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老师讲作文54】引议联结 个性阅读|​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引议联结 个性阅读

——读后感写作技法解读

山栀子
亲爱的同学,当你饱含激情地读完一本名作,或者读完一篇美文之后,你是否有过心灵的悸动;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为剧中的人物与情节感怀动情时,是否想过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后感,观后感。
【美文欣赏】
《平凡的世界》读后(佚名)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
读过不少的小说,也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
读《平凡的世界》后,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经的抱怨、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与主人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从小学一路走来,没有经历什么挫折。而我们称道的考试失败,感情失落等等,与少安、少平相比较我们又算什么呢?“相信自己能飞!”这是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孙少安与孙少平兄弟俩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所展现出的人物的顽强坚韧的信念告诉人们: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飞!”
少平与少安两兄弟同为黄土地的儿子,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少平与少安都不是轻易向命运妥协的人,他们相信自己的双手可能改变命运,他们在一次次苦难中得到锤炼与升华,表现出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
没有一条小船不是经过风暴而顺利抵达港湾的,孙少安的成功亦不例外。在实现“飞”的壮举与体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他也曾遭遇到不断的挫折和打击。如为了扩大社员自留地,他曾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典型来批判;曾为尝试着进行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而遭到县委的严厉批评;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场时,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原来是骗子的缘故,他的砖全部?烧砸了。无力归还贷款,也付不出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那时,他就像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冷风中簌簌地颤抖着。
真、善、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书中的一个个主要人物,真实,善良。然而,人物的结局总令人伤怀,几乎没有一个结局是完美的:孙少安干出了点名堂,他贤惠的妻却劳累至喷血;田润叶终于明白了李向前对她的一往情深,毅然与之结合,可向前却已是残废。孙少平以他独有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地位悬殊的田晓霞的爱,可田晓霞却再也回不到他的身边;润生义无反顾地与郝红梅结合,可郝红梅毕竟还带了孩子;金波呢,还不知要追寻那梦中女子到何时。这一切的一切,总令我有些惋惜。特别是少平与晓霞,地位相差那么多,却能够心心相印,都愿他们会有个完满的结局,可作家偏偏那么残忍!我有些明白了:
我们心理上总不愿去接受悲剧,所以,中国戏曲倒多以大团圆结局。然而,生活中是没有完美的。这应该就是作家昭示给大家的。他的真诚善良,他也必承受着太多太多的苦,他对生活的体验越深,就越感受到生活的不完美。而正是这不完美,才是更能打动人的一种美。也许,维纳斯正因为断臂才显得更美。那么,路遥作品中的人物结局的安排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如此安排,真、善、美 的统一,使读者唏嘘不已。
我们应该相信:“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
【导师赠语】
引议联结,个性阅读
读后感,每一个学习写作者都应该经常写。
一般说来,读后感或观后感,有基本的写作模式,我们习惯称之为“引—议—联—结”。
所谓“引”,就是简要概括或引述原著原文内容,特别是要对材料中自己感触最深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所谓“议”,就是对原著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写作特点等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思考。
所谓“联”,就是联系自身经历和社会生活做更深层次的议论,自然联系,不生拉硬扯,有思考深度,不泛泛而谈。
所谓“结”,就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强化自己的阅读心得与观点。
