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山文苑】后稷是怎样促成尧舜禅让的//稷山 黄建中

 后稷文苑 2020-07-22

稷山文苑


真诚感谢黄建中老师对平台一如既往的支持!   

跟着黄建中老师,走近历史!

推荐阅读:

【稷山文苑】我为什么要杀岳飞?//黄建中

【稷山文苑】板枣之乡说板枣//宁水龙  黄建中

【稷山文苑】稷王庙/稷山话/稷山人//稷山 黄建中

【稷山文苑】羲和·羲和庙·羲和文化//稷山 黄建中

【稷山文苑】“羞先人”的前世今生//黄建中

同样的题目,不一样的感受!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稷山文苑


后稷是怎样促成尧舜禅让的

稷山  黄建中

  

后稷姬弃不仅是华夏民族的农业始祖,而且是尧舜时期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关于他源开粒食,奠定了五千年来华夏民族农业生产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是尽人皆知的。而他作为尧舜时期一个坚持天下为公的伟大政治家,在尧舜两帝的禅让和继承中所起的独一无二的巨大做用,则鲜为人知。他在尧帝末年政权向舜帝过渡的关键时刻,毅然流放了尧的儿子、自己的侄子丹朱,坚定不移地把舜推向继承者的地位,使尧舜之间大体实现了和平交接顺利过渡。成功地避免了由于政权交替中残酷斗争所酿成的天下大乱的悲剧,为华夏民族早期的和平稳定,迅速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

公天下与私天下

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以后,王位传子。“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孔子称这种“父传子,家天下”为“小康之世”。在这以前,王位一般都传给贤能的人,而不传给儿子,孔子称这种“天下为公”,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在人类的早期文明发展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东方的中国是王位禅让制,西方的古希腊还建立了城邦共和国,进行原始的民主选举。后来东西方在不同时期进入阶级社会后,才改为传子制度。尧十六岁继位,前后在位超过70年。他是华夏民族早期一位英明的天子。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百姓昭明,合和万国”。①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尧执政中期时,开始选择继承人,他征求大家的意见。由于尧长期执政功勋巍巍,放齐、四岳等一些大臣想把对尧的爱戴报达在他的儿子身上。就劝尧立儿子丹朱为继承人,放齐还特别称赞丹朱开明。知子莫如父,尧认为丹朱“顽凶”又好诉讼,不可用。尧除长子丹朱外,还有其他九个儿子,尧认为他们都不肖也没有任用。最后大家推荐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观察他的德行。又试着任用他:“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②尧很满意,认为舜有圣人的风度,就把舜作为继承人确定了下来。并且表示:把天下授给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把天下授给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最后表示:“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③。

风云遽起波澜急

舜作了继承人之后,开始处理日常政务。他团结后稷、大禹、契、伯夷等尧的大臣。又任用了高辛氏的八个才子号为“八元”,高阳氏的八个才子号为“八恺”,天下达到了“以揆百事,莫不时序”。“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④。这样一直持续了二十年,天下大治。这时尧年事已高,步入了晚年。多少英明的帝王到晚年后开始昏庸腐朽,不幸的是尧也未能幸免。年老昏庸的尧一反自己过去天下为公的高风亮节,心理的天平倾向了亲情。竟然要废去舜的继承人地位,准备立儿子丹朱为帝。消息传出,天下震惊。已经作了二十年继承人的舜已有大量的拥护者,不是轻易就能动摇的。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舜采取了果断措施。《竹书纪年》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即舜软禁了尧,并且阻止丹朱和父亲相见。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政治风暴,如果处理不好,必然向着互相残杀,血流成河的方向发展。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华夏早期文明面临着夭折的危机与考验。

后稷挺出挽狂澜

在尧舜对立,局势险恶的关头。后稷因地位和身份的特殊,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首先他是尧的亲弟弟,丹朱是他的亲侄子。而舜又娶了尧的两个女儿,是他的亲侄婿。这种地位和身份使后稷义不容辞的挺身而出。另外他本人领导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功勋卓著,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崇高的威望,他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他具有解决问题的胆识和能力。拥护哪个?反对哪个?天下为公?天下为私?后稷该怎么办?《汲冢纪年》记载了这件事的最后结局: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川。即后稷亲自出面把丹朱流放到了丹水流域,使他远离尧都平阳,不能再和舜争夺王位了。年老的尧颐养天年不再干预朝政,由舜摄政,代替尧处理政务,但不即天子位。舜摄政八年,尧帝病故。在后稷、契等大臣的拥戴下,由舜为尧举行葬礼,并且为尧服丧三年。而不是让丹朱为父亲举行葬礼和服丧三年,这在讲究礼法的古代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表示舜才是尧唯一合法的继承者。《史纪·五帝本纪》载“三年之丧华,舜践天子位” ⑤。在作了三十一年的继承人之后,舜终于入承大统,登上了王位,这就是著名的尧舜禅让。这时对丹朱进行了妥善安排,封他为诸侯,“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⑥。

结  语

一场惊天动地的轩然大波,在后稷的力挽狂澜之下,最后以较为和平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年老体衰的尧得以颐养天年,丹朱还被封为唐侯,享有其他诸侯不能享有的殊荣和特权:对天子不称臣,天子待以客礼。而且尧的后代传国久远,到后稷的子孙周武王灭商朝时还在。周武王追思尧的功业,又将他的后代封于蓟(同时还对舜、禹等古圣先贤的后代也进行了分封)。一代明君舜得以比较顺利的入承大统,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渡。更让人庆幸的是华夏早期文明,不仅没有受到动乱和削弱,而且迅速发展走向了更高的阶段。到舜把天下禅让给禹时,这一年是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就正式建立了。

如果尧和舜之间不是后稷的力挽狂澜,以血腥斗争而结束的话,正处在幼年期的华夏早期文明,难免遭受一场浩劫。在生产力还相当低下的时代,一次浩劫就可能让一个文明毁灭。象西方的克里特岛文明,遭浩劫毁灭后再也没有发展起来。而华夏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先后中断后,只有华夏文明一脉相承,延续至今。后稷的不朽功勋,使的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情不自禁的称赞道:“后稷之兴在陶唐(尧)、虞(舜)、夏(禹)之际,皆有令德”⑦。后稷的不朽功业泽被后世;不仅为以后周朝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而且“亚东开化中华早”,在世界大多数民族还处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华夏文明已卓然挺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其中,后稷所做的伟大贡献恐怕不是笔墨可以形容的。

注释:

《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页。

同上书第17页。

同上书第23页。

同上书第27页。

同上书第23页。

同上书第33页。

同上书第81页。

顾问:李骏虎     李云峰

总编:郑天虎

后稷责编: 黄建中

散文责编: 李   芳

杂文责编: 王建文

小说责编: 薛文法

诗歌责编: 陈小明

发刊制作: 薛前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