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全国Ⅰ卷作文题分析及作文范例

 老刘tdrhg 2020-07-22

高分标题
从三个角度拟题,稍微扩展就是立意

鲍叔的角度
鲍叔之风,山高水长
甘居人下,襟怀其上
渡人渡己
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无我的大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慧眼识才,智者也
鲍叔:低姿态的高贵
公其心,万善出
为公者,无私心
做水一样的人
鲍叔:水利万物而不争
心底无私天地宽
历史的“隐形人”
澄澈的眼光,博大的胸怀
鲍叔的“不为之为”
鲍叔:可敬的“摆渡人”
鲍叔的自知与知人
鲍叔的大局观
鲍叔不求名,自有万世名
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以国为重,不存私利
避让贤路,为国荐材
鲍叔之“大德”
 
 
管仲的角度
贤臣的楷模
为人臣,当如是——我读管仲
当仁不让,做担当者
挺直担当有为的脊梁
管仲:拳拳赤子心
得其所,尽其才
心怀天下,舍我其谁
管仲:审时度势,鞠躬尽瘁
管仲:苟利国家生死以
国士择良主而栖
管仲:千古一国士
管仲:忠于使命,人臣之至
管仲:忠于人主,更忠于社稷
交一挚友,侍一明君,成一贤臣
素材
从齐桓公谈人生的情怀与格局
东方人文历史长河,有数不尽的人物故事与积淀,璀璨而耀眼,形成了东方人文脉络的连续性、继承性与智慧性,绵延古今,继往开来,宏博浩瀚,纵横交织,在这里聊一下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人生点滴,情怀格局。
孔子说过,“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但管仲在辅佐桓公之前,曾经以箭射之,桓公则选择了冰释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齐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面对生活的纷纷扰扰,别在格局上缺乏了海拔高度。
生活在于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需要沟通,需要不断的调整,需要付出一种原谅、容忍和谅解。生活里不是很多问题化解不了,而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一些暂时不如意的事情,能够包容和善待,去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更多认同的机缘与合作的转换。
生活是什么,是历境练心,升华自我,化解纷扰,成就智慧的生命历练。世间的事,大小是什么,你认为它大它就大了,你认为它小它就小了,它在于和你内心格局的对比,能够包容的包容,能够承载的承载,做一个能够坦然谅解的人。
做什么样的人,做一种内心格局开阔的人,做一个包容大度、做一个凛凛风骨、做一个慷慨善意、做一个大开大合的人。拥有一个更客观理性的思维,更豁达、旷达的生命情怀,大度包容的生命胸襟,提得起,放得下。
做什么样的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你发愿,你的愿景是什么?愿景是一个胸怀旷达、分享合作、面向未来,愿意为生活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愿意为生活付出自己的情怀和友善,选择一种担当和信任、包容和原谅。
怎么样才能拿捏自如,怎么样才能收放自如,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这个度?一个人内在的情怀怎么样,它表现在自己对生活的方式方法上,过去的恩怨是不是能够破局,往事是不是能够放下,对人是不是能够宽恕?它考验着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抉择、做人的一种智慧策略与担当。
对接生活百态,不要输在海拔高度上,收获在哪里,收获就是自己对于生活的把握、诚恳、柔软和善待,具体表现在就是有态度,有格局,有力量。不是面对生活的诸多纷扰无法化解,而是自己的情怀高度受了海拔限制,需要自我激励,自我升华,自我净化,自我重塑的一种海拔高度。
眼光长远,处世稳当,心胸宽广,它是适应生活、创造更多美好的能力。心宽几分,是给自己留了一个方便;心暖几分,是给自己留了一份生机;心谅几分,是给未来留了一份余地。所有的容忍是一种链接,所有的成全是一种持久的作用力,心量放大,多多接纳,欢喜包容,应对变化,把握好自己良好的心态,那么未来也就跟着在改变。

