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大伙儿可能不信,尽管现在的工作与IBM没有多少交集,但是胖头陀长期关注着蓝色巨人,包括它的新闻动态、战略转型,以及每个年报和各个季度的财报。 昨日晚间,IBM公布了截止3月31日的201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其表现不尽如人意,14年来最差,然而却超出了分析师预期——想想也有些凄惨落魄,分析师们对IBM的期望值是不是有些太低了?那可是IBM啊! 数据显示,IBM第一财季营收为186.8亿美元,同比下滑4.6%,这也是该公司连续第16个季度的下降。IBM该季净利润为20.1亿美元,同比下滑幅度为13.5%。 在罗睿兰的带领下,IBM矢志于成为一家专注于高增长业务的公司,应“云”而生,并通过数据(商业)分析等新型工具,为客户提供具有“远见卓识”的新产品,譬如该公司今年一直在推的认知商业。然而至少在当前,远见尚未转化为财务上的表现。 IBM的算盘打得很精。一个认知商业可以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热门流行的技术统统容纳进来,并且可以对企业既有的数据进行基于商业高度的挖掘和处理,从而为IBM、合作伙伴和客户带来巨大的商机。 可惜,远水永远解不得近渴。1995年,IBM提出了电子商务,可是阿里巴巴等企业摘到桃子是何时的事情?2008年,IBM提出“智慧的地球”,到今天智慧城市才有了一点雏形。那么,即便我们再乐观,估计IBM恐怕也须等到2020年之后,才能从认知商业中真正受益。 几年来,IBM不断加大在“战略业务(strategic imperatives)”上的投入力度,为此雇佣了数万名新员工。当前此类业务在IBM的总体收入中已经占据了37%的份额,然而仍抵不住传统业务部门的营收下滑,在这一块上IBM丢得太快也太多了。 那么,是IBM转型太快惹的祸?恐怕还不能这么说,虽然创新业务的营收并不能弥补传统业务的下降,但是当前37%的占比还是能让人感到些许宽慰。不过14%的增长速度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让人还真不好意思就此吐槽。 虽说不吐槽了,不过作为企业管理的门外汉,胖头陀还是想斗胆说几句,这些话已经憋了很久。 之所以遭遇当前的困境,IBM多年来的算盘打得太精,可能也是问题的根源之一。从郭士纳时代起,IBM就更多顺应资本的要求,而不是顺应客户的需求,不挣钱或者挣钱少的业务往往会被出售,这一点在其PC、x86服务器以及芯片等业务上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以上这些是不是多少有些急功近利了?就像媒体业假如总是躲避广告主那些要求琐碎、费时费力、收益微薄的项目,只是盯着利润丰厚的大单,客户最终还会继续跟你玩? 虽然上面说了一堆IBM的不是,但是这家公司并非处在水生火热之中。事实上,IBM不仅每个季度仍有20亿美元以上的利润,其毛利润率仍然维持在50%上下。就这些而言,业内还有几家能够做到? 一定程度上,在胖头陀眼里,IBM的表现可以说是科技产业乃至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过去我们曾经说,当IBM假如也陷入困境的话,我们很难相信信息科技领域仍发展良好——尽管现在说这话,也确实有些越来越不硬气了。 真的,我一如既往地期望IBM前程似锦。 ID:it-obser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