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 读李老师文字,想到这样一段话: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 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 推荐阅读: 《并州缘》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稷山文苑 并 州 缘 稷山 李玉堂 太原,古称并州,是山西省省会,高楼林立,交通发达、市场繁华、人口众多,是全省3800万人民向往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有最美太原城之誉。在我已经走过的漫长生涯中,先后有过三次去太原工作的机会,都在无意中失去,是多余?是惋惜?是错误,就像是命运中安排的一次次玩笑。我只想把它作为一个故事,留给后来人思考、评论,或者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吧。 稷山文苑欢迎您
我参加工作是从农村卫生所开始的,哪是1972年6月,我才14岁,初中六年级的时候,因为村卫生所缺人手,为了能够在卫生所工作,我就只好辍学(当时郝壁、上李、斋公庄是联村大队,卫生所设在郝壁村,我当上了郝壁卫生所的司药员,连同当时的三个医生,一共四个人。1974年10月,受郝壁大队(村委会)推荐并经过层层考核,最终确定我到运城地区卫生学校上学深造。在运城地区卫校医士五班,学习了两年,1976年10月我从运城卫校医士班毕业回到稷山县,被县委分配到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明文规定,中专毕业后工龄应从卫生所工作时算起)半年后,我在防疫站被卫生局发现,时任卫生局副局长段学仁、局办主任陈振华与我谈话,调我到卫生局工作。 稷山文苑欢迎您
到卫生局工作以后,我在各个方面积极要求自己,尽最大可能的确保领导满意,份内的事是自己应该做的,份外的事是为了表现自己做的,清河镇卫生院的刘木元、张忠保两位医生,给我介绍了他们清河镇一位在省城工作的冯姓人家,时任中共山西省委员、省建设厅厅长冯XX,冯家有一小女未婚,想在老家找一位青年结为终身伴侣,冯妻知道了我的情况后专程从太原赶回稷山,召见我本人后当面询问了基本情况,认为很满意,许诺如果顾意和她女儿结为终身伴侣,立即把我的工作由稷山调往省城太原,工作单位任由挑选,他们负责办理调动手续。我将情况告知家里后,立即遭到了当时尚健在的爷爷和爸爸的坚决反对,认为我是家里长子,把我调到太原等于冯家招亲,离开李家出去,会受到村里耻笑,坚决不准。无奈,事情被暂时搁置,后来,卫生局的老同志刘金鉴、王建新等向我施加压力,想玉成此事,终因家中老人反对而被迫中止。 稷山文苑欢迎您
在卫生局工作,我一无人事依托,二无工作靠山,所以工作受苦多,提拔无机会,我先后担任卫生局团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第十届团县委常委、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多年,只有加倍努力,没有升职机会,后来我本人向局务会提议辞去办公室主任,去开拓医政股工作,经局务会议研究决定,我被任命为医政股长,仍承担卫生局文秘工作,负责全县的医疗业务工作,兼管中医、药政和医药市场监督工作,相对而言,总算有了一点工作的主动性,也就是自己工作的空间。 在我担任稷山县卫生局医政股长期间,省卫生厅决定要在晋南就是临汾,运城两个地区,给省卫生厅医政处选拔一名干事,经过一个月的精挑细选、反复对比、慎密筛选,最后决定让我去省卫生厅医政处胜任这份工作。省里每年要召开一次中医工作会议、一般都在卫生工作会议之后,有时就是次年的3、4月份召开,哪年全省中医工作会议期间,我和稷山县中医院院长黄殿英两人参加会议、时任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王国平来见我,商谈我去太原工作事,晚上,我与一起参加会议的黄殿英院长商量此事,黄院长告诉我,他有一个同学在绛县医院工作,被调入了省城一家医院,单位需要的是他,他爱人和孩子也一块进了省城,办理迁移户口、工作上学手续花了两万多块钱。你根在稷山,房子盖在稷山,爱人工作在稷山,孩子上学在稷山,要到省城工作不是开玩笑,办手续要经过好多门槛,哪里不花钱都不行,你还是安心在稷山发展吧,我思来想去,接受了黄院长的意见,接近会议结束时,王国平副处长又来找我,问我考虑的怎么样,我婉言谢绝了王处长的好意,又一次放弃了去省城工作的念头。 稷山文苑欢迎您 我在卫生局长期从事文秘工作,喜欢写一些新闻报道,及时将稷山卫生的信息向外发布,健康报、山西卫生报都聘任我为驻地记者,久而久之,我将报纸杂志上发表过的稿件都保存下来,汇集成书,有通讯报道、有报告文学、有学术论文,还有科普文章,四个部分,共二十多万字,书名叫《医海泛舟》,先打印成册后,直接寄到太原市东华门23号,省卫生厅赵震寰厅长,我要求赵厅长为该书作序,厅长用小楷毛笔认真的写道:“医海泛舟一书,出于一名基层卫生工作者李玉堂同志之手,该书内容收集了作者从事基层卫生管理工作二十多年来,发表在各种书籍期刊上的有关卫生管理、医学科普、卫生工作通讯、报告文学等方面的作品八十余篇、真实的记录了一个基层卫生工作者二十多年来辛勤耕耘的足迹。 纵观全书,虽然反映了山西省稷山县卫生工作的发展历史,但却是全国农村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缩写,会给读者诸多启迪和教益、愿这朵小小的浪花,能对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赵震寰、一九九七年八月二十日。”省卫生厅办公室电话打到稷山县卫生局,让李玉堂择日赴省厅,去取赵厅长为《医海泛舟》的题序。 《医海泛舟》印刷出版以后,我的工作告别了稷山县卫生局,调到县妇幼保健院任妇幼保健院,任副院长兼任党友部书记(副局级)我和妇幼保健院的会计张秦斌同志专程赴太原,去给赵厅长送书,书中将赵厅长的亲笔题序缩印了小开,保留了厅长的原有手迹,赵厅长很高兴地接受了我们送去的三本书,就在我们准备返回稷山的时候,卫生厅办公室主任续建邦找我谈话说,赵厅长有意让我留在厅里工作,暂时先在卫生厅办公室上班,半年以后视具情况再次考虑工作职务安排。 因为我刚到稷山县妇幼院上班不久,县委书记、县长的一再嘱托和重任,使我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决心要带领妇幼院全体人员渡过难关,走出经济建设的困境,使各方面工作都有一个新的起色与发展,我婉言谢绝了办公室续建邦主任的谈话,谢绝了赵震寰厅长的栽培之意,与一同赴并的张秦斌同志回到了稷山县。 稷山文苑欢迎您 县委决定,由我全面主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我带领全院人员,从规范医院管理、加强科室建设人手,积极开展全县妇女病普查普治,全面发展医院建设,努力做好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很快改善了医院经济,扭亏为盈,补发了上任院长拖欠全院职工(108名)为期半年的工资,偿还了医院拖欠的30万元外债,使小儿科、妇产科有了新的发展,还清理了药房长期拖欠的4万元外债,使过去一个背负80万元债务,全院职工无着落、职工人心涣散、病人寥寥无几,处于半瘫焕状的单位,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荆棘杂草;秋天除了清风明月还有落叶枯藤;夏夜的凉风虽好,却也有蚊虫肆虐,冬日雪景虽美,却难掩刺骨冰寒。四季虽美,但却有缺憾。人生亦然。 稷山文苑欢迎您 【作者简介】李玉堂,1957年3月生,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医学学士,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职称,稷山县知识分子拔尖人才,作家协会理事,编著出版《医海泛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