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文苑】我的古城之旅//杨晓因

 后稷文苑 2020-07-22

稷山文苑


旧有周树人弃医从文,又遇杨晓因精医能文。

随着杨晓因的文字,我们看一看杨大夫的路子!

推荐阅读《我的古城之旅》

——发刊制作:薛前发


稷山文苑


我的古城之旅

稷山  杨晓因


领略古城文化,欣赏古城风采,品尝古城美味,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五一前夕,新医圣制药元动力终于圆了我的古城梦,怎能不心潮澎湃,怎能不感慨万千!坐在飞驰的高铁上,望着急速掠过的窗外风景,激荡的心儿和双手一起在手机键盘上舞动。

我来了

携一缕春风

轻轻拥入您的胸怀

感受您的温暖

吸吮您的阳光

------

短诗刚刚落笔,古城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熙熙攘攘的高铁出站口,元动力的老师早已在那里招手,我们运城团队一行九人,就像九朵浪花很快融入波涛大海,然后又飞溅到“热烈欢迎元动力第九届华北战区专家古城西安行”的旅游大巴上,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古城之旅。

●兵马俑里说始皇

虽然春花已谢,夏至未到,但四月的古城,气温已在摄氏28-30°之间波动,让人感受到炎夏的咄咄气势。我们所有队员头戴“元动力”防晒帽,身着红蓝白三色的统一服装,排列成红队、蓝队、白队三路队形,迎着旭日来到了仰慕已久的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一个姓杨的农民一锄头挖出的世界第八大奇迹,规模宏大,每天游人如织,摩肩擦踵,万头攒动,拍照留念,甚是热闹。

我们戴上调试好的耳机,跟随导游拾阶而上,来到有中英文对照的“世界遗产”文化标志大厅,观看始皇帝的两辆大型铜车马。挤进“青铜之冠”展厅,光线陡然变暗,铜车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流围得水泄不通。闪光灯明明灭灭,犹如长夜里闪烁的星光。通过导游讲解和细观车型车貌,终于知道同是四匹骏马的铜车,高车是鸣锣开道的先锋车,安车是秦始皇妃子的乘车,也是古代最早的后门车。它们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当年车驾的风采。更令人惊讶的是,铜车上的各种链条出土后虽然锈迹斑斑,但经修复后依然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牵动辕衡,仍能载舆行使。这就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对研究我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展厅出来,阳光亮得刺眼,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我们拉低了帽舌,又来到兵马俑一号坑。

一号坑是秦始皇陵中一处大型的丛葬坑,不仅坑里“人”挤“人”,就连上面的过道也是人挤人,只不过宽大的葬坑光线充足,完全没有恐怖阴森的感觉。导游帮我们选好了拍照全景的位置,就开始了滔滔不绝。

1974年春天,当地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经国家发掘证实,这就是令世界为之震惊的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有三个坑,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尽管三个坑里的陶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但佣种和形态各不相同,面部表情更是各有差异,没有丝毫类同。三个坑中,一号坑最为雄观,是以车兵为主体的矩形联合队形,军阵主体面向东。顺着导游的手指,我们看到,坑的东端是三排全身战袍的精锐先锋,南、北、西边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灵活的侧翼和后卫。中间是战车和步兵纵队。左右成行,不乱分寸。具有排山倒海之势。所有俑兵的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栩栩如生的陶人和他们庞大的军阵体系,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那种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凝聚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心血,不愧是古代劳动人民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伟大杰作。

导游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和大量民夫,在骊山北麓,大规模地为自己修建陵墓,并诏令李斯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为他殉葬。李斯冒死进谏,要求改用陶殉,以保大秦江山平安。秦始皇觉得有道理,就旨令李斯烧制的陶人陶马必须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秦始皇驾崩后,秦二世怕墓地的秘密被泄露出去,就利用葬运灵柩的机会,把所有参加修陵的“刑徒”和民夫,邀请到墓中看戏领赏。可怜这些人,刚刚走进陵墓,便活活地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还有种说法是,秦始皇修建兵马俑就是为了统治阴阳两界,生前为王,死后当然要享受生前待遇。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成立,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修建帝王陵园的皇帝,其规模之大,为历代帝王所不及,他首设陵邑、首开大规模修建陪葬坑的先河,也为历代帝王所效仿,直至明、清时代。

