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井金超 || ​满洲里印象记

 艺笋 2020-07-22

满洲里印象记    

井然

2012年8月的一天,一位亲友打电话给偶,说满洲里有铁路维修的活,问去否?偶一口答应了,——北京的活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在家待着的日子虽然舒适,一想到美丽的草原、空旷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成群的牛羊、放牧的姑娘…心里痒痒的, 去!就当是去旅游蛮!

偶是八月五号抵达北京的,跟别人会和后,坐上了继续北上的列车。

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煎熬,终于到了隶属满洲里市的一个小镇——扎赉诺尔。

这是个以煤碳为主产业的、紧靠满洲里的小城镇,周围都是被破损的、散落的草原。草原上没有看到牛羊,草儿老气横秋,除了错综的火车道,以及远近不定时的火车的吼叫声,显得冷冷清清。若干年前,应党中央号召,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来此定居的人。这些人慢慢被东北化,成了地地道道的所谓的本地人。

第二天,设备还没到位,听说离北疆明珠不远,大伙便约定去边境城市满洲里游览一番。

路边是草原,却仍然没有看到牛羊和马儿,那草多半枯黄,黄绿掺杂的色彩,长得很深,算是茂盛的了。

大概这里已是“深秋”了(老家可热呢!)?祖国的南北跨度大,季节固然就有差异的吧?

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平坦,有土岭、小山包,还有由于下雨而留下的或深或浅、零星的水潭潭,没有成群的牛羊,更别提放牧的姑娘…用来发电的小风力发电机随处可见,银白色的光刺眼炫目,叶片在微风中懒散地转着…偶有点失望了。

进入市区了,哦,满洲里原来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小城市呢!街道两旁是比较低的楼房,格局充满了异域风情,有欧式,有中式,这些建筑低了些,却五颜六色,可能是市发展办的统一规化,色调丰富多彩。正感慨,卖票员说这就是满洲里最繁华的所在。大家都下了车,横过马路,到了步行街。这里没有北京那么多的桥。街道很整洁,广告牌醒目,人不拥挤,有一点很特别,三分之一都是俄罗斯人。其实俄国人大部分都并不是很高大。毛片上,豪乳丰臀的女人并不多见,多半都是瘦小、稍矮的俄国男女。偶怀疑这些欧洲的种族变异了吧?他们举家,或是结伴,也进商场里,与售货员说些什么。可能是淡季,也许是天空快要下雨的缘故,满洲里的市区比北京的任何繁华地方的人都要少得多,街面上很少看到有堵车的现象。前面有一家俄国人开的商铺,偶等便好奇地走了进去。

售货员是俄罗斯人,一边打量我们,一边用生硬的汉语介绍着商品。俄国的产品…应该买些哈!这念头眨眼间化作了泡影,兜里几乎没有钱嘛!

有人提议去国门看看,大家都一致同意。边境对于来自中国腹地的我们有太多的吸引力了,尽管出不了国,出国梦何曾灭过呀?大白天滴,当然不是去比较外国的月亮到底比中国的圆否。

哟呵!看到了国门——白色的建筑,巍然耸立,好神奇啊!门那边就是俄罗斯哈!脚一抬…

听说门票五十块钱,加上军队荷枪实弹的…偶等不得不却步,只能“隔着门缝”看了…隐隐约约看到了国界的那边的俄国人的房屋,模式跟老家的瓦房仿佛,只是木结构的而已。

该返回工地了,偶又看了俄国那边,那窄窄的界河和渐渐模糊了的俄罗斯房舍,还有稀稀疏疏的寒带的松树林…

作者简介:井金超,笔名、网名:井然,1971年生,洛宁县小界乡瓦村村农民,业余醉心写小说,其作品乡土气息浓郁,妙趣横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