掌握这个基本的思路结构很简单,实际写作中,不必拘泥于这个模式,可以以此为基础自由安排,如我们可以一边叙述,一边议论,也可以集中叙述介绍,再集中议论抒情。初学读后感,要避免这样四种通病:
引文太多,喧宾夺主。文章基本复述原文,或大量的笔墨介绍原作内容,简单的议论不痛不痒。
大量评论,似感非感。文章不是在写“感想”与思考,而是在写文学评论与作品赏析。
无故关联,牵强附会。“联想”没有围绕作品中的主要思想,没有结合自己与作品的情感共鸣来写,联想看似宏大,却显得生硬牵强。
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文章的主要表现是“感点”太多,没有一个基本的中心或观点。议论只是就事论事,不能深入,面面俱到,而无显得中心不明。
要写出一篇有阅读个性,有独特感受,有阅读深度的文章,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读透原作,深入文本,激发共鸣,确定感点。读懂原文,读透原文,读出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写出好文章来。这里的“共鸣”就是“读后感”的“感点”。这个“感点”可以是原文中的某种美好的情感,可以是原文中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或细节,可以是原文中人物振聋发聩的语言,也可以是从原文中领悟出的某种道理,还可以是受原文中的某些内容启发而引出的联想和思考等。我们在阅读同一篇文章后的感想往往也是多方面的,在写作前,我们要尽可能多地拎出从原文中读到的感受,然后加以筛选优化,择定一个作为“感点”。选择“感点”时,要注意紧紧抓住最符合原文的要义的点,情感共鸣感受最深的点,觉得最有话说最能展开延伸的点。只能择取一点,不可贪多求全。
层层递进,走出文本,联系实践,延伸拓展。从分量上讲,这是读后感观后感的主体部分。这里强调的是“关联延伸”的运用。关联与引申,一定紧密借用文本,一定要紧紧扣住感点,一定要紧紧联系自己及生活现实。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论述或抒情,让感悟深刻。
【同龄例文】
挥着翅膀的女孩——观《暖春》有感
作者:鄢岑岑
回忆《暖春》的一幕幕,蓦然回首,才发现小花是那么坚强、善良、可爱,就像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我难以压抑住心中的冲动,多想对小花说一句:小花,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
小花,你婶娘那么对你,曾三番两次的要送你走,幸好你被好心的、你最爱的爷爷给接了回来。回来后,你对你的叔叔婶娘没有丝毫怨恨,而他们对你还是那么冷酷,你对他们依旧是那么的恭敬,不敢有半点怠慢。你所做的一切的一切只渴望他们给你一个肯定的眼神,只有这样,你的付出才有意义。
“风雨来,不避开,谦虚把头低下来,像沙鸥来去天地,只为寻一个奇迹……”或许你真的只是为了让叔叔婶娘爱你、疼你、接受你,你付出了好多好多,你为了叔叔和你讲了一句话高兴得跑到老远的地方去告诉爷爷;你为了婶娘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抓蚱蜢;你为了……终于,以你的真诚感动了你的叔叔婶娘。
“爷爷,爷爷,你不要死啊,小花会乖的,会听婶娘的话的,求你……”片中的小花抱着生病昏迷的爷爷一阵撕心裂肺的叫喊。天哪!小花为了她的爷爷,最爱的爷爷生病昏迷而伤心不已,而我们,常常看老人不顺眼,有的甚至不关心他们,但是小花为之心痛的样子让我感觉她是一个善良且带些伤感的天使。
看看小花,再想我们的现在。
我们这些孩子中,好多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把我们当作“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皇帝、小公主,就如温室里娇嫩的树苗,受不了一丝风吹雨打。爸妈什么都得依着我们,否则,脚一跺,眉一横,怒气冲冲,正如即将爆发的火山,对爸妈更是“恶语相向”……而小花呢?尽管婶娘如此虐待她,她依旧期待有一天婶娘能接纳她,待她如女儿一般。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吧!
“孝”风盛行总是那么的短暂,之后便是无限期的等待。许多子女为了摆脱老人,扔掉这个包袱,对老人的关心是越来越少,代替的是冷漠,不屑一顾。也有一些老人因被儿女遗弃,生活无经济来源而送到了福利院。想想看,他们自己花钱如流水,自己追求时尚,可偏偏就容不下孤零零、没人关心的老父老母!比起片中的小花,他们差了好多好多,小花仅仅是一个七、八岁的山村女娃儿,照理说,我们这里的一切都远远超过当时贫穷落后的山村,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小女孩儿会懂得尊老、爱老,而我们却不能,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
“你曾经对我说,做勇敢的女孩……”看完影片,我发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比不上小花,没有她优秀。她是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有智慧,有文化,心地善良。她在蓝天中飞翔,飞得很高很高。
我也想和小花一样,做一个优秀的女孩,在知识的天空里,越飞越高;在生活的海洋中,越游越远;在人生的道路上,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描绘上耀眼绚丽的色彩。因为,我也要做一个挥着翅膀的女孩。
(本文发表于《新语文活页》,指导教师:黄华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