走出一号坑的大门,就像负重长途跋涉一样地劳累,汗水湿透了衣裳。团队在树荫下饮水稍息,畅所欲言,我的思想却陷在历史泥潭里不能自拔。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永远是一个说不尽争不完的话题。他雄才大略,无以匹敌,灭六国统寰宇。立郡县确立政治体制。出台秦法定天下规矩。筑万里长城固国防若金汤。统一文字延续中华文化。统一货币促进商贸交流。哪一件,不是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然咒骂他的人,说他残暴荒淫,是独夫民贼,焚书坑儒,大肆修建兵马俑,劳民伤财让万千百姓成了冤魂。对乎?错乎?我对历史知之甚少,不敢妄说。只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为统治阶级的历代帝王也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的功过都是盖世的、伟大的。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建陵墓,就不会有今天的兵马俑,不会有今天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延续千年的帝王丧葬文化。

片刻后,我们又在导游的引领下,随着人流涌向二号坑,涌向三号坑。因为还有无数的国之财富和无穷的古代文化等着我们去见证,还有无数的惊喜等着我们去收获!

附:拙诗一首

兵马俑

文/杨晓因

八百里秦川

是你的军营

烈烈旌旗

不见了踪影

厮杀的场面

被帝王演绎成

永恒的队形

一排排

一行行

大秦将士的

铁骨铮铮

在黄土中

昂首挺胸

屹立千年

成为永远的哨兵

褒乎 始皇

贬乎 始皇

厚重的史册

书写后人的争鸣

(04-27草于兵马俑)

●华清宫的见证

汉语字典中,“骊”有两层意思,一是马,纯黑色的马。两马并驾。二是地名,骊山。“骊”字拆开就是骏马和秀丽,不难想象骊山的壮观和峻秀。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奇妙。骊山也没有辜负仓颉先祖的意愿,在渭河裂陷带内,突兀东西峻岭,山势逶迤,树木葱茏,宛如一匹黑色的骏马在奔驰。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上得天独厚的风水条件,历代帝王都在这里修建过行宫别苑,留下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名胜古迹和传奇故事。盛唐时期,风流天子唐玄宗与绝世美人杨贵妃凄美的缠绵故事,以及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都发生在这里,更为这座园林增添了许多浪漫和神秘的色彩,使它名扬天下。

午饭后,我们踏着兵马俑的余兴来到它的毗邻---华清宫。

进入景区,蓦然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人文景观,仿佛置身于一片湿润清凉的世界。碧绿水池里的一圈圈涟漪,池边随风飘拂的垂柳,宏伟的宫殿,曲折的回廊,各式古建筑错落有致环湖而列,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犹如画中仙境。仰首远视,那檐牙高啄的楼宇,蓊郁苍翠的骊山山体,以及在天宇间晃悠的索道上的人影,和近处的风景构成了一幅色彩厚重的山水画,美轮美奂,难辨天上人间,惹得游人争相合影留念。

由于没有耳机,再加上旅游的团队多,我们紧随导游周围,边听边赏,尽量不遗漏任何一个有趣的传奇细节。

导游告诉我们,2700多年前,这里就发现了号称“天下第一”的天然温泉,千年不竭的泉水引无数帝王“竟折腰”。周幽王沉溺于美色,修建了“骊宫”。秦始皇“砌石起宇”修建了“神女泉汤”。汉武帝修建“宫殿汤”。唐玄宗李隆基将泉水引于宫室,赐名“华清宫”,赐温泉池为“华清池”。今天看到的华清宫,都是在唐玄宗扩建后的古遗址上重新修建而成的。

我们穿梭在树影婆娑,古香古色的殿宇亭台中,先后游览了唐玄宗的莲花汤、杨贵妃的贵妃汤、太子们的太子汤等御用汤池。这些宽大的汤池都有一个青石砌成的大池子,有的干枯,有的清澈见底的水面上漂浮着鲜花的花瓣或香料。让人立刻感到香汤沐浴的温馨和舒服。奇怪的是这些汤池之间,都能看到一颗颗苍老健壮的石榴树,树上那火红的花朵,或单或双或者几个聚在一起,在簇簇绿叶的映衬和微风的吹拂下,散发出一股股泌人心脾的花香,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导游说,大唐时期,石榴初植长安宫廷,可谓奇果珍味,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用。杨贵妃吃腻了川南的荔枝,怜香惜玉的唐明皇,为了博取杨贵妃的欢心一笑,就专门从长安运来这颜色鲜艳、美味可口的石榴。后来嫁接栽培,才有了这一园一园粗壮古老的石榴树。如今那些老树上嫁接的痕迹依稀可见。

