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爱敏 || 葬礼上的哀思

 艺笋 2020-07-22

葬礼上的哀思 

· 任爱敏

2019年6月30号下午3点50分 ,风翼山下,一个独家小院,三间低矮的平房内,传来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的哭声,惊动了上下左右的街坊邻居。整个胡同的人们闻讯后三五成群结伴而来询问探望。

刘兴老人生前照

今天,刘兴老先生,因半年来身患多种疾病,经多家医院精心治疗,效果欠佳,近来病情逐渐恶化,经抢救无效,不幸病逝,享年85岁。刘兴老先生生前任洛宁县城建局党委书记、常务副局长,1996年光荣退休,享受正科级待遇。我和他女儿是多年来 最最知己的好朋友,自然而然我一直称他刘叔。

7月1号,我和老公前去吊唁。彩色的塑料棚,笼罩着整个小院。灵棚设在大门外,黑底白字的挽幛摆满了两侧的墙壁,白色的花圈醒目耀眼:有伞状的、有圆盘形的。有的折叠着倚靠在挽幛的下方,还有的已撑开 ,由三条腿支撑着,庄严肃穆。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各行其孝道。前来帮忙做饭、料理丧事的人们,尽管他们大汗淋漓,汗珠子顺着脸颊一个劲的往下流,但他们顾不上擦一把汗,马不停蹄,跑前跑后,默默无闻地忙活着。 

几天来,惊闻刘叔去世的噩耗,风翼山低垂含泪 ,云罩空月,月残光暗,夜鹰盘旋,长风当哭,大雁悲鸣……刘叔驾鹤西去,一闭眼两重天,天上人间,阴阳两隔……再也没有了老父亲的消息,儿女们趴在老父亲的遗像前,守灵坐草,长跪不起。老父亲的突然离去,儿女们怎能经得起这生离死别的打击?一个个直哭得声音嘶哑,两眼红肿。刘叔啊!儿女们的哭声好凄惨,您听不见,为什么再也不能看他们一眼……呜呼哀哉!

7月3号11点30 分,有洛宁县城建局领导主持召开追悼会。在低沉、庄重、悲哀的音乐声中,灵柩由8人从小院缓缓抬出来,停放在灵棚内早已准备好的两条板凳上。漆明发亮的棺材,被金光闪闪的金丝绒材罩子遮得严严实实。刘叔的遗像摆放在灵柩前方的桌子上。后面跟随着百十号孝子,披麻带孝,端盆铙幡,磕头跪膝……向参加追悼会的每一位来宾,作揖叩拜。参加追悼会的有刘兴同志生前工作过的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生前的老朋友代表、曾担任洛宁县法院院长的李向群同志,刘氏家族的每一位亲人,还有前来送行的三亲六故、远远近近的亲戚朋友,老家方圆几十里的村干部和乡亲乡邻,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各个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人员众多,声势浩大,整个胡同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

追悼会按程序依次进行。

刘兴老与老伴、儿子在一起

首先是城建局局长,用低沉的声调,沉痛宣读刘兴同志的生平简介:刘兴同志,中共党员,家住洛宁县马店乡羊宝河村。生于1936年农历七月初二,卒于2019年6月30号下午3点50分,享年85岁。一生养育三儿三女,儿女们已成家立业,分别在洛宁县卫生、公安、政府、城建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刘兴同志幼年丧父 ,曾在马店完小、长水三中就读,因家庭困难辍学。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岁任吕村中心乡副乡长。后相继担任长水公社党委秘书、县委办公室干事、县林业局局长、河南省洛宁县地方病院院长、县医院院长、赵村公社党委书记、县卫生局局长、县扶贫办副主任、守钢洛宁肉联厂厂长、洛宁县城建局常务副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1996年光荣退休。

生前好友代表李向群同志 ,掩面哭泣 ,满脸泪痕。他们是几十年风风雨雨 、相依相伴的老知己。他哭诉着、哽咽着、抽泣着、埋怨着,没有见上老友最后一面。他捶胸顿足,伤心不已……他对刘兴同志做了简单的总结:刘兴同志的一生,始终和党保持一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心系百姓、不忘初心。一辈子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善事。我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今天,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我们的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刘兴同志一路走好!

