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老师讲作文61】写出不一样的2020, 抗疫主题该如何“表达”|​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0-07-22

写出不一样的2020,

抗疫主题该如何“表达”

山栀子
时代铿锵向前,岁月波澜起伏。因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疫情,2020,注定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新冠肺炎”“病毒”“抗疫”成为这个时间最鲜明的标识;“逆行人”和“志愿者”也成为这个时间最磅礴的风景;“众志成城”“大爱无疆”“负重前行”的中国精神在这一刻写出了新的时代意义;“中国之治”引发了世界关注和点赞。
每个人的眼里,这都是一个不一样的2020。无疑,这样的重大题材,也会成为2020年中高考和其它考试作文命题的重要题材。

如何写出一个不一样的2020,全民抗疫的主题如何寻求不一样的“表达”。

主题不在选什么,而在提炼
抗疫,如同抗洪、抗震这样的题材一样,重大题材都有非常丰富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值得书写,每一个主题都能打动人心。我们不妨从这次疫情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中提炼出这样一些主题“关键词”。
心怀敬畏。这次疫情的根源仍在于野生动物。疫情,再次向人类发出了警报。生活中存在的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心怀敬畏,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每一个生命都要善待”“有一种心态叫敬畏”。
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人和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守住自己的边界,与动物、自然和其它国家和谐相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面对疫情,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共担风雨,才能共享美好”。
崇尚英雄。疫情报告第一人张继先,往返一线的院士钟南山,与时间赛跑抢人不幸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倒在防控阻隔岗位上的干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闪耀着英雄之光。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致敬英雄”“英雄的城市”“疫情之下,我终于明白英雄的意义”“身边的英雄”“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平凡英雄”。
坚守奉献。这是抗疫中最普遍的精神品质。我们要抓住逆行人、志愿者、基层干部为几类对象来表达,紧扣其担当、奉献、坚守的精神气质来展开。也可以写作自己宅家抗疫的生活。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最美逆行人(志愿者)”“看不见的脸”“背影”“妈妈(爸爸)不回家”“你在哪,你好吗”“难忘的瞬间”。
大爱无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最震撼人心的精神。5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和湖北,集聚全国的力量支持武汉和湖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有在中国,才能看见这样的感人场景。每一个人都在用爱抗疫,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有一种力量叫xx”“最美的陪伴”“爱如潮水”“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爱,比疫情离我们更近”“疫情让我懂得爱”“不能隔离的爱”“爱的非常表达”“爱,从来没有缺席”。
坚定信念。抗疫之中最难得的是信念。信心比黄金都重要。坚信抗疫会胜利,坚信专业力量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信心,才是长效的疫苗”“温暖的话语”“疫情,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不为谣言遮望眼”“唱响信念的歌”。
中国智慧。这场大疫也是大考,考量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领导智慧和治理能力。在这一次疫情防控中,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显示了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联防联控机制的治理智慧,这是中国为世界提供如何防范应对公共卫生重大疫情的“中国方案”。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中国告诉世界”“大疫之中读懂中国”“我为你骄傲,中国”。
涌动的感动和思考。可以说,抗疫战场上的每一天,都有触动人心的温暖或悲苦。一个事件,如牺牲;一个镜头,如奔走;一种姿态,如伫立;一张照片,如泪眼;等等,这些都有值得挖掘和放大的地方,都有引发自己思考的地方。这一主题下,我们可以拟出这样的标题:“疫情带给我的思考”“震撼人心的照片”“一场疫情一堂课”“疫情改变我的生活”。