不尽温柔汤泉水,千古风流华清宫。华清宫因贵妃而出名,如今美人已去,宫依旧,池仍在。游人一拨拨来,一拨拨去,不就是为了一睹贵妃出浴的香艳之地,感受那一段渐行渐远的爱情故事吗?杨贵妃到底有多美?在一处绿树掩映下的平地中心处,我们看到了一尊洁白的曲线凹凸毕露的女体塑像,不用介绍,那就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望着塑像的曲线美,有人咂舌了,有人眼球不动了,还有的游客搔首弄姿与塑像合照。杨贵妃再美,我们没见过。塑像再美,塑像的作者也没见过,因此只能勾勒出杨贵妃的形貌,让我们观赏。唯有李白,唐代大诗人李白真正见过杨玉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他用无比魅力的文字,不仅写出了杨贵妃的神态,更写尽杨贵妃的神韵。

听完杨贵妃的故事,我问导游,“西安事变”的遗址还远吗?导游指了指上面说,那幽林深处便是。拾阶而上,我们步上了荷花池南边的高台,一排连体的五间古建筑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五间厅”,也是蒋介石当年办公居住的地方。更是我们华清宫看古论今的最后一站。

1936年寒冬,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五间厅,顽固推行和实施“攘外必先按内”的错误政策,遭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极力反对。12月8日,两位将军就在这五间厅内对蒋介石大义凛然地苦谏、声泪俱下地哭谏,却遭到委员长的严词训斥。两位将军彻底绝望了,于12月12日晨5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凝视着室外墙壁和窗户玻璃上的累累弹痕,导游说,熟睡中的蒋介石听见窗外枪声大作,急忙披件睡衣赤着脚从卧室的窗户跳出,翻过后墙沿着山路逃跑,在骊山的山腰石缝中被捉,那里就是著名的“捉蒋亭”,后来更名为“兵谏亭”。

如果说唐玄宗与杨贵妃那凄美的爱情故事,演绎了大唐由盛而衰的《长恨歌》,那么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则引领中国人民进入高吭《东方红》的伟大时代,长久不衰。华清宫也因承载着这一段历史而名载史册,成为中华民族重大历史转折的伟大见证。

附:拙诗一首

华清宫

文/杨晓因

华清千古名

近代兵谏亭

弹痕今犹在

不见当事翁

(04-27草于华清宫)

●大雁塔,我不遗憾

太原有个双塔寺,西安有个大雁塔,双塔和雁塔,隔着黄河,各自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我经常给山西日报和山西农民报投稿,而报社的地址就在双塔寺街,后来利用在太原打工的机会,专程拜访了双塔寺。走出双塔寺,就盼望着有一天,也能到西安看看大雁塔和小雁塔。毕竟山西和陕西都流淌着黄河的血液,就像一母同胞的两个兄弟,名字都叫Shan西,而且又都有两个顶天立地的塔,这两对塔更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或姐妹。

早上出发时,导游就说今天的最后一站是去大雁塔广场,听到“大雁塔”三个字,我真的是欣喜若狂,无比兴奋。去看大雁塔,可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啊。所以,从华清宫出来,坐在大巴上,听着导游讲大雁塔的故事,讲亚洲第一音乐喷泉的磅礴气势,我就仿佛看到大雁塔流光溢彩的音乐喷泉,在悠扬的古乐声中,亢奋飞舞,欢腾雀跃,再现大唐盛世的歌舞升平;仿佛看到大雁塔五彩缤纷的喷泉,喷柱四溅,水雾迷漫,人们穿梭在云雾里奔走相告,欢歌笑语响彻云霄;仿佛看到大雁塔伸出热情的双手,盛邀我和先贤一道攀云摘日吟诗高歌。

“那就是大唐高僧玄奘大师的铜像”,导游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顺着导游的手指,隔窗看到,高僧身后不远处的大雁塔在蓝天白云下更加雄伟壮观,此时我的心儿呀,就像贺敬之老先生当年回延安时的那种感觉,“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下车后,我无暇欣赏街边风景,径直来到大雁塔南广场。广场中央一座雄伟高大的玄奘雕塑巍然屹立,与大雁塔遥遥相对,这位名闻遐尔的佛界宗师左手行礼,右手持杖,身披袈裟,气宇轩昂。那刚毅的神态既真实又久远,蕴含着顽强的生命与不屈的灵魂,宛若历史重现,让人浮想联翩。微风吹拂中,玄奘大师和他身后那耸入云天的大雁塔,“咔嚓”“咔嚓”就捕捉了我们不少的倩影。更有趣的是,我们团队的一位业余摄影师,不知选用哪个角度,给一名美女医生拍摄了手指轻拈塔尖的照片,显示了后人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导游说,大雁塔音乐喷泉所在的北广场,由于要在五一劳动节举办“领航新时代”和“春满中国·醉西安”系列文化演出而暂停开放。为不能让大家一饱眼福,领略大唐文化和春满古城的风采而表示遗憾。大部分人都有同样的想法,因为来一次西安真的不容易。

