扇柄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

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为平直状

名士们清谈论道时手中常备

《高逸图》局部

| 唐人爱半臂 |

半臂由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而来

受到“胡化影响”,在隋唐时

成为了女子的摩登装束

唐朝开国,高祖李渊颁布《武德令》

规定“女史则半袖裙襦”

「半臂」作为女史的工作服

很快成为贵妇的时装流行起来

唐代半臂形式多样,大概可分为五类

圆领套头短款式、阔领对衽短款式

V领对衽短款式、V领交衽长款式、翻领交衽长款式

其中阔领对衽短款式较为普遍

其衣领形制为圆形,开口较低,近乎袒胸

在讲述唐朝服饰时

披帛作为当时最流行的单品,自是不能跳过

披帛萦绕美人肩上,自然垂下

与襦裙相配,显得娇媚

披帛在早先的一段的时间里也以「帔」代称

它的形制宽长,长度可达2米

材质多为柔软的丝帛

披帛的存在,更多是为美而生

一条轻轻的长帛,萦绕臂肩,绵长飘逸

图 | 汉尚华莲

| 宋·轻盈红脸小腰身 |

唐代的雍容华丽,到了宋代

取而代之的是纤细轻盈

宋人的穿衣秘诀崇尚修长适体

贵族妇女通常着窄袖衫襦

下身长裙,外罩交领小袖长襦或长褙子

褙子,又叫背子

最能衬托女子体型修长的服饰

褙子对襟,左右开衩,男女通服

下摆引长直垂至足,开衩方便左立起行

行走之中,衣决飘飘,摇曳生姿

前 宋歌乐图及杂剧打花鼓图、后 南宋黄升墓出土褙子

窄袖衣也被宋代女子普遍使用

衣式交领,窄袖

「合欢裙」则是当时时兴的裙式

将裁成半月形的短裙自后向前

而不是传统的自前向后围系

系好后在身前形成两个相掩交叠的弧形

裙下则直接穿裤

这样的搭配既雅观又方便劳作

将好看和实用兼具一身

《瑶台步月图》局部

中国衣冠服饰的发展源远流长

每个朝代都贡献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这样多彩的衣冠,从头到脚都是文化

又岂是小编我只言片语能道尽的

只能循着历史,将这千百年间

流行一时的衣冠,挑拣一二来展开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它都美得千姿百态

在衣冠之上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上古的礼制密码

也藏有古人的时尚心经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一一探究

作者:兮浅 | 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