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家给孩子做传统文学启蒙,我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昵称32901809 2020-07-22

我对孩子的文史教育一直不够上心。不过,伴随孩子即将进入三年级,随手翻看新的语文书,意外地发现书本中出现了文言文!我们那会可是初一才学文言文。

仔细一查,心中更惊。

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其中古诗词113篇、小古文16篇),占所有选篇的3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共有132篇,占所有选篇的52%,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高中的古诗文占比仍然达到49.3%,要求背诵超过70篇古文。

数量多,体裁更多。从《诗经》到清诗,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等,全面覆盖。

暴击还在继续,再翻看全国I卷的作文题:关于就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物写一篇发言稿,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文言文没学好,感觉高考作文题目也看不懂。

在家给孩子做传统文学启蒙,我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发现问题,就得着手解决,那么传统古诗词和文言文,家庭都该怎么引导孩子学好?

我做了功课,发现基本上都是两个方向:第一,多读、多记、多背。第二,通过背景、典故,加强理解性学习。

记性好是低龄孩子的学习红利,但孩子大了,认知能力强了,终究要回到可理解、可参透、可内化的正路上来。那么如何更好的去理解一首古代诗歌、一篇古代散文、一个典故甚至是一个古代笑话呢?

中国的传统文学是非常典型的文史不分家。比如《史记》,贡献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精彩故事:鸿门宴、完璧归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纸上谈兵等等,多次上榜语文课本,可读性、文学性非常高。可它本质上是一部历史书,是中国史学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作者司马迁既是史学家,又是文学家。

比如《诗经》,语文课本、诗词大会的上榜常客,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文学著作,它大部分的诗篇都反映了西周、春秋时期的历史、文化、社会状况。以致后来的史书《春秋》都深受其影响,被看成《诗经》的续作,被称为反映周代社会的“诗史”。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语文体系里,如果孩子对历史一片空白,那就得发挥超强的背功;但如果拥有良好的历史沉淀,那么学好语文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在家给孩子做传统文学启蒙,我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可惜的是,现在的小学阶段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想走理解性学习的路,就得自行补历史课。

学之前,我建议先注意这三大纪律

第一,重视历史整体框架的建立,树立历史时间轴的概念。

既然是要系统的、长期的进行一个学科的学习,那么就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建立历史全局观最主要的一条线,就是时间轴,让它把5000年历史紧密的串在一起,而不是让各个知识点散乱无章。某些培训机构的大语文课,一上来就猛灌各种文学史,我都觉得很纳闷,孩子连中国有哪些朝代、每个朝代的顺序都没有搞清楚,就先学文学史,难道不是一种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思维吗?

“欲学文,先通史”,家里不妨先备一套适合孩子看的中国通史类书籍,先把历史的时间线埋好,再通过各朝各代的知识点,大量生动有趣的细节来丰富历史的面,这样才是一条长期学习的正经路。

第二,注意启蒙的顺序,先世界再中国,先古代再现代。

我们初中才开设的历史课,内容是这样设置的:七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八年级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上册学世界古代史、下册学各国近、现代史。

我个人希望在孩子的整体认识中,是先有世界再有中国的,在优秀世界文明历史中,中国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其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历史也是在不断演变的,过去的辉煌并不代表你能一直站在高处,看看过去,观察当下,展望未来,体会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家长也别认为世界古代史距离很遥远,在很多阅读开展得早的家庭,孩子们通过英文绘本、中文故事,已经接触到了很多关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内容(比如古埃及人、金字塔、希腊神话、中世纪圆桌骑士、北欧海盗等等),我们只需要通过世界古代史的主线把零散的知识给串联起来,孩子脑中就会形成初步的整体历史观。

第三,注重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强抠学科知识点。

无论是哪一个学科,家庭启蒙和学校教育的风格和思路都不应该是一样的。除非家长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不然的话,我们都是应该要借助家庭宽松有趣的氛围,来引导孩子的兴趣,从而培养一些学科的能力基础。

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要孩子正襟危坐的背诵大量年代、人名等呆板的知识点,而不是通过有趣的历史细节来吸引、打动他们,那这种启蒙只会招致孩子的厌恶。

在家给孩子做传统文学启蒙,我总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因此,我还总结了八大注意

第一,善用历史朝代表。

去挑一张清晰、美观的中国通史朝代表,张贴在墙上,让孩子随时能找到、能看见,当他在书中、电视中、谈话中对某个朝代、某个事件感兴趣时,就能像个指挥官一样在图上指点一番。次数多了,中国的历史线便会一步步铭刻在脑海里。

第二,让历史融入家庭阅读。

在孩子的阅读书单里,按年纪、按识字水平、按题材的穿插历史书籍。现在历史读物也有很多精品,绘本、漫画、文创、历史地图、章节书,通史、专题史、国别史,应有尽有,只要家长事前做好选书功课,孩子们大量阅读并不难。

第三,积累成语先从历史典故入手。

小学生学语文,老师都会让做四字词语、好词好句的积累,家长不如顺水推舟,先从有典故的成语入手,让有趣的历史故事帮助孩子积累词汇,让记住的成语帮助孩子深化历史记忆,两者相互推动,相互转化。

第四,多听听历史故事。

不愿让孩子接触太多电子屏幕的家长,通常会让他们多听音频。而历史故事类的音频,现在可选择范围很多,通史、史学名著、名家配音、精彩评书,品质都很高,不妨把它们添加到孩子听力故事清单里。

第五,多看历史记录片。

家长可以提前做好历史内容的选片工作,内容精良的记录片真是知识的宝藏啊。

比如《国家宝藏》,拥有综艺的外壳,内里却是严肃认真的历史文化;另外,讲述秦汉兴衰的《复活的军团》、《帝国的兴衰》等;BBC的《失落的古代城市》、《古希腊的瑰宝》、《古罗马:一个帝国的兴起与衰亡》也非常精彩。

第六,多去历史博物馆。

假期外出旅游,多穿插一些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的行程吧,让那些只过书中、电视中见过的老物件,真实的呈现在孩子眼前,让孩子得到无比鲜活的直观感受。

第七,让戏剧来丰富孩子的历史认知。

去剧院,除了听精彩的音乐会,看有趣的儿童剧,还可以把高品质的历史戏剧也安排进去,让孩子充分感受活起来的历史,高度仿真的布景、讲究细节的服饰、富有性格的历史人物,相信都会让孩子产生深刻印象。

第八,多展开历史讨论。

如果孩子向我们提出一个历史疑惑,我们要善于抓住这类机会,趁机和孩子展开积极的讨论。

要知道,学习历史不光要记住知识,最重要的是有思辨的意识。立场不同,时代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就会不同。我们要引导孩子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理解问题,鼓励孩子进行思辨。

结语

历史,绝对是最能锻炼孩子批判性思维的一门学科。做好历史启蒙,有助于孩子理解古诗词,有助于孩子背诵古诗词,有助于孩子在将来的语文考试中拿高分,但也绝不是仅仅就止步于此。

给他一份高远的眼光,运用古人的智慧,在广袤的世界里,去解决今时的疑惑。

作者简介

B计划老妈,来自大湾区的小角落,全职主妇,育有男宝一枚,爱阅读,爱鸡娃,爱交流育儿心得。

如果你喜欢本文,或许你还喜欢

  • 教龄10年+的语文老师,手把手教你怎么陪孩子背古诗

  • 语文学习学什么,从三道中学考题说起

  • 双语幼儿园毕业后就读公办小学,我这样制定英语学习加餐计划


和胖宝妈一起升级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宝

自鸡与鸡娃,一直都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