真的就非常遗憾吗?对我来说,不遗憾。多年来,不就是一直渴望目睹大雁塔的风采,和她好好唠嗑唠嗑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虽然团体观光不能擅自行动,不能亲游慈恩寺大雁塔,抚摸她的肌肤,倾诉思念之情,但确确实实看到了悠悠白云下巍然屹立的大雁塔,虽历尽千年沧桑依然豪气冲天的真实形象。看到了西游记中为求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依然痴心不改渡化众生的唐玄奘的英雄气概。亲耳聆听了大小雁塔的坎坷传奇,知道大雁塔就是僧玄奘,西行归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弘扬佛法的佛教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三秦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那浓厚的盛唐文化气息和玄奘大师的至爱精神,对今天的民族复兴和“一带一路”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拙诗

大雁塔

文/杨晓因

雁塔凌空耸高天

墨客骚人仰先贤

登高亦做擎云手

采摘霞彩吟诗篇

(04-27晚草于旅游大巴)

●坊上人家羊肉泡

参观完大雁塔广场,已是暮色苍茫。导游带我们去坊上人家品尝特色美食羊肉泡馍。

坊上人饭庄是西安民营清真餐饮业的龙头企业,是西安比较地道的羊肉泡馍的餐馆。这里经常食客爆满,本地人待客还需提前预约。据说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来此考察和品尝。

来西安,不吃一碗羊肉泡馍,真的枉来一趟。羊肉泡既解馋又解乏,更能吃出西安的饮食文化,吃出老陕人的虔诚、豪放和热情,真是一举多得。

请看文章:

坊上人家羊肉泡

文/杨晓因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西安的街市上吃过一次羊肉泡馍。当时由于饥饿,把小饼子泡在碗里囫囵吞枣咽了下去,吃完了也说不上来是什么味道。后来在运城和稷山各吃过一次,虽然仔细品尝,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就期盼有机会到西安再品正宗“羊肉泡”,时隔多年,机会一直没有光顾。好在今年五一前夕,新医圣“元动力”组织我们古城西安行,才了确我多年的夙愿。

导游告诉我们,“坊上人饭庄”的羊肉泡馍就是西安最正宗最地道的清真美食,色、香、味、形、器俱佳。每日食客络绎不绝,成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百食不厌的绝美佳肴。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等曾来此考察和品尝。

华灯初上,“坊上人饭庄”几个大字流光溢彩。站在门外,油香肉香飘逸而出,令人飘飘欲仙馋涎欲滴。进得门来,一楼食客爆满,我们直接来到二楼定好的豪华包间,餐桌上的一盘牛肉几盘素菜和竹蓝里的白面陀陀馍(俗称小饼子),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品一杯茗茶,我耳聪目明,扫视室内,墙上果真挂有中央领导和各界名流视察光顾的镜框,急忙拿出手机拍了几组。

每张圆桌十个人,我们运城团队坐在一张餐桌上,正谈笑时,服务生给每位面前放了一个古朴的大瓷碗,每只碗都有编号,服务生要求我们都记住自己的编号,保证自己吃自己亲手掰的饼子。

掰饼子也挺有趣的。由于是半起面的饼子,没有熟透,必须先把饼子掰成两半,然后从饼心再撕开,用指甲一点一点把饼子掰成黄豆粒大小的块状,放回碗里,有利于泡馍时更加入味。还有就是所掰的小饼块最好都带皮,否则煮的过程中容易糊汤。各人根据各人的饭量决定饼子的个数,我掰了三个,用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掰完后,服务生就过来把瓷碗拿走,不一会又按照编号,送回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来。碗里几片羊肉浮在汤上,香醇味美,沁人心脾。同时还端来一碟糖蒜、芫荽和辣椒酱,根据自己的口味佐配。

接下来就开始吃了,吃也有吃的学问。不像我们平常吃饭那样,拿起筷子把汤菜和面搅拌均匀,服务生说,那样胡搅会把汤的香气和鲜味搅泻了,汤一泻,那味道可就变了。正确的吃法是,先沿着碗的一圈刨着吃,一点一点向中间蚕食。吃完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因为那高汤,既是原汤又是肉髓。

坊上人羊肉泡,让我大饱眼福,大饱口福。若在平时,这一碗泡馍我不到五分钟就吃完了,可今天,我居然细品慢嚼了十几分钟,你别说,还真品出了“陇馔有熊腊,秦烹惟羊羹”的古城饮食文化。

(04-27晚草于宾馆)(本文刊登于2018年5月29日《枣花》报第三版)

