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殡葬服务过了头,是政府监管缺了位|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殡葬服务过了头,是政府监管缺了位

文 / 山栀子

处处都是收费项目,服务态度还差;墓地成了稀缺资源,可再贵也得买……临近清明节,记者调查发现,殡葬服务存在一些“过头”现象,让逝者家属不快而无奈。(人民网4月3日)

在城市里,虽说动辄数万元的墓地费令人谈“墓”色变,但因资源有限,供不应求的现状倒也是市场规律;兼顾各类人群特点,提供差异化服务也未尝不可。只是,高收费、乱收费、强制消费、索要小费这些殡仪馆乱象,亵渎了死者尊严,伤害了生者感情,更玷污了政府形象。

殡葬业,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特殊行业。或是政府经营,或是市场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能改变其公益属性,都不能失去政府责任。而今,殡葬业以垄断而居,并已发展演变为一种“暴利”行业,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面对殡仪馆里种种不合理收费和抬价服务,人们怒而不言,皆因心灵深处对逝者的尊重和爱。

我们不反对经营者“盈利”,但我们更看重经营者“服务”,人性化的、温情的服务。走得安宁、体面而有尊严,是每一名生者对逝者的基本态度,也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向来注重殡葬,强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强调“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然而,“扒活人一层皮,发死人身上财”,我们嗅到的是殡仪馆里难闻的“异味”,它违背人伦传统,损害人格尊严。

在殡仪馆里送别逝者、慰藉生者,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服务,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将“为身故者提供基本殡葬服务”列入基本社会服务项目。而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应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的新期待,努力实现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地体现社会对每一名逝者的尊重,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且不说昂贵的“墓地“,单就殡仪馆里的乱象丛生,暴露的是背后的监管失控,皆因管理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殡葬服务“过了头”,是政府监管缺了位。

人人都无法回避一个“死”字,殡葬服务事关每一名群众的切身利益。治理殡葬乱象,绝非一件小事,而是一件民生实事、急事和大事。

(本文已刊于《荆江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