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习作】竹子情|王梦娇

 乐乡树人 2020-07-22

竹子情

/ 王梦娇

看到眼前的竹子,不禁地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多少个夜晚已过去,我却已记不清他的模样了。我细细看着他以前的照片,那时的他多么帅气,好似儒雅书生。在他默默扛起了这个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脸不再饱实,不知什么时候已被深深的皱纹侵占,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小时候,我在这头,他在那头。

从学校回来,我显得心事重重,奶奶看着我紧皱的眉头,笑道:“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啊?”“老师说参加表演的同学每个人都要有一对快板儿,可我没有”,我显得很失落。“去找爷爷,他会做。”“真的吗?”我带着希翼的眼神望着她。“嗯,让他给你做一个最好的,最漂亮的!”

我蹦蹦哒哒地跳到爷爷面前,“爷爷,我要一对快板儿。”他二话不说就带着我去竹林砍了一根清翠的竹子。

我坐在板凳的这头,爷爷站在板凳的那头。他一脚踩在竹子上,用锯子在竹子上划去一道浅绿的印记。又沿着印记一直锯,锯下了一个手刚好一握的竹筒,然后将它从中间分成两半,再用自制的钻孔器在竹块头上打了一个孔,接着用搓了几遍的绳子穿起来,让我试试,最后不停地放缩绳子,直到我能拿稳又顺手才停下。

爷爷用锉刀将竹块磨得光滑,在我期盼的眼神下,笑盈盈的地拿到我面前。我接住了刚好和手的快板,打算露一手。清脆的竹板声在夜色中响起,一点儿也不显得突兀。

三个人围在火炉旁,一个小小的人儿在中间手舞足蹈,两个大大的身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在火光的映照下,我成了他们的骄傲,他们仰望的对象。

长大后,我在上头,他在下头。

    一堆土挡住了我和爷爷,我再也没见过他的容颜。竹子依然青翠,再也没人砍竹,无人用竹。每当寒冬过去,就会发出许多新的竹子。微风吹过,竹叶随风飘拂。

简评:小作者选取生活中的爷爷砍竹做快板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感情真挚,对爷爷浓浓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又恰当的借用余光中《乡愁》中的名句“小时候……这头……那头……”、“长大后……上头……下头”一线串珠,连缀成篇,过渡自然。开头交代竹子与爷爷的关系,简而得当,结尾竹子还在,爷爷却不在了,思念的情感更为浓烈。

(作者系松滋镇泰民族学校学生,现为松滋一中新生,指导老师:朱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