●低调的昭陵

吃过早点,天气突然阴沉了起来,东边的太阳躲在云朵里羞羞答答不敢露脸。很明显,今天不冷不热,适合于旅行。大巴在满车的说笑声中愉快地飞跑着,十点左右赶到昭陵的时候,天际里撒落下无数长长的雨帘,如丝如线。

面对濛濛细雨,大家没有丝毫的抱怨,情绪反而非常高涨,全部身着淡蓝色的红军服装,依然当年红军长征的气势,分成三路纵队,高擎“元动力”旗帜,迈着矫健的步伐,在绵绵雨雾中,浩浩荡荡开进了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昭陵。

首见“昭陵”,就感到特别失望,满腔的热血怎么也沸腾不起来。这就是“天下名陵”的一代帝王唐太宗之陵吗?没有我想象中宏伟的气势,没有北京十三陵那参天的古柏和神秘莫测的感觉。昭陵,怎么就这么低调?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整个陵区呈一字形布置,抬眼就能望到不远处满目葱茏的九嵕山,步入正门,唐太宗那高大的红色花岗岩塑像和两旁的三根大理石石柱,也许还能引人注目,其实它和两侧绿化带旁的二十四功臣石碑一样,都是大众化景点。自不细说。四段台阶后,就是昭陵的终点站——半山腰帝陵祭坛的遗址。所谓的遗址无非是用砖砌起来的深坑和今人做工粗糙的六骏图而已。真的让人感到凄惨、心酸和压抑。

导游说,千百年来,由于战火和历史沧桑的原因,陵墓地面上原来的建筑和附属物已经荡然无存。但它的内涵是非常深厚的,只有站在地理和历史的角度看昭陵,才能感受到昭陵的辉煌和伟大。

我急忙扫描四周,顿感豁然开朗,心灵为之一震,是被先贤的远见卓识而震撼。

遗址背后的九嵕山,峰峦挺拔,一片碧翠,中间有羊肠小道盘旋.整个山体犹如日本的富士山,一峰独秀,给陵墓形成了一道稳妥牢靠的天然屏障,与南边的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山势较低,层峦起伏,沟壑纵横,主次有别。俯瞰山下,一马平川,豁亮开阔。真的是山清水秀风光无限啊!导游说,还有视线不及的,那就是整个昭陵前有渭水萦带,后有泾水环绕,形成了“渭水贯都”的奇妙景观。英明君主李世民,就是根据文德皇后“丧葬从简,不占农田依山而葬,不砌坟茔,不置棺椁”的遗愿,在这里凿山建陵,薄葬爱妃。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依山为陵”的先河,并为大唐历代皇帝所效仿。凿山建陵,也可以说是唐朝初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

遗址两侧的六骏图,就是闻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文化含量特别高。据说李世民随父打天下时,先后有六匹战马跟随他南征北战驰骋沙场,为唐王朝的统一立下显赫战功。李世民继位后,诏令用青石给它们塑像,列置于祭坛内。后来六骏遭盗,遭破坏,成了历史的一大遗憾。导游说,李世民驾崩后,就和爱妃文德皇后合葬在这里,头枕《兰亭序》,在六匹骏马的护驾下,庇佑着大唐强盛了二百多年。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他的主人,伟大的唐皇帝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以致唐和唐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委派官员代表朝廷前来祭祀,才有了昭陵的“祭坛”。这充分说明,唐太宗及其昭陵,对后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就连当代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也说他是,“唐宗宋祖。一代天骄,”

当我们走出昭陵的时候,太阳早已破云而出。回头再望,阳光普照下的唐太宗塑像和他的昭陵,是多么的至尊宏大。他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陵园,更是波澜壮阔的大唐文化纪念馆,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一段辉煌历史。

附:拙诗

苍天为您落泪

文/杨晓因

古城

西安

昨天还是短袖衫

一夜星晨

晴天抹了脸

淅沥雨滴

让旅程的心情

骤然黯淡

昭陵

如此凄惨

听完导游的讲解

我才明白

唐太宗啊

这是苍天

为您泪下潸然

一代帝王

在位二十三年

政治清明

百官自廉

大兴农耕

薄赋尚俭

贞观之治写史篇

拓展疆土

民族团结

朝野齐赞天可汗

一代帝王

为社稷江山

生也节俭

死也薄殓

金银财宝全不见

兰亭序集

来陪伴

墓地择穴山腰间

不占农人半分田

历代王朝的陵墓啊

数您

最寒碜

最清廉

六匹骏马

随您驰骋沙场

骁勇善战

作为爱将

永远守护在

您的墓前

吓坏盗贼胆

维护

您的正直

您的风范

苍天为您落泪

是您的伟绩

动地感天

您是

英明君主

民族财富

在您的庇佑下

大唐强盛二百年

华夏腾飞展新颜

苍天为您落泪

是因为

来自三晋大地的

红色之旅

踏着历史的足迹

遍访您的多彩江山

倾听您的故事

为您的廉洁

为您的伟绩

讴歌立传

苍天为您落泪

更是因为

当代一位伟人

给了您

一代天骄

唐宗宋祖

至高无上的盛赞

(2018.04.28草于旅游大巴)

