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V薇拉 2020-07-22

那天,在电梯里偶遇一对母子,妈妈在电梯里全程看手机,孩子不停的指着电梯上的标志问:妈妈,这个是着火的标志吗? 妈妈这个是什么?妈妈你看这个地方好像坏了,然后用脚踢了踢电梯的门并且迅速的自言自语:我知道不能踢......

小男孩目测大概有7-8岁,妈妈在孩子提问之后,也只是,嗯嗯...... 行了,你别碰了, 对对.....眼睛却依然离不开手机,直到把妈妈弄的越来越烦,最后,变成了指责:“你能不能老实会儿?”这时电梯门打开,小男孩跟着捧着手机的妈妈走出去。看着小男孩的背影,我忍不住的想问一句:

小男孩真的是在等妈妈给他解答吗?

不是。

他通过提问,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也在暗示:妈妈,你可以别看手机了吗?

很多很多次,我接收这样的回应,同样也这样回馈我的孩子。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最近在读武志红老师的一本书《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书中讲到他自己生活中的例子:

他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哥们儿,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基本上天天都要见面,但是主要是他的哥们儿主动找他,而他会刻意躲着他,因为他的哥们儿见到他就要不听的跟他倾诉,把每天发生所有的琐事都要告诉他,这种倾诉欲望要把他逼疯了,于是他说:你能不能不要把每天的破事都跟我说,讲点有意思的行不行?

他的哥们儿说:我控制不了我自己,我就是想把一切都告诉你。

直到很多年后,武老师碰到一个咨询者,他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回答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一双眼睛,能看到她的一切。”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为什么他的朋友总是跟他有倒不完的倾诉欲。我也仿佛在这个故事里,看见了那个渴望倾诉的自己,和那个渴望关注的孩子。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生活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渴望有一双眼睛,能看见他的悲喜,能看见他的努力和委屈,哪怕没有任何的言语和回应,仅仅是看见。

因为,看见,便是爱。看见,便是疗愈。

看见,更深一层的意义,因为你的看见,我感受到了我的存在,我知道无论我是好的还是坏的,我都被这个世界接纳和允许。

那个小男孩通过制造干扰和声音,来告诉他的妈妈:“你看,我在这儿。”

01,渴望“看见”,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1,看见的背后是不断满足“我是好的”的渴望

我忘记在哪里,曾看过一个作家分享他高效工作的秘诀,就是一定要去咖啡厅看书写作,他非常享受被注视的感觉,并且在“被注视”时格外的专注和高效。

深究背后的意义,他的“注视高效”。其实就是被看见的内心渴望得到满足。

为什么看见有如此大的魔力?

是自恋的满足。

自恋,在这里不是狭义的自我欣赏。而是心理学范畴广义的人格定义。

自体心理学的创立人海因茨·科胡特认为: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小男孩,通过制造干扰去寻求“看见”,也是寻求存在感,如果妈妈给予了积极的回应,那么他就得到好的自恋,认为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看见和被珍惜的。

如果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在做别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孩子一般会通过不断的提问,故意犯错、哭闹耍赖来去博取妈妈的注视,哪怕注视是生气和愤怒的,也满足了他需要被看见的自恋。

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的寻求着自恋。

做了一桌子饭,一定要先拍好照分享到朋友圈,当一大波大拇哥和鼓掌声响起,此时生活美好惬意,自恋被深度唤起:我做的饭是好的,所以我是好的。

我是好的,我是值得的。这句话,是人时时升起的自恋。

我是好的吗?我是值得的吗?这句话,也是久久不去的自卑

那条线,就在,我是不是被看见了。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2,看见和被看见,是你我共同的功课

在分数决胜的今天,还有太多的父母不由自主的用“成绩”来评判孩子的价值。

在孩子考好了之后,特别高兴的说:孩子你太棒了,想要啥,爹给你买去。

而在成绩查强人意时,难掩脸色,这样的前后反差,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只能看见成绩的好坏,而看不见我。当我考好时,我是好的,值得被爱的。当我成绩不好犯错误时,我是不好的,不值得的。

还有一种较为隐蔽的忽视,便是在考98分时,对满心欢喜的孩子说:“那两分丢哪了?你本来可以考的更好的,是不是?”

这时,你的看见是我的失误,而并没有看见那双快乐的眼睛。

一不小心,我爱你的心,就变成了伤害的刃。

难道父母是故意去伤害孩子的自恋吗?

我妈常常跟我说一句话:“那时候我们太年轻,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只知道凭借感觉来养育你们。”

父母连道歉都是含蓄的,更何况露骨的赞扬。她的话,是希望我能看见她的有限。

父母绝不希望自己的爱是裹着刺,因为他们也在尝试,去给我们能给的所有,去给了他们会给的所有。

不仅每一个孩子渴望父母的看见。

每一位父母也都渴求着孩子的看见。

爱,从不是一个人的事。爱,也是看见对方的有限。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3,最好的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当我成为一位母亲之后,深深的体会到一个生命因你而起的意义。

这份责任,对于我来说又沉重又美好。

我时时会疑惑,到底要如何爱他,才是最恰当的,是全然的给予还是有选择的克制。

科胡特创立的自体心理学,便是以自恋为基础延伸出的新的精神分析新学派。

他说:“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感情,便是:不含诱惑的深情。”

这也是我感受到的,最好的“看见”。

是感受、理解、接纳、允许,是没有评判,不设任何条件的拥抱另一个生命。

肯伯格曾说:我从不会对病人说我关心你,心理治疗师当然是关心病人的,但你这么说,那么本就疑虑的病人,会更怀疑你是不真诚的。又或者有一些病人会因此内疚,我不会去诱惑病人,让病人认为我很好。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无论是教练还是咨询师,他需要时刻保持在中立的位置上,不含诱惑的站在一边陪伴和引导每一个来访者,最终的目的,是给予他自己足够的空间去选择,让他自己去看见自己发生了什么。

