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康翔 from Power to Tech 2017年2月7日消息,我国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认定,将由浪潮集团和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联合共建。这也是继「主机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之后,浪潮获得的第二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我很少以这样的形式开始一篇文章的撰写。然而,以上这则消息令我立刻意识到,大数据领域中某种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嬗变即将到来,暗流涌动的数据流通和交易领域,终于迎来了正本清源的关键时刻。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以一种打通产学研的开阖姿态,浪潮开启了2017年大数据产业的新篇章。 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资源 作为新一轮信息革命中最热门的技术,大数据在去年已经为我们展示出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它不仅掀起了新一波IT投资和信息化建设的浪潮,更开始改变越来越多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模式。 然而,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认为大数据还远远没有释放出全部的活力。在他看来,大量数据还沉睡在政府、企业、个人手中,数据的共享、开放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距离「数据社会化」还有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 在去年「重回上海」的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上,孙丕恕表示,未来能够超越BAT的,一定是大数据公司。在可以想见的大数据交易平台上,如牛奶般丝滑甜美的不再是巧克力,而是数据:上游企业的数据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下游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挖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对一个国家而言,未来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黄金或石油,而是数据。拥有更多的数据,并能够进行更快速的处理,意味着这个国家必定有着最上乘的竞争力。 以上的理论对于企业,同样完全适用,没有数据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 「数据是资源,但数据没有流动和交易就没有价值,所以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开放数据,呼吁数据社会化。」在孙丕恕看来,只有让数据充分地社会化,形成基于数据的新的文化生态,使数据最大限度地被整个社会所共享所应用,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价值,全面释放数据的能量。 实际上,数据交易已经在国内逐渐冒头。2015年4月,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并完成首批大数据交易,这也是国内首个以大数据命名的交易所,并且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的肯定。2016年9月,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也在乌镇正式上线,并迎来了首批数据服务交易。 基于自身建立全国最大数据资源与创新平台的愿景,浪潮也推出了浪潮天元大数据,截至目前已经拥有多达42PB的数据资源,使得浪潮天元大数据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的大数据交易平台之一。 经过数年实践,浪潮探索出了“公司+创客”的模式:通过天元大数据为A类创客(数据应用)进行数据应用提供大数据处理平台、实时数据API、云服务,以及创业项目包装推广等扶持;为B类创客(数据生产)采集数据提供数据采集工具、数据处理平台,并向B创客购买采集后的数据,从而给予大数据产业的创业者更多支持,逐渐形成完善的大数据双创生态。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浪潮天元大数据自身并不是大数据开发商,而是大数据提供商和大数据交易商。在整个数据流通环节中,浪潮天元大数据起到的作用,更像是当前电子商务领域的天猫和京东。 从交易的内容和模式来说,「不拆迁,不建房」的数据流通,或许是我们当前能够想象到的最好的资源互换模式。 国家级的大数据标杆 诚然,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重要性日益突显,而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出现,也为相关产业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然而,数据的交易并不像菜市场那般容易。至少在当前,仍存在大数据共享交换及交易流通不畅、标准不明、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我们决计不愿意出现「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的现象,而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立,正是为了保障数据交易的平滑运行。 该实验室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的 「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以企业为主体,营造宽松公平环境,加大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力度」的总体原则。 据了解,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主要研究政企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公共数据开放流通、云上公共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大数据资源与服务确权估值建模、交易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立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在大数据的交易发展中,该实验室制定公共大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大数据交易标准、云上公共大数据分析与处理规范等标准规范,建立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标准试验验证平台。 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实验室创新平台,促进大数据流通与交易产业发展。在技术、硬件、软件、标准、示范等五大方面,以浪潮集团为主体的该实验室将力图为国内日渐兴隆的大数据交易,树立起科学、审慎和国家级的标杆。 数据流通和交易的春天 我们知道,国家工程实验室属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设立,意味着国家已经将大数据交易和流通置于科技创新的最高层面。 大数据的流通与交易,对推动各个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及助力创新和创业落地具有异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均处于打通数据流通环节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国外并没有现成的技术和标准可供采纳;另一方面,作为数据大国,中国也不应该将国外既有的半成品作为自身的参考,而是应该集思广益,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在2017年开春正式批复设立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我们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政府的数据开放态度更加明确,未来的举措也会越来越多,动作也会越来越大…… 对大数据产业的所有层面来说,这无疑是一曲美妙的春之韵。 当然,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产出,也并不完全是技术和标准,这二者的主要应用载体是工程和产品。 该实验室将在平台的软硬件及配套方面,进行更多的研发,在自主、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填补国内当前在此领域的软硬件产品空白。 在整体解决方案方面,该实验室也将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做到自主知识产权。 如同孙丕恕此前曾呼吁的,基于「组织数据和互联网数据融合创新」理念,打造「数据工厂+数据产品+数据电商」的大数据产业形态,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内的数据开放、数据交易和创新应用。 与此同时,该实验室还将构筑国内顶尖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为产学研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产业激荡提供交互与落地的试验田,开展大数据创新平台协同工作,提供行业支持服务,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的全面发展。 浪潮方面表示,未来将以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依托,联同诸多方面以及产业链中的各个层面,全力推动社会大数据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整合、协作化开发和高效化利用,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助力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迈向数据社会化。 2017年的中国大数据产业,有你好看,由衷期待。 胖头陀 一个老媒体人的观察与守护 本公众号长期致力于科技及数码类产品、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传播。除此之外,还能提供到今日头条、百家号、天天快报、搜狐新闻、一点资讯、UC云观等国内平台,以及WordPress、汤博乐等海外平台的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