●袁家村有感

太阳过了正点的时候,我们来到离昭陵不远的红色之旅第二站——袁家村。

据说,袁家村是以绵延2000年的关中风情文化故事为依托,通过精心打造的具有特色民俗体验与现代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传统村落。被誉为是关中第一村。这里的饮食小吃,更是在地理位置、环境布置和店店有特色等方面达到了民俗美食博物馆的最高境界。每种美食,仅限一家,绝无第二家,每天三顿饭,连吃一月不重样。每天来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经常是食客和游客爆满,吃饭还需排队等待。不论是导游在车上的讲解,还是我们下车后的实地体验,实地享受,所见所闻和导游说的别无二致。在欣赏和赞叹袁家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尤其关注已故领袖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实,在我跳下大巴的一刹那,就被袁家村门楼的牌匾所震撼,一个曾经非常熟悉的名字书写的村名突兀眼帘,好像与这个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但是历经二十多年,阳光下的“袁家村”依然和四十多年前“毛主席纪念堂”那几个金光大字一般熠熠生辉。令人心情无比激动,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我急忙拿出手机拍下一组撼我心灵的照片。毫无疑问,我们的红色之旅团队也以整齐的队容在这里和毛主席雕像前留下了许多的纪念。

不用多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过来的人立刻就能明白,那个熟悉的名字就是我们曾经的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袁家村在农业学大寨时,就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后来全国农村普遍开始包产到户,他们仍然坚持走集体经济道路不动摇,想方设法让集体所有制得以发展。1993年,成立了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每个村民都是公司的股东,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隐居的华国锋主席听完汇报后,欣然命笔,挥毫题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落款时间1994年6月4日。华国锋的题词无疑给这里的人民增强了信心和力量。主席的光辉题词被石刻矗立于门楼的斜对门,和牌匾门楼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亮丽瞩目的风景。

走进门楼十几米,巍然屹立着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汉白玉雕像,雕像底座上刻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雕像的身旁就是袁家村村史展览馆。走进村史馆才知道,袁家村自建国以来,在历任书记,尤其是郭裕禄书记的带领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战天斗地,艰苦创业拔穷根,兴办企业奔小康,乡村旅游促跨越,成为中国最有魅力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陕西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是践行党的宗旨,发展集体经济,推行共同致富的典型代表。支部书记郭裕禄多次被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和全国劳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据说,老书记郭裕禄同志和当年的兰考县县委书记焦裕禄一样,枕边都放着《毛泽东选集》,每天不看一篇主席语录就睡不踏实。两个裕禄学语录,党的一对好干部。让人感到毛泽东思想的雨露阳光依然普照着祖国的万里河山,依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指路明灯。

袁家村以集体经济为龙头,由一个生产型的典型转变为一个旅游型的典型,成为体验关中乡村生活的一个热点旅游地,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信仰、睿智和决策能力,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光大道上谱写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2018.04.28晚草于宾馆)

●博物馆的诗笺

古城的文物何其多,谁也说不清。至于古城脚下的一块砖一片瓦,是否像传说的那样具有传奇色彩?带着这个疑问,从袁家村出来后,大巴车又带我们到“陕西博物馆”倾听秦砖汉瓦的故事。

还别说,博物馆除了其他珍宝外,秦砖汉瓦也的确不少,虽不像民间传说那样神奇,但至少说明了古城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

从展厅出来,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既为这些能供后人参观的“文物幸存者”感到幸运,又为那些毁于战乱或流离海外的珍贵文物而感到痛心。我不知道在广袤华夏的大地之下,还埋藏着多少历史记忆的碎片,还隐藏着多少尘封已久的故事。真诚期待我们的考古学家能让它们早见天日,续写华夏历史的完整篇章。

由于不懂文物,虽然拍了不少照片,但在整理时,乱了头绪,分不清哪些是国宝,哪些是镇馆之物,哪些是普通文物,只好摘取几个小件,信口开河为拙记,不枉宝地一游。(2018.04.28草于旅游大巴)