以下三篇作文
分别选取鲍叔、齐桓公管仲
从不同角度写作发言稿

关键词:胸襟,气度,心怀天下,知贤、荐贤、让贤。

鲍叔牙:君子之风

陈梅

大家好!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觉得,一个流亡的公子,最终登上了权力的巅峰,春秋最抢眼的霸主,非齐桓公莫属;

我知道,可能有人会认为,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君王有作为——管仲实力诠释了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他是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底气;

不过我想说,我最叹服的,是隐身在这两位身后的鲍叔牙。

没有他,历史上不会有公子小白逆袭的神话,不会有管仲青史留名的佳话——可能管仲会为自己先前的选择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没了管仲,无人筑基,公子小白恐怕也成不了齐桓公,更别奢望在春秋称霸。

我们似乎会有个错觉,误以为鲍叔牙只是一枚小小的棋子,偶然之间盘活了一个棋局,棋子本身并不值一提。果真如此么?恐怕不尽然。

你看,管仲虽有天纵之才,但他毕竟是戴罪之身,被擒获后保命都成了一种奢望,此时鲍叔牙卖他一个好,让他得以活命,做自己的门客,似乎也未尝不可——这似乎对他更有利。

然而,鲍叔牙没有那样做,他选择将管仲推到了历史舞台前——他深知,龙困浅滩,很难施展身手——坦荡的胸襟,让他在历史的节点上为管仲搭建了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你看,公子小白在流亡之时,虽有坚韧不拔之志,也有随机应变的急智,但他毕竟是人不是神,面对差一点结果了自己性命的仇家,刚渡过生死劫的他,恨不能手刃管仲,生啖其肉。是鲍叔牙的一番话让他冷静了下来:先前,管仲在敌方阵营,臣子各为其主;当下,局面掌控在自己手中——那么放下自己不能控制的,控制自己所能控制的,这是一个有胆识的君主该做的抉择。

然而,倘若鲍叔牙不曾洞察公子小白志在天下,他凭什么说服他?倘若鲍叔牙不曾了解公子小白是一个懂得取舍的人,他又如何敢去游说他?是鲍叔牙洞明的眼光,让他能戳中公子小白的心坎,最终让未来的齐桓公与一代贤相管仲碰撞出了历史的火花。

毋庸置疑,鲍叔牙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个知己知彼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战局中,百战不殆,不单成就他人,也最终成就了自己——独木难成林,渴望一匡天下的公子小白,自然不会只依仗他一人,便是没有管仲,日后也会有他人会取代了自己的位置,他早早认清了这一点,甘居管仲之下,看似退让,实则彰显出气度来,于是“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历史是无法假设的,这个我们都知道,不过,索伦·祁克果也说过:“想理解人生只能追溯过去,但要度过人生则应向前展望。”对最终站了人生C位的齐桓公和管仲,我们可能会赞叹其机遇与才华,但成全了齐桓公,成全了管仲,成全了齐国的百姓,最终,也成就了自己的鲍叔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不能做时代的掌舵人,那么不要吝于给掌舵人助力,让他带领一船人驶向成功的彼岸!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关键词:气量,气度,包容,求贤若渴,知人善任。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冯思诺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在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读史书的感悟。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当我提起这句话时,想必大家都已想起了那春秋乱世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春秋时期,乱世争雄,齐国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钩,装死方才得以逃脱。但其即位后,面对当初让自己险些丧命的管仲,却尽弃前嫌,委以重用。这便是齐桓公作为一代君王的气量,亦是其求贤若渴之心的昭彰。

