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互联网小会低调召开(Ⅲ)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我们继续前两天的话题。

与以前的时代更迭不同,互联网带来的变革颇有些“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味道。忽地一下子,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首先就是三大门户。王志东的新浪、张朝阳的搜狐和丁磊的网易,成为我的主要信息来源。正是由于他们,我持续多年的购买报刊杂志的习惯被颠覆。如果现在的纸媒将没落的缘故,归结于我多年前不经意的“蝴蝶效应”,我建议他们可以向以上三人索赔。

王志东多少是有些悲情的,最终近乎于被逼着离开了新浪;张朝阳最早为搜狐准备的域名,由于与雅虎过于相像,也遭遇了诉讼,不得已改成了现在的;丁磊的思路很奇特,一个创意上佳的电视广告“网易——网聚人的力量”,让人们记住了NETEASE

那时候包括三大门户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都是亏损的,因此面对找上门的采访,这些公司非常欢迎,也就是那两年我采访了当时中国互联网的几乎所有牛人——在美女云集的办公室徜徉着,被引进一位位CEO奢华巨大的办公室。

当时红火的不只是门户,还包括电子商务——不过那时还没淘宝什么事儿,最知名的几家是卓越、e国、EC1238848。最后一个网站,就是1997年以一篇博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而成名的王峻涛成立的,他的网名叫“老榕”。

不像现在的各种网上商城,标个高得离谱的价格,再写个正常的市场价,就说什么跳楼价。2001年的时候,为了赚吆喝,电子商务公司们那可是真金白银地在砸钱——当时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这样:现金不花光,下一轮的投资怎么进来?

我曾经在EC123以腰斩的价格买到市场价2000多元的随身听,在卓越购买过音像制品,正是在那里我迷上了碟片,迷上了Discovery纪录片。夜深人静在电脑上看片的时候,甚至可以在e国买碗方便面当宵夜,下单前别忘了备注“带上热水”,保准一个小时内能吃到。

显然,当时的互联网热已经丧失了理智,烧钱成为普遍现象。不光国内,国外也是如此,甚至国内烧的很多钱就来自外国投资机构。老外们对china这个词有一种宗教信仰般的狂热,就是他们把只有china.com域名的中华网,在当时生生炒到了50亿美元的市值。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投资者拿不到期望的回报,甚至看不到可能时,就说明经济中有太多的“互联网泡沫”。很快地,三大门户、网上商城以及数不清的网站们,开始面临空前的压力——资金链断裂。

三大门户活了下来,这必须感谢早期的互联网用户。由于我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很大改变,广告主对于门户的传播和价值有了进一步认识,在线广告成为三大门户在当时的立身之本。

不同的是,“杀出个黎明”之后,新浪继续将销售广告作为其主营定位,搜狐开始有些找不到北,几年后方效仿网易向网游发展。张朝阳个人开始走娱乐路线,丁磊甚至曾经养过猪。

2003年淘宝问世时,没有多少人看好,毕竟在此之前已经轰轰烈烈地死了一批电子商务网站。我们已经无数次听到“最后一公里”、“鼠标+水泥”,可是它们究竟在哪里?

今天就这样吧,大家周末愉快!本届小会预计明天正式落幕,感谢您的“参会”。


点按☝图识别关注!名称:胖头陀

ID:it-observer


本账号长期提供本人原创文章,分享在科技、人文、文化等方面的偶得。
欢迎各路好友、同行讨论和转发。其他公众号转载,无需支付报酬,但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