附:拙诗六首

文/杨晓因

☆青瓷盘

昔日,你盛着的饭菜

让三皇五帝津津有味

偶不如意

就被摔的支离破碎

如今,你高雅尊贵

隔着玻璃

让我们饶有兴趣

想抚摸你的肌肤

还要等待时空的轮回

瞧,你身边那个姐妹

还在伤痕累累

诉说当年遭遇

☆陶瓷杯

出土了多少年

外表依然华丽如鲜

杯内液体的痕迹

依稀可见

只是味道耗殆

不知是苦是甘

是帝王御赐的玉露

还是奸佞

黑了心的和泉

只有你

才知道

你陪伴的这个人

是忠还是奸

☆铜镜

照过含泪的俏脸

照过桃花般的笑靥

多少面孔被你淫掠

贵族岁月早成泡沫

你还在孤零零等什么

忽有游客和你拍照

我的心儿直哆嗦

☆砖

我就是一块砖

能造出富丽堂皇的宫殿

还能拍出惊堂木的威严

更能扮演

长城上冷酷的监斬官

你的眼神怎么有点鄙夷

敢把我拿走吗

试试看

☆兵马俑

头顶大秦天

足踏大秦地

英姿挺拔

屹立风雨两千年

依然豪气冲天

我是佣吗

我是民族之魂

华夏铸就

坚强不屈的硬汉

☆剑

别看我身材柔似水

别看我利刃有微挫

甭说你的骨头硬

野蛮侵权和我博

我脱壳而出寒光烁

让你万军没魂魄

●王木渎剧场的欢笑

早上看陵墓,下午观文物,

中午袁家村,晚上王木渎。

一古一今,相得益彰。真真正正的谈古论今,把远古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让人眼界大开,陶醉西安。

据说木犊剧场是由陕西独角戏的创始人、“王木犊”的形象创作者石国庆老师主办的,誉满三秦,声名显赫,并被舆论推到了与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等笑星巨头同等的位置。西安人更是把它作为接待外地朋友、品看陕西文化的最佳去处。到东北要观刘老根,来西安必看王木渎。不难看出王木犊在西安特色文化圈的分量。所以,这次的西安之旅,领导也特意在这里安排了专场演出,不得不让我们充满了对元动力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同时也为自己是元动力的一员而荣幸和自豪。

从博物馆赶到品艺园王木犊剧场时,已是日落黄昏,好客的主人早就备好了具有西安风味的美味佳肴和丰盛的文化大餐。晚饭后,我们无心在外面欣赏周边夜景,早早坐在剧场贵宾席上,磕瓜子,品茗茶,期待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尽快开演。

演出在“热烈欢迎元动力专家光临王木犊”的大字中拉开了序幕。主持人浓厚的陕西口音诙谐幽默,惹得台下笑声阵阵。我在笑声中旁观四周,若明若暗的灯光下,贵宾席两侧的观众看台也是座无虚席。

少林寺弟子表演的武打功夫,让人赞叹不绝。尤其那两个强壮小伙子,拿着一根四五米长筷子粗的钢筋走上台前,让台下观众触摸真假,然后把钢筋缠在同伴的脖颈上,一人一边顺时针方向紧紧勒住了同伴。让人触目惊心,屏蔽住呼吸。须臾才惊叫声尖叫声响成一片。

在“我是王木犊,我老婆是李幺妹儿”的欢快音乐声中,今晚的主角“王木犊”和夫人闪亮登场,他们表演的《劝赌》既精彩又滑稽,寓教于乐,回味无穷。光秃秃的“王木犊”屡赌不改,在老婆的教诲下,头顶明烛,或单腿跪地、或金鸡独立、或偷偷吹掉头上的明烛又被观众上台复燃、或……,他那声泪俱下或幽默调侃的认错片段,博得了台下阵阵喝彩,爆笑声鼓掌声把晚会一次次地推向了高潮。看着“王木犊”的滑稽模样,我想起了葛优的一句话:“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瓜不长毛”,把这句话送给“王木犊”也再好不过了。“王木犊”石老师不仅聪明睿智,尤其是憨态可掬、举手投足都引人发笑的舞台形象,更让人难以忘怀。这么近距离看他的表演,真有坐在央视演播厅看春晚的那种幸福而自豪的感觉。

“口技”的绝活,也令人拍手叫绝。一个人能把陕西话说得有声有色,宝鸡方言,渭南段子,陕北方言,汉中、安康一带的土话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声的“甩包袱”,戏曲“串唱”等表演也都真实感人,比起那些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故事,更能展示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百看不厌。

离开剧场,凝视着霓虹灯下闪烁的“王木犊剧场”的门牌,百感交集,为陕西骄傲,为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遗产而骄傲。衷心祝愿“陕西特色”的“王木犊”,在延续和发掘传统文化和民间思想的同时,走向更大的辉煌。(2018.04.28草于宾馆)

