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3+2小时的漫长飞行和一个急促短暂的中转之后,我们终于在美国当地时间24日15:00(北京时间25日03:00)到达波士顿。从芝加哥开始,阴郁的天空和细碎的风雨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显然,这是一趟令人精力耗尽的旅程,谁还能在走出机舱后打起精神? 导游显然不这样想。这个六年前从中国广州移民美国的家伙,居然给刚下机的我们安排了邦克山紀念碑(Bunker hill monument)的参观。我听说过这个地方,不过听他将邦克山中国化地称为“彭家山”,感觉还是蛮有趣的。 尽管名字被导游改编得带有一丝中国味道,不过这里不折不扣是美国东部人民自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美国最早的纪念碑之一,邦克山纪念碑用以纪念1775年6月17日在此发生的邦克山战役,那是英军与北美殖民地民兵之间的第一次重大冲突。 与通常意义上的参观不同,邦克山纪念碑是一座221英尺(67米)高的方尖碑,中空的构造意味着游客可以攀爬到顶部。既然老外去中国都会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我到了这里怎么也得爬上去吧?更何况在塔下遛弯的时候,一位年迈的男性工作人员很及时并且友好地告诉我,马上就是当天的最后一波接待了,请抓紧时间。 294级台阶听起来很简单,爬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旋转上升的阶梯非常拥挤,其宽度最多允许同时一队人上塔,而另一队人依序下塔。在这里,我看到很多父母带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参观,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很简单,他们呼啸着就冲上了顶峰,那些几岁的孩子居然是自己一步步爬上去,而父母就跟在后面为孩子打气,这一点与国内很是不同。 距离纪念碑不远,就是邦克山博物馆。说是博物馆,其实就是一座非常小的建筑,完全不像这个词通常带给我们的那种巨大、复杂的感觉。其实我对邦克山战役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我很喜欢这样的博物馆,它不用很大,却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把一件事情阐明,不用广博得令人在事后无所适从,甚至回忆不起更多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纪念碑和博物馆参观均是免费,由于我们去的时间段人不是很多,连领参观劵的程序都免了。工作人员非常友好,但并不过分热情,甚至礼品部的售货员也是如此。对了,在这里我看到一件非常眼熟的T恤,莫非某人去年就是在这里购买送给我的? 对了,导游的高明安排在晚餐时终于一展无遗:此前似乎无精打采的大家,在邦克山的参观之后将一桌丰富的菜肴一扫而光,外加两大盆米饭。美好的开始,不是吗? ID:it-obser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