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程旗如画——教师队伍建设一年回眸

 乐乡树人 2020-07-22

征程旗如画

——松滋市教师队伍建设一年回眸

(2017年教师节专题片解说词) 

时序更迭,春华秋实。

岁月,是生命的刻度。回眸处,是风雨中兼程。

回首这一年,感受松滋教育砥砺前行的身姿。

回首这一年,聆听松滋教育铿锵有力的跫音。

回首这一年,领略松滋教育全新启程的豪情。

(出片头)征程旗如画

绿荫匝地,花木扶疏。这个夏天,对于家住杨林市镇石龙桥村的张玉婷来说,无疑是最值得铭刻于心的。此时的她,即将背起行囊,告别家乡,前往浙江大学,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山村里飞出“金凤凰”——这个洈河岸边的小村庄里,走出了2017年荆州市高考文科状元。

而此刻,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教室里,一位松滋少年已经踌躇满志,问鼎新的人生桂冠。他就是我市一中高二年级的肖瑾成。

(采访肖瑾成家长:孩子已经上学了,很感谢松滋一中,把我们的孩子培养的很好。)

参天古木掩映的教室里,书声盈耳;课桌上,书本、资料堆积,远望去如同张开的船帆。这里是松滋一中高三年级的教室,松滋高考的主战场。

2017年高考,松滋战绩骄人:全市2017年考生4145人(普通文理3487人)。大文大理重点本科人数强劲上扬,历史性突破600大关;一本达到624人,上线率为17.9%,本科上线1849人,上线率为53%。全市大文大理本科上线保持持续增长势头;高分层人数逆势增长;体艺飞职再获丰收……

2017年7月12日,暑假里的校园本应是一派静谧,而八宝镇丰收学校却分外热闹——“松滋市黄杰小学联盟共建学校”“八宝小学丰收校区”挂牌仪式正在隆重举行。在城东产城融合区,义务教育也在融合:城乡一体,校际联盟,丰收学校“丰收”在望!

联盟共建,共建共享,成效卓著。省教育厅批示全省学习联盟共建的松滋模式。

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迎来百花满园。市委、市政府首届“松滋教育质量振兴奖”的奖牌,凝聚起精准备考、高效备考的智慧和汗水,2017年中考继续领跑荆州;优分率、及格率、平均分大幅上升。“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在深入,书香氤氲,翰墨留香,优秀传统文化的汩汩清泉浸润着寸寸心田;足球教学成效初显,黄杰小学、西斋小学、实验初中相继被评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普特融合,特教创新,2016年12月,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的现场,“松滋经验”吸引全省目光;继我市成为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市后,市机关幼儿园再度名列省级示范幼儿园。

这一年,松滋教育万象更新,令人瞩目。前进之路,有行政效能的带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倾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前进之路,有全新战略的驱动,“立德树人,精致办学,高位均衡”,蓝图落地,前景可期;前进之路,更有松滋教育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向前推动。

2017年3月21日,涴市镇采穴小学显得格外热闹。这一天,城区的五位名师送来了别具一格的课堂和游戏,吸引了20里地外集镇上的老师们。这是松滋市教育体育局的一次“主题党日”活动。

“党建工作是管总的工作,是引领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工作,也是解决事业发展根本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必须全力抓好。”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金平发出“党员干部走村小”动员令。半年来,局机关党委3个支部先后走进了新江口镇金松小学、纸厂河镇水府小学、街河市镇茶市校区、陈店镇马峪河小学、涴市镇采穴小学、万家乡金狮小学、刘家场镇桃树小学……干部受教育,发展有活力,学校有生气,诉求有回应,“走村小”活动的全新实践,似三月的春风,催发勃勃生机。

党建领率在先。这一年,松滋教育的“脊梁”在党旗下高高挺立,彰显师德力量。

师德建树在前。师德教育一年一个主题。2017年,“悦读经典,共享成长”的主题教育在老城镇启幕。人人有阅读书单,人人都是“朗读者”;荐读好书、交流心得。与经典同行,浸润书香,教师的生活回归主业;和学生共读,共享成长,学生的成长有了榜样。师德集训一年一个周期。每到8月下旬,全市3000余名在职教师忙着一场师德“赶考”,上党课、听报告、看视频、观演讲、学榜样、立规矩、签承诺、评师德,集中式、封闭式的师德集训收心又励志,养德也明规。

