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百度又一次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次事情的源头,是一个年轻人魏则西的离世。由于偏信百度搜来的生物免疫疗法,他的生命被永远地定格在21岁。 此时,距离上次激起公愤的贴吧事件,其实仅仅过去了三个月而已。表面上,百度做出了深刻的检讨,做了一些声明,处理了一些人……一番痛心疾首、准备洗心革面的姿态。 然而事后泄露出来的消息显示并非如此。百度某高层认为,百度在这件事情上的最大失败是公关跟进不足,导致“舆论完全被带跑了”。人命关天的事情,你居然还想着公关,叫人情何以堪?另外,那次事件中,我始终不认为媒体被带跑,他们只是去了该去的地方。 据此,我相信百度的再次“触霉头”为时不远了,然后就很不情愿地看到了自己的一语成谶。五一期间,魏则西事件在各种媒体以及微信朋友圈里可谓铺天盖地,百度再一次面对千夫所指。 百度有错吗?这当然毋庸置疑,那句“内事不决问百度”真不是白给的。举个例子,假如我最近发现自己容易上火,90%的可能我会打开百度搜索原因和对策,10%的可能我会不加理会——不就是几颗火疖子么,随它去吧! 魏则西则不同,生命弥留之际的他已经试遍了所有可能的疗法。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当搜索结果里出现了一家德高望重的医院,以及其与美国某大学之间联合开设的“生物疗法”,宣称能够挽救自己的性命,换了谁会不去抓住这最后的稻草? 然而不幸的是,上述的“生物疗法”早在16年前就被美国宣布淘汰。年轻的魏则西与其可怜的家人,花费了20余万元得到的,最终只是一串晶莹亮丽的肥皂泡。 人们将矛头对准百度是非常正常的,这在事先完全无需任何的诱导。现在的搜索引擎,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是属于我们个人的“专家系统”,我身边有很多人将衣食住行都求助于百度,假如他们求医问药也会如此,那我真的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 搜索引擎是如此的强大,可是在另外的层面上,他们并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我最先想起的总是影片《蜘蛛侠》里面的那句:More power more responsibility. 其实我一直觉得蜘蛛侠是将该背的、不该背的,全都想背负下来,做得多少有些过火;而搜索引擎们则是不断想甩开自己的社会道义,经常喜欢将人命关天的事情与商业模式轻轻松松联系到一起,一旦出事就急着撇清。 说到搜索引擎,就不能不说谷歌。那么,它是如何面对医疗及医药广告呢?早期的谷歌也一头扎进了这一市场,毕竟较之什么丈母娘的住房刚需,生死无论何时还是更为重要。 然而,美国的监管毕竟更为严格,而且一旦出事,处罚会非常严厉。在不止一次的重罚之后,谷歌终于想通了,直接停了此类广告。除非是那种国际知名的大型药企,并且必须通过谷歌极为严格的审查之后,一般的企业现在已经没有拿到谷歌医药广告的可能。 在我看来,假若百度不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模式,即便这次事情最终被消弭于无形(绝不应如此啊),在魏则西之后,还会有则东、则南、则北们不断冒出来。 最后,我认为百度应该背负它在这一价值链条上所应担负的责任。不过在更大程度上,谁应该为医疗审批、资质授予以及资源出租负责呢?这些绝不应是百度的锅。 ID:it-observ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