林则徐曾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回溯历史长河,多少如齐桓公一般的君王以气度和胸襟赢得了贤士之心!忆往昔,曹操赤足以赢谋士许攸相助,方赢得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辉煌;刘备三顾茅庐以请诸葛亮出山,才有火烧赤壁鼎足而立的局面;唐太宗重用曾为李建成部下的魏征,终助其成就繁荣鼎盛的贞观之治。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贤君大概如此,广纳贤才,兼怀大度。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古语言,“君心当怀天下。”如何治国平天下?明君无不知人善任,做事果敢,以一颗宽仁之心抚慰天下黎民;而昏君则无不独断专行,忠奸不分,弃百姓于不顾,置贤才于水火。还记得齐桓公在齐国宫廷内外燃起的层层火炬,他以庭燎之礼日夜接待各国人才,正是如此谦逊包容之心,才得以赢得管仲相国,成就春秋霸业。

反观气量小者,不懂得“以恕己之心恕人”,亦不懂得“以责人之心责己”。正如庞涓之辈,为人险恶,只因孙膑才能胜过自己,便不顾昔日兄弟之情设计谋害。这使孙膑转投齐国,魏国痛失一贤士,庞涓也终自食恶果。可见气量,于个人、于国家,都十分重要。就像明君与贤士,不仅能赢得千古美名,更是时代的巨人。

治世如此,为人处世亦当如此。“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贤主如齐桓公等人,眼光长远,胸襟宽广。同样而言,我们待人接物也保持一颗大度之心。徐志摩曾言:“做度一点好,有气度才有风度。”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是高是低,事业是大是小,身份是显是微,待人豁达大度,对事胸怀宽广,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唯有海纳百川之胸襟,方得以成君子,平天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关键词:忠心,忠于内心,人生价值。

留取忠心照汗青

卢凌峰  戎金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留取忠心照汗青”。

何为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于易水慷慨悲歌,他对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都了若指掌。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将一切赌在了那把刀上,然而失败了,只能自杀。这,是忠。

百年以前,一位名叫管仲的商贾于市中被提举,他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地位,可是那一支决定王权归属胜负的箭并未杀死齐桓公。可是当公子纠身亡鲁国,鲍叔设计将他接回国内后,他却摇身成了小白的宰相。这,是忠吗?

子贡对此感到很疑惑:“管仲非仁者与,恒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恒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未仁乎?”孔子回答道:“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观众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世界上本就极少有极端而纯粹之事,管仲到底是不是忠?我认为,他当然是忠。

忠如同仁一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忠于国家,忠于某人,忠于自己等等,而管仲的这种忠,恰恰就是忠于自己的内心。管仲对于自己的定位和职责,有着及其清晰的认知,无论自己是成为阶下囚,或是雄霸一方。

管仲并不像那些为了生存而蝇营狗苟,转身抛弃自己的主子的人。他明白,凭借自己的才能有能力辅佐齐桓公将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正如孔子所说:以齐国之令,让诸侯国可以和平会盟,不就是他的仁吗?

同样地,在辅佐齐桓公时全力以赴,难道不更能体现出他的忠吗?“忠”烙印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忠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也正因此,他一眼就识破了竖刁的小把戏,一个连自己的器官都不珍惜的人,会去珍惜国君吗?一个自己都不忠诚的人,会对他人忠诚吗?

千年过去,那些为了国君为了国家自杀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印记,我们仍然敬仰那些忠贞不屈在监狱中挥笔写下《正气歌》和《囚歌》的英雄们,也依然尊重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而现在,“忠”要以另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管夷吾那样,忠于自己的内心。离开“辅佐君王”这个载体,但以更符合实际的形式情况表现出来。

管夷吾曰:“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於天下也”。他在被鲁国囚禁后并不惊慌失措四处打点以求免死,而是清晰地预见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明白自己的人生价值绝不止于此,明白挚交鲍叔与自己的心有灵犀,也明白国事当头力挽狂澜的重责。同学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吧,它会成为云彩上剪下的帆,指引你不断向前的航向。


下水作文
有容,方能俯仰天下
作者:湛江市第十中学 张筱杏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在这里首先和你们分享一个历史故事,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这个故事不陌生。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那就是齐桓公放下管仲的一箭之仇,成就了自己的天下霸业。在中华民族重新进入辉煌腾飞的今天,再