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音淌,你在书写教育的“圣洁”

 乐乡树人 2020-07-22

观音淌,你在书写教育的“圣洁”

/ 山栀子

观音淌,一个圣洁的名字。陌生的人不会想到,它居然深藏在大山深处。翻越一片蜿蜒的大山,走过上坡下坡左弯右拐后,你会看到坡顶错落着几排民居,坡下一所很精致的小学校:观音淌小学。两山夹峙,在观音洞的“圣水”滋养下,格外灵秀。

如若不是因为主持“机关党员走村小”的活动,它,只怕很久都会以一个圣洁的名字的方式存在我的记忆中。

其实,前几次不够深入的接触中,我对这所学校的印象,还停留在位置偏远、翻山越岭、规模很小、投入不多的印象上。只到昨天,我随局主要领导和机关干部一起沉下身来走进它,静下心来聆听它,有了决然不同的感受和认识。

记得当初我给主要领导推荐这所学校走一走时,徐局长说,这所松滋最边远的山区学校,一定要去看一看。果然,我们不虚此行。

这是今年第八次走村小了,却是最震撼的一次。

作为活动的主持人,在听了校长梁琼的汇报后,我作出四句话的点评:学校虽小,格局不小;人数不多,人气很旺;困难很大,教师团队笃守花开的信心不减;校长履新时间不长,学校环境变化很大。

然而,真正把座谈会推向高潮的,不是校长的干练和信心,而是朴实无华的老师们。四位发言的教师代表,分别代表了老中新三种结构,也代表了公办、新招、代课的三种身份。他们看似平常的鞠躬行礼,似乎并没有引起与会者的注意;但他们以站立发言的姿势显示了山村教师的崇高,聚集了我们的目光。

一位代课27年的女教师,用她真诚、激情的讲演式发言,诠释了什么是“最美松滋人”。

一位从教34年的老教师,用他教遍片区每一所小学的足迹讲述了教育的辛酸,在他用最质朴的语言介绍学校的变迁,自己寻常工作的轨迹时,他哽咽了,几次泣不成声。大家不约而同地用掌声表示我们对他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感动。原来,他就是往返于风雨征途而跌倒摔伤的老教师,他就是每天等到学生放学走完后,才在夜色中匆匆赶回家的教师代表,他就是满足于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直到退休的守望者。

还有一位刚刚入职几个月的新教师,21岁的她还未脱去学生的稚气。她很平静地讲述她初为人师的经历,却忍不住泪水潸然。她的发言,简短,流畅,清新,又乐观。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份特别的感动:

我叫魏洲,是个年轻人,在这个大山里的小学里,我知道,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

刚来的时候,是校长来接我们的,坐在车上,我们顺着盘山公路上了山。在路上,一边和校长聊天,一边看着山路上弥漫的云雾,我心里有点兴奋,又有点慌张,却又说不出来,好像一张口,就泄露了自己心里的那份志气。我看着弯来弯去的前路,心里又生出来了一丝怯意,路真长,就好像没有尽头。开了40分钟,果然就像校长说的,学校离的不近。

学校被山环绕者着,山上的树林郁郁葱葱,煞是好看。学校的老师们也挺和善,这里很美。91日,我开始了在这里的工作,我带了六年级的语文和英语,五年级的英语,还分管了教务工作。开学工作,有一些事情是我知道的,能做到的,有的是我不曾接触过的。就算我还没有各位同事熟练,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有人信任我,我又怎么可以辜负他们的信任?比如排课表这件事,我从来也没有排过课表,是校长和我一起完成的,她手把手地教我,全校13个老师,六个班级,语数外、品德、科学、音乐、美术,如何安排,如何调整,到最后的确定课表,我从她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这里我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每天都比昨天又好了一点。

这里的老师们用一颗执着的心坚守。他们有的已经退休,却因为学校缺老师,又返聘回来继续坚守;有的人领着微薄的代课老师工资,却坚持无怨无悔地付出。学校条件艰苦,没有教师宿舍,他们只能每天早出晚归。要是遇见大雾天气,走山路十分危险,却从无所惧意和抱怨。学校要用沙子铺操场,他们身先士卒带领高年级学生们铺沙运沙,累得汗流浃背,我们使了一回锹就手疼腰酸,这些老教师比我们厉害多了。山里经常下大雨,晚上最后一节课上完,学生要回宿舍,可短短的一截路被大雨淹没,当天值日的老师就一趟一趟地护送学生,也不管自己的衣服鞋子全湿了。短短的两个月,我看见了他们的努力和坚守,也学到了他们的努力和坚守。看到这里还有许多现任的或退休的老教师都曾在这里奋斗或正在奋斗,我又怎么可以懈怠?

我能做些什么呢?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份工作,认真地准确地,向每一位前辈学习他们的经验;潜心且积极地,做好每一次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总结;严肃且仔细地,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将知识正确地传递给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个不断进步的读书人和教书人。我不能保证自己所有的事都成功,但我保证我一定竭尽全力。

这段只有几分钟的发言,让我们从简单的叙述、质朴的语言中听到了来自山村教育最动听的乐音。

掌声响起,人心涌动。教师,在这里幻化成一朵朵圣洁的莲花。她盛开在大山深处,也盛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三个小时后,座谈会结束。临行时发现我的手机上显示着一亲戚发来的信息:你的电话怎么打不通?正在我疑惑时,一位同事对我说,这里竟然没有有线电视;才开通不久的网络,因为欠费,几个月不能上网了。我才恍然明白,手机信号,在这里可能也是时有时无。

车驶出学校,爬上山顶时,禁不住回望山下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校园。一道圣洁的光正在风雨中闪耀。观音淌小学,就是插在大山深处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是啊,绵延的大山,你怎能挡住教育的光辉?当我们对教育的信念有一丝的模糊和动摇时,走进观音淌小学,就会唤起对教育的神圣感。这份圣洁,不是神话传说,不是海市蜃楼,而是教育本真,教师本色。

我相信,这次与我同行的机关干部们,不只是有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还有精神的感召,更有关注乡村教育的切实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