刘兴同志的儿子回忆父亲临终前用他那少气无力的语言,再三叮嘱孩子们:"丧事从简,不要铺张浪费。回老家后,把棺材停放在自家门口一个小时 ,让鼓乐尽情的吹。千万不能收乡亲们的礼钱,有他们忙前忙后的帮忙就知足了……” 刘叔啊!都到啥时候了,还在替别人着想……听着他儿子如泣如诉的诉说,追悼会的现场一片抽泣、一片惋惜、一片伤痛、一片悲哀…… 

刘叔家住洛宁县马店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幼年丧父,一位伟大的母亲 ,一个可怜的小脚女人,受尽了千辛万苦,抚养儿子长大成人。他从小刻苦学习 ,超人的聪明,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完小、中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带着母亲的期盼,怀揣着事业有成、业有所创、心有所属、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一个放牛娃,从那散发着泥土芳香的田间地头,走出了大山  ,开启了他辉煌的人生历程。刘叔在洛宁县地方病院 任院长期间,有一次长水乡西寨村村民张兴治,食物中毒 ,独自一人来医院就诊。恰好赶上医院下班时间,他特别难受, 吐的满身满地,躺在医院的走廊里。这时刘院长从县城开会回来,见此情景,急忙喊来医生护士,把病人抬到病房 马上抢救:打针、输液,喂药、喂水......病人转危为安后,要求回家歇歇就好了。刘院长问清原因,得知病人手里没钱看病,马上签字,随后从自己工资里扣除全部费用。这件事在我们村成了新闻,一直流传了多少年。 

前几天,在刘叔的葬礼上,从他们村群众口中得知:70年代化肥短缺,掏高价钱也买不到。刘叔托熟人走后门自掏腰包,把肥料买回去,挨家挨户分给乡亲们。并告诉大家:安心生产,好好种地。有需要帮忙的尽管说。乡亲们高兴的合不拢嘴。 

那年,刘叔在县卫生局任局长时,有一次去上戈下乡回来,路过罗岭一带,看到前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挑着一担笋叶 ,拄着拐杖 ,一步一晃的在前面艰难的行走着。他急忙喊司机停车。下车询问老人要去哪里?老人回答:去长水卖笋叶。刘叔把老人搀扶上车,一直送到长水街。老人问:你是谁?让我坐你的车,认识我吗?刘叔笑着说:“我看您这么大年纪行走不便,捎你一程应该的。"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竖起大拇指:"好人啊!我今天遇上好人了!" 刘叔为可怜人买饭、送路费、掏钱的事经常发生。自己每月几十元工资,看到别人有困难,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部掏出来,去资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从几位素不相识的人口中得知的。我无意之间听到的。刘叔,您真好!刘叔在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曾任多年院长、局长、党委书记等身兼多职,心系百姓,低调做人,堂堂正正,两袖清风。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为百姓办事奋不顾身,甘愿做人民的老黄牛无怨无悔…… 

刘叔啊!今天上百名孝子,数百名亲戚朋友、乡亲乡邻,几十辆大车小车,前来为您送行。您不孤单!又回到了您最最熟悉的地方——生您养您的家乡。但愿您晨听百鸟啁啾,晚看彩霞满天。陪着繁星闪烁的夜空,看花开花落,月圆月缺。守着涓涓长流的小溪----水的灵秀、地的纯厚、林的葱笼,永远长眠!刘叔啊!安息吧!再次祝您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任爱敏,网名梦伴人生,洛宁县地方病院退休职工。从事医疗事业一生,喜欢写写文字、唱唱戏曲,平平淡淡夕阳红。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