不含诱惑的深情,便是,不用“我以为”去决定你的好坏、你的对错。

我的存在,仅仅是作为陪伴和支持。

02,孤独,是不被看见的退行。

文森特·梵高说:“每个人心里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只看见烟。

这是他写给自己,关于渴望被看见,却生而不得的诠释。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亲情里,梵高从出生便作为死去哥哥的替代品而存在,从小妈妈便用哥哥的完美幻想去期待梵高,他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因为完美是属于那个漂亮的记忆中的孩子,梵高从来不被真正的看见和回应,这是他孤独生命的开始。

爱情里,他卑微又极端,他为了心爱的女人,不惜割掉耳朵作为礼物,并告诉她:我爱你,可以把我的一切都给你。

然而,对方只看见他是一个疯子,没有看到他心中的炙热。

最终,他将生命的热情投入在绘画的世界里,他的画风大多是奔放明艳的,就像他内心一直封存的热情,通过绘画的方式喷薄而出。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他总要用一种方式,让世人看见他的内心,他一辈子用孤独来去消化自己的爱而不得。他的绘画天赋加上渴求被认可的迫切,让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而悲哀的是,他被全世界看见和认可时,他早已因精神错乱而自杀。

梵高一辈子寻求被看见,而命运之手却让他承受一辈子的自恋不得。

看见,是每一个人对爱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的“看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便会不断的去寻找被看见的感觉。

不停的讨好别人,在对方的满意中,一次次的去印证:你看,我是好的。

不断的努力和创造成就感,通过实现目标的反馈中证明:你看,我是好的。

若在自我验证中再次受挫,便会进入自我的防御机制--退行。

退行在心理学上,是指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方法,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挫败感和焦虑。

梵高的孤独,便是他为自己选择的最好的保护。

因为,在独处时,不会担心随时会有人和言语再次触碰到岌岌可危的“自恋损伤”。

因为,在独处时,可以平静的自我看见,做自我的掌控者,不再体验失控的慌乱。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如果,看见是生命得以展开的石桥。

那么,孤独便是的自我疗愈的山洞。

所以请允许和尊重每一个人的自我倒退。

给每一个人,包括自己,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疗愈。

孤独不可耻,但请把独处当作途中的休息,只有重新回到关系中,只有被看见,生命才能重获自恋的滋养。

3,看见,即疗愈。

对他人:请全神贯注。

武志红说:“全神贯注才是高质量关系的关键。”

《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宁静谈道:“我在这个节目中变的特别母,母里母气,动不动就掉个眼泪什么的。”

全神贯注,还有一词,叫做全息同频。他们在团队中,高度的同频,训练、生活、舞蹈中每一个节奏都要一致,当所有人全神贯注的追求统一时,高质量的关系就会瞬间形成。

所谓全息同频,就是我们的精神和意志达到高度的统一。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为什么部队和高强度的团队中,会有令人振奋的磁场。因为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件事,彼此陪伴和见证,造就了非常高质量的关系。

反观今日,手机已成为人际关系中的超强阻力。

当你跟朋友高谈阔论时,当孩子拿着故事书跑来找你时,你举起手机,目不斜视,便会将所有链接一刀砍断。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跟我哭诉,在家他老公除了吃饭睡觉,就一个人戴着耳机看电脑,一起去书店看书,依然是一个人戴着耳机,仿佛只要她在,就要让眼睛耳朵都忙起来。

她试过很多的方法跟她老公沟通,从最开始心平气和的谈话到后来竭斯底里的控诉。

伤害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无视。

无论你是无心的无视,还是有心的逃避,都会一刀刀的划在对方的身上。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看见,蕴含着太多的深意,我们的眼睛终究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任何人。

当你希望得到一份真挚而又高质量的关系时,全身心的去看见那个人,便是一切改善的开始。

对自己:学会注视自己。

无论是希望在关系中寻找安全感,还是需要被关注、被认可、被接纳,归根结底,是为了证明我存在的价值,和被看见的可能性。

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爱。

可有时,拼命的索取,是面目狰狞的。

在《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被他的妈妈裹挟式的喝牛奶,是让人毛孔悚然的,这种索取,便是“含有诱惑的深情”,是对孩子带有恐吓的爱。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作为妈妈,她是非常渴望被爱,也正是因为自身爱的匮乏,而用爱的名义施暴:我为了你,孤身一人,你还不听我的。

她被前夫所伤,却看不见自己的伤口所在何处。

伤害,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我在A处受伤,便要在B处伤害。

不自觉的报复,也在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不是我的错,我是好的,都是别人的错。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到底如何能够疗愈自己,并且在关系中不做到伤人又伤己呢?

我们非常渴望被看见,而被看见又是如此难能可贵。难道终究要在一次次的失望中不断退行吗?

不,最强大的疗愈,永远来于自己。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看见伤口,也便看见问题,然后让它出来晒晒太阳,见见光。

这是注视自己,也是觉察。

武志红老师,对觉察给了非常好的建议:

当你去觉察时,不要给自己的感受任何批判,仅仅是觉察,并且告诉自己,我又更加了解我自己了。

1,每当我感觉愤怒、恐惧、伤心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2,寻找一个可以看见自己的人,最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心理咨询师。

3,在发现问题时,闭门不见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你想表达爱,就试着去看见对方在表达什么,如果你想疗愈自己,那就试着去看见自己在害怕什么。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看见!

爱一个人的最好方式,便是看见。

从见天地,见他人,到见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