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化基础架构:一场关乎未来的启示录

 胖头陀科技 2020-07-22

撰文:康翔

编辑:阿由

任何一家伟大公司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即便它不在所谓的风口之上,也没有可能进入到流行的热搜当中,但是它永远被镌刻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当中,整个世界都会是它的荣誉墙。

毫不夸张地讲,IBM就是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它的“企业精神是人类有史以来无人堪与匹敌的”。至少到当前,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做到IBM公司这样,为所有产业的升级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如此巨大的影响。

7月18日,2019 IBM Systems科技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以“现代”、“架构”、“未来”为三大议题,IBM从数字化重塑2.0、AI规模应用、多云混合的未来趋势出发,与上千位客户和生态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探讨了面向未来的企业基础架构。

就绪今日:IBM提出现代化基础架构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商业世界演进的背后,从来离不开企业基础架构的更迭。从早些年的大型机、个人电脑、电子商务时代,到十年前被提出的“智慧的地球”以及由此衍生而出的智慧城市,再到现如今的人工智能/认知计算乃至数字经济,概莫能外。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企业基础架构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对IT基础架构的持续优化,企业方能够实现更好的数据采集、反馈、传输和分析,从而保证可以在更低的成本之下推出创新业务。

毋庸置疑,由于数字化重塑的缘故,企业对云计算的需求已经迈上了新的高度。

此前,企业的要求相对简单:保存数据、足够安全,如果价格低廉的话自然再好不过。然而在当前,企业的需求逐渐多样性,他们渴望更加极致的业务体验,因此单一的、构筑于云上的业务系统已经难以为继,企业需要与大数据和AI技术的全面对接。

针对企业面临的全新挑战,IBM提出了现代化基础架构,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负载、服务在多云环境中的敏捷部署,以多重数据安全防护,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与合规,以负载专注、多云敏捷、安全无虞的领先架构,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优势。

IBM认为,现代化基础架构满足以下三个特质:稳态、敏态、智能。稳态是高可靠、高可用和高安全;敏态实现集中简约,并具备敏捷性,能够弹性扩展;智能则是满足可分析、可训练和可迭代。

惟有在这样的基础架构下,企业才有望在数字化重塑的道路上抢占先机,直面AI、物联网、量子计算、区块链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不仅可以应对当前,也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权威数据显示,80%的企业关键业务尚未云化,而关键业务应用被认为是企业和组织的“核心命脉”。从更为宏大的视角而言,关键业务上云将可以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以及民生福祉的优化。

以现代化基础架构为先导,IBM对时代的最新呼声做出了正式回应。

架构未来:以前沿技术推动硬件系统创新

从1996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的第一天起,谢东就迈入了IBM的大门。作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深蓝”,谢东现在的职位是IBM副总裁、IBM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系统科技中心总经理。对于与systems相关的话题,他真的可以做到如数家珍。

谢东表示,从芯片、服务器、存储、高性能计算,到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以及更加细致的安全防护和加密等技术,IBM进行了长期的投资和深入的研究,这也使得IBM能够帮助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基础架构。

IBM的研究非常超前,甚至带有几分玄幻的意味。以当天大会上提及的全同态加密为例,其难度非常之大,IBM目前也只是做到了在理论上证实可行,但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仍尚需时日。

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公开和透明的同时,加密也会愈发得到各方的重视。相对业界,IBM对于加密的研究一贯走在前列。

谢东表示,就像中国文化里的阴阳或是现代哲学中的矛盾,这种关系是永恒的——越是自由,就越是需要各种各样的外部保障,自由是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观念的共识以及法律基础的完善基础之上——数据的公开透明和加密保护也是同理。

随着性能的提高以及各个方面的提升,全同态加密将会逐渐在一些特定场景用起来。在谢东看来,有了这些加密技术,企业关键业务的云上应用有望变得“极致安全”。

针对诸如此类的研究,IBM所做的工作是全方位的,不仅是在数学上加以证明,还包括在工程上的不断践行。譬如在与算力相关的异构加速方面,IBM没有单纯采用CPU+GPU的通用流行做法,而是在设计上将Power与硬件加速器直连,从而得到了5到10倍的接口速度提升。

现如今的计算架构,半个多世纪以来仍未能走出冯·诺依曼经典体系的桎梏。在这个体系下,数据的搬运是最为明显的瓶颈,大量的功耗都被数据读取所消耗。IBM认为,减少数据的搬运将会为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功耗带来立竿见影的提升。

IBM祭出的法宝,是“内存计算”。与SAP HANA不同,IBM的内存计算并不会将数据搬到CPU上面,而是在存储单元里直接进行计算,通过相量乘法,并利用PCM的特性进行极限加速,从而实现对冯·诺依曼体系的突破。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架构上的革新与颠覆。

探索无止境:科技催生产业变革

无论是解决当前需要的简化多云,还是更经济地扩展服务器计算力,以及更安全的交付和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硬件创新的探索永无止境。AI的企业级商用,企业关键负载上云,使得磁带存储这样一种技术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

谢东表示,磁带技术的问世已经接近百年,大规模的应用也历经半个多世纪,近年来又有重新回暖的迹象,包括谷歌、微软等在内的一些大型云计算公司,也纷纷开始采用磁带,作为现有存储模式的有机补充。

IBM是磁带存储的老玩家,也一直保持着长期的投入。最近几年,磁带存储保持了稳定的密度增长,每年均可以达到30%以上,尤其适合海量冷数据的存储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存储寿命远远好于传统的硬盘和Flash,磁带存储正在引起整个业界的再回首。

冷数据绝非是低价值的代名词。由于记录手段的局限性,历史留给我们的都是碎片,倘若能够把更多的数据保存下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将会更加精彩。谢东相信,如果今天将尽可能多的数据记录下来,对于人类未来的影响将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所有想象。

创新是IBM被公认的更为耀眼的“标签”之一。以IBM相变存储为例,该技术对芯片内特殊的微型玻璃材料进行电加热,通过材料中每个单位的降温方式,用来决定芯片中保存的数据,从而满足企业迅速访问大量信息的需求。

在IBM的努力之下,通过采用基于相变存储的模拟芯片,未来可以将算力提升千倍,这也是当前其他技术难以企及的高度。

技术的迭代总是激动人心的,谢东表示。此前IBM将相变作为存储技术进行研究,但是将之运用到内存计算后,IBM意识到这将催生出另外一种巨大的变革可能,而计算、存储、加密等方面的创新,都将涵盖在这一宏大的命题内,并快速演进。

一场关乎人类未来的计算革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将之付诸于现代化基础架构的构想,也是我们理智和审慎的必然选择。

沃顿商学院管理教授兹巴拉基曾经做过这样的评论,“IBM的长处一直就是善于彻底改造自己。”固步自封、抱残守缺,从来不会是IBM的选择。改变世界,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又一次,IBM再上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