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胖头陀的可爱读者们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从来不敢自居是“有粉丝的人”,从微博兴起之时就是这样。看着后台“总用户数”的每一次增长,我的内心都充满了感激,我从不认为那些人是胖头陀的粉丝,他们是一些志趣高雅的读者,而我只是有幸遇到了他们。

当然,最早一批的读者基本上是我的朋友、同事、同学和同行们。

最早时我只是将自己在某杂志的专栏文章转发过来,当时就有人对我的更新颇有意见,他形象地将我在微信公众号的发布比作:一天捕鱼,十四天晒网——因为那是一份半月刊。

这样的更新力度当然不配拥有更多的读者,直到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我开始走上日更之路。从此时开始,我才真正意识到“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蕴含的意义。

首先是每日的更新吸引到一部分读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应该认识我,知道我并不是个有长性的人,他们并不会奚落我,而是毫无保留的鼓励——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何如此有信心。

我的很多同行成为胖头陀的读者,他们为我提了很多宝贵意见。譬如在这个“满是套路”(绝无贬义)的世界,他们也建议我更多展现个人风格。

我做了一些尝试。由于大学期间写过武侠,我试着在几篇文章里加入了古龙风格,结果出乎意料,有时候一篇文章会增加超过50个读者。

好玩当然不是惟一的。

在某些文章里,我做了一些企业和会议报道,毕竟这是我的本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期望保持专业度和可读性,这也同样带来了不少读者。

譬如前不久那篇主机文章发布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某协会副理事长的信息,他邀请我在合适的时机进行一次交流。

譬如前不久还给某厂家写过两篇以人物为引子的企业报道,结果得以结识一批该公司的人士和他们的渠道,甚至该公司厦门的HR还加了我的好友,让我一度以为得到了跳槽机会,结果却是空欢喜一场,:-)

今年我还曾经接到某位台湾读者的邀约,大家一起喝了场咖啡。这位朋友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带了位美女过来。我们在某咖啡馆愉快地聊了一下午,以至于最后我结账的时候,还是没有找准point:他们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直到一个月后,我喝着他寄给我的咖啡时——据说是他自己亲手烘焙和研磨的——才最终反应过来:他只是喜欢我的文字,大家一起聊聊天而已,我干嘛非要去找什么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