师风监管跟进。师德高线、育人主线、纪律底线,三线并进。这一年,教体系统以治理“谢师宴””““升学宴”为重点,人人签定责任书、致每个考生公开信、考生家访不漏一户、分片包保和“一把手”谈话提醒,打响了一场“人情风”治理攻坚战。

在松滋最北边的深处,马峪河林场里,人称“最稳校长”的张家群在依然坚守,39年来,他不离讲台,不弃“马峪窝”,让这所偏远农村学堂处处焕发出“精致”。实实在在的满足感,让他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要考140,得找彭老师!”,市一中教师彭宗翠就是这句口头禅的主人公。在学生和家长眼里,她就是一个个“奇迹”的创造者,是温暖和希望的化身。

走进新江口镇第一初级中学,一排郁郁葱葱的玉兰树绽绿吐翠,每至4、5月间,花开枝头,清香入怀。校长丁立法心中又在酝酿服务育人的新篇章,精雕细琢,校园成为温馨的家园。

“荆州屋脊”上,有一所建在山顶的乡村学校——卸甲坪明德小学。佳木葱茏,小池清浅,土家孩子心中的“好妈妈”——班主任陈蓉,正和学生们行走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28载风雨途,一曲清唱唱到今。陈蓉,用土家人特有的歌喉,吟唱着一曲奉献之歌。

2016年12月9日,全市第一个建在乡镇学校的名师工作室——“肖忠勇工作室正式启动。开发乡土教材,拓宽乡村教育资源,打造教育科研的“松滋标杆”——省特级教师肖忠勇信心满满。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深耕大山,播种希望,这是坚守的力量;立足平凡,追求卓越,这是追求的力量;倾情服务,矢志不渝,这是情怀的力量;爱生如子,情系乡亲,这是奉献的力量;勇于探索,孜孜不倦,这是进取的力量……一股股力量,喷薄出教师这一群体的光荣与梦想!

力量正在传导,精彩正在延续!

又要开学了,王家桥小学教师周传芬正在为砖桥小学的开学工作做准备。两年前,她主动请缨从镇中心小学下村支教,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现在她已经舍不得离开这儿了。

2017年8月25日,历经松滋史上最严招考的171名新教师如期到岗,经过按分选岗后,奔赴全市各高中、义教学校和幼儿园。这是松滋启动教师补充机制的第6批新教师,他们是注入松滋教育的鲜活“血液”。

送教下乡,网上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骨干教师进高校,“搭台子、铺路子、加担子”——教师素质的提升之路,精彩无限。“一师一优课”研修活动中,5节部级优课、34节省级优课、60节荆州市级优课、242节松滋市级优课,优质资源的储备,领率荆州。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全市现有省特级教师7人,湖北名师1人,荆州市明星、骨干教师96人,松滋市明星、骨干教师 288人,2名校长进入省卓越校长培养计划;成立荆州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

回首这一年,松滋教育环境更优,保障更实,队伍更强,质量更高,发展更快……

塔吊高耸,车辆穿梭。在金松现代新城区“三校一园”建设的工地上,一派火热施工的景象。3年内,这里将会有4所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金松实验幼儿园、昌荣小学、高成初级中学、金松高级中学。2017年7月,松滋教育“植下”国际“新苗”,我市与香港新苗国际教育集团,签订了《滋港教育合作备忘录》,松滋教育也有了“国际范儿”。

(同期声:市三中杰出校友)

标杆更高,承载更强,面貌更新,松滋教育现代化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未来,全市教育体育工作将紧密依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牢牢把握“五个坚持”的总体思路,走全面提升质量的内涵发展之路,走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之路,走学生至上教师为本的引领之路,走从严治教强基固本的规范之路,走普及普惠的群众体育之路。

新征程上再进发。向着希望,向着高标,松滋教育不忘初心,一路奔跑!

(撰稿:肖永军  黄华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