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整治网络环境,长治方能久安|彭倩倩

 乐乡树人 2020-07-22

荆江评论

整治网络环境,长治方能久安


荆州新闻网(评论员 彭倩倩)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通知,决定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此次专项活动主要清理整治七方面突出问题。这次专项整治让无力管束孩子网络行为的家长们松了一口气,也将还给未成年人健康干净的网络环境。(澎湃网714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未成年人在网络潮流中也自然受益,上网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上网查阅资料,帮助学习。然而,原本应该美好的网络环境却因一些原因变成了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恶劣环境,甚至出现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的现象。整治网络环境,刻不容缓,而仅仅开展2个月的整治估计也无法彻底根治网络中的不正之风,“清朗”网络环境还需从长计议。
网络环境整治断不可有“漏网之鱼”。网络不同于现实,虚拟世界更为复杂,更难以把握。网络环境恶化的根源还在于人。有些不良商家利用网络之便赚取利益,有些心术不正之人利用网络诱导他人犯罪,甚至有些不良的媒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网络炒作甚至攻击他人。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成为他们的利用对象,近几年也总是出现未成年人网络购物被骗、网络攻击他人的案例。网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应该有相应的治理措施,切不可“治标不治本”。要切断源头,找准“幕后黑手”,才能举一反三整治全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一种问题一种整治措施,找准整治方向,才能重树网络正气,也才能保护好未成年网民。
网络环境整治应该面向全体网民。网络受害者中,不单单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只有从全体网民的利益出发,守护好网络环境的“清朗”,才能让网民有切实的安全感。网络环境的恶化导致少数人对网络有了反感情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些网民甚至因为曾经的经历谈网色变,产生畏网情绪。上网信息被泄露、查资料总是有恶意弹窗出现等情况实在太影响人们上网的心情。要让人们对网络重拾信任和信心,维护网民利益首当其冲。甚至可以针对网络环境整治形成专门的法律条文,并且列出实施细则,切实做好网络环境的清理及管控。
网络环境整治必须常态化。网络环境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整治,一时的整治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安宁,要想真正“清朗”网络环境,必须常态长抓,持之以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