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让每一个老人都能感受子女的孝心|田 萌

 乐乡树人 2020-07-22

让每一个老人都能感受子女的孝心

文 / 田 萌

据荆州新闻网报道,近日,松滋市八宝中学七年级学生覃可欣一下子“红”了。她成为“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走上了央视的领奖台。这位年仅11岁小姑娘尊亲重孝,自强不息的美好情操感动了无数人。她捐髓救母的“孝心”事迹,早有媒体广为报道。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首。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古有王祥卧冰求鲤,为深恶他的继母治病;晋朝吴猛,八岁就知道孝敬父母,赤身任蚊虫叮咬,让父亲得以安睡;春秋子路,百里负米,侍奉双亲。今有小可欣为母捐献骨髓,浙江孝子陈斌强风雨无阻背着母亲教学。沧海桑田,时代更替,但是孝道却如同基因一样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融入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精神气质当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孝,是一种天性,永不褪色,永不变质,永不过时,并且与时俱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百善还需孝先行。

心存感恩,及时行孝。年轻人总是不服老,父母又希望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指导孩子少走弯路,意识形态产生的认知差异成为当下家庭两代交流冲突的主要矛盾,而次要矛盾又具有多样化:等再换大一点的房子就把老人接过来,等工作再进一步就能让父母享清福,等到了年底就给爸妈多买几身衣服……于是,我们总是在“等”,但是我们陪伴父母的时间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及时行孝,不要留下遗憾。在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里,心怀感恩之情,常思养育之艰,多省一己之过,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同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刻苦勤奋,既要成为父母的依靠,也要成为父母的骄傲,即便不在父母膝下,无论身处何地,能够不让父母挂念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弘扬美德,大孝无疆。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恪守的准则,更深层次的孝是将这份关怀回馈给社会,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生活方式日新月异,“霸座”“扶老”“广场舞”“让座”等众多民生问题不断涌现,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日渐衰微,然而道德文明建设不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我们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充分继承孝悌仁义的传统美德,就是要坚持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坚持通过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筑牢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这既需要我们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一个老人,充分发掘内心道德的引领作用,内化于心进而外化于行,也需要完善关乎老人生活保障、看病就医、精神需求、权益维护、养老体制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营造人人爱老、人人孝老、人人助老的良好社会环境。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生命是宝贵而短暂的,每一个人都将面临衰老,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来自子女的孝心,来自社会的温暖,这是道德的温度,也是人性的光辉。当你真的俯下身去帮助爱护一位素昧平生的老人,你会发现,自己很美,老人很美。

(本文已刊于《荆江评论》11月15日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