●登城墙,寻找沧桑

今天是古城之旅的最后一天,导游带我们去登城墙,享受骑自行车穿越时空的感觉。

由于腿疾未愈,我没有参加骑自行车的队伍,而是和几个年龄稍大的同行在城墙上观赏风景。

将所感写成拙诗《登城墙》,完成本篇。(2018-04-29)

登城墙

文/杨晓因

六百多年过去了

您的面孔

还是那样坚硬冰冷

犹待号令战铿锵

令世人敬仰

我踏着台阶

握着历史

去寻找

昨日的沧桑

城墙上

早已没了刀光剑影

没了血雨腥风

唯朱皇帝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还在迸发着力量

国泰民安

需要坚强的国防

城墙上

高悬的灯笼

飘扬的小旗

楼阁前的人头攒动

不是帝王的御赏

而是远方的游客啊

兴致勃勃登城观景

从未有过的好心情

不知谁的一声秦腔

吼来了多少目光

吼来了太阳四射的光芒

把三秦文化点亮

俯瞰城墙内外

不见当年古战场

只见高楼林立云天耸

苍翠玉带壮阔恢弘

繁华的街道

车水马龙人流涌动

高铁立交桥

让长安的丝绸之路

踏上时代征程

谱写一带一路新篇章

城墙啊

您沉稳厚重

走过百年战火

走过共和国的诞生

依然盘坐风雨中

掠取新生活的剪影

做古城千年文明的见证

●别了西安,别了古城

登完城墙,为期三天的“元动力第九届华北战区专家古城西安行”就落下了序幕。

公司老总拿出中国四大名酒之一的陕西西凤酒为我们饯行。老总热情洋溢的讲话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三天虽短,但在老总的直接关怀下,在省总刘拥政等几位领导的带领下,大家发扬“元动力,有实力”“元动力,凝聚力”“元动力,添活力”的精神,畅游古城名胜古迹,品尝西安特色美食。可谓玩的开心,吃的舒心,空手而来,满载而归。

元动力以天下沧桑为己任,30年造福六百万心脑血管病患者,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新医圣”周围,高举“元动力”的火红旗帜,在“健康中国”的伟大思想指引下,发扬长征精神,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返程的客车已经启动,我们深情地对几天来朝夕相处的西安古城说一声:“再见,西安”“再见,古城”。

附:诗歌

别了西安,别了古城

文/杨晓因

美食不需吆喝

连同一瓶瓶精致的西凤酒

早已招摇上桌

酒宴就是返程的饯行

眷恋只能写在脸上

别了西安 别了古城

酒杯里的我

和灯光一起摇晃

别了西安 别了古城

兵马俑超越灵魂的民族英雄

他们被狼烟熏黑的脸庞

在我眼前晃动

华清宫揉揉的吻缤纷的梦

早已变为遐想

唐玄奘的执着

站成一座古塔而千古流芳

李世民和郭裕禄

两个相隔千年的风云人物

在版图上

绘制九嵕山秀丽的风景

举起酒杯

我醉眼朦胧

别了西安 别了古城

短短的三天

怎能忘记羊肉泡的盛名

还有坐在远古的板凳上

品着茗茶观看皮影的那份豪情

特色小吃的味美醇香

连同王木犊剧场的惬意温馨

博物馆古城墙的那份厚重

永远变成饥肠辘辘的幻想

别了西安 别了古城

短短的三天

白天握手秦汉明唐

晚上晤面不夜城

可我还是满脸的失望

数千年的历史古都

岂是几个三天能够见证

古城的山水如仙境心中荡漾

古城的故事一串串

说不完的春夏秋冬

古城的人文

如春雨无处不尽情

韵味也悠长

别了西安 别了古城

我喝着西凤酒

一摇三晃

把您的文化吟唱

(2018-04-29草于返程的高铁)

作者

杨晓因

作者简介:

杨晓因,网名默默无闻。山西稷山人。乡村医生,国家执业中药师。山西省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已在《枣花》《运城日报》《黄河晨报》《山西晚报》《山西生活晨报》《山西农民报》《曲靖日报》《中国基层医生报》《作家选刊》《微篇小说》中英文双语双月刊杂志、《华文作家报》、苏里南《中华日报》、美国《伊利华报》等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小说、散文、诗歌多次荣获国家和当地征文奖。

顾问:李骏虎     李云峰

总编:郑天虎

后稷责编: 黄建中

散文责编:  李   芳 

杂文责编: 王建文

小说责编:  薛文法 

诗歌责编:  木米  陈小明   

发刊制作: 薛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