最是选材费功夫
抗疫主题作文,从来不缺材料。每天的网络、电视、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事件、故事、人物、照片和视频,还有评论。除此之外,还有我们自己的生活。
从体裁上讲,考场作文主要是议论文(议论散文)和记叙文两种。
先说说材料运用中的两种“通病”。
一是照搬材料,显得肤浅。直接将新闻材料照搬到文章中,几乎就是在重述一则新闻或故事。这样写,能比原文更生动吗?
二是堆砌材料,显得臃肿。这种病最为普遍,一篇文章就是围绕某一主题对三五则新闻材料的组合,全然没有自己的东西。这样写,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吗?
这样的文章,给人最大的感觉是“看不见我自己”,因为通篇只有别人的事例,没有自己的生活或思考、情感。
写作议论性文章,选用新闻材料是必须的。但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即使是他人的故事,也能读出自己的情感,还有自己的思想。
学会浓缩。最常见的浓缩,是将一个事例用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表达出来。这就是压缩材料,概括叙事。示例:
2003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在非典疫情中以血肉之躯撑起一道生命屏障!17年后的今天,84岁高龄的他再次奔赴新冠疫情一线,给人信心。我们深知,钟南山“双眉深锁为谁忧,鬓角银丝为谁愁。”
钟南山的事迹,用一段话进行了概括。
学会提取。最好的提取,是抓住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中最具表现了的一句话,一个镜头,一个细节来叙述。比如,我们可以只写钟南山的双眉深锁的表情,就有足够的表现力。又如,我们写逆行者的精神: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武汉同济医院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医生的请战书,瞬间变成了全国各地各医院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共同誓言!这就是党员的力量,旗帜的效应。
这就是抓住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誓词,来表现逆行者的精神。
学会精选。抗疫中的故事很多,但是,典型才有表现力。如表现“坚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疫情检查点的8名民警和辅警在海拔3150米的山峰垭口、天天都有风雪的环境下坚守了20多天,每天24小时轮班值守。”这个例子就比其它的坚守更难得。又如表现“逆行”,“湖北公安县90后女护士甘如意骑自行车赴武汉一线”这个事例就尤为典型。
学会整合。最好的整合,是将同一主题下不同角度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写作“坚守”,既有老院士钟南山的坚守,也有院长张定宇的坚守,还可以有普通民警的坚守和普通群众的宅家的坚守。这些事例从不同角度突出了共同的主题。而且,同一个主题,我们如果选了钟南山的例子,就不要同时选择院士李兰娟的例子。

而写作叙事类文章,选材则更倾向于眼睛向下,聚焦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发现身边的感动和美好。值守、劝返、配送、护卫、应急、代购等,从基层干部到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普通群众,有很多鲜活又生动的素材。

注重亮点的打磨
抗疫主题的表达,有没有新意和深意,关键在几个“点”要着力打磨好。
以语言造势。没有自己的故事,就要在语言上下功夫。用极其精练的语言叙述他人的故事,用非常动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对举、排比的句式形成语言的气场。示例:
有的人,留守在封闭的城市里,守护一座城;有的人,告别妻儿,匆匆奔赴一线,背影坚定;有的人,奔走于异国他乡,争分夺秒地筹集物资,倾力相助;有的人,收入微薄,辛勤劳作,却仍要力所能及;有的人,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再也没有起来。
再如一位作者在通过视频听说母亲在医院抗疫战场的故事后,这样表达内心涌动的感受:
我怕我再多说一个字,泪水便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怕我再多说一个字,声音便会哽咽说不出话来;我怕我再多说一个字,母亲便不能安心地投入工作……
以事例感人。富有生活气息的事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文中有我,我在现场”的道理。示例:
昨天和母亲视频时,她告诉我一件事。前天晚上她们在门诊值班,一群疑似患者因为没有安排床位而在医院里闹,母亲说现在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床位,让他们不要慌。然后那些人便对视了一下,一起摘下口罩,故意对着我母亲和其他医护人员咳嗽起来。在走之前,还对我母亲她们说:“那可以啊!没有床位,那我活不了,你们也陪我一起!”我当时听完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下来,砸在屏幕上,喉咙一阵发紧。我趁母亲不注意时赶紧擦掉,用稍稍带着哭腔的声音对她说:“哦!那你注意防护,身体要紧,我还要学习,先挂了!”
这个事例很有现场感,也很有冲击力。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冲突中,在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再现了母亲的伟大。
以细节传情。最是细节动人心。传神的细节必然传情。钟南山的双眉和泪眼,护士的光头和短发,医生摘下口罩后的印痕,快递小哥的背影,社区网格员嘶哑的声音,等等,都需要用细节特写的方式来表现,这样才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示例:
但是从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母亲的变化:曾经明亮的一双大眼睛已被疲劳染上了根根血丝;曾经高挺的鼻梁已被护目镜压出了道道痕迹;曾经光滑的脸庞已被口罩印出了块块凹陷……
以观点制胜。观点是思考和思想的产物。说理由观点而立。即使是叙事类文章,也有画龙点睛之笔。不人云亦云,不含糊不清,不消极错误,这是对观点的基本要求。如果自己不能生产观点,也不妨在平时多积累有关疫情的一些经典语言,借用化用。示例:
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多让人热泪盈眶。纵然千钧压顶,请依然保持信心,信心就是消毒水,信心就是免疫力。
这个不一样的2020,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作为一名中学生,不妨写好这样两个文题,将这场疫情化作有情感,有思想的文字,我们也会成长。
疫情之下,……
疫情过后,……

(本文中的引例,均出自湖北省松滋一中学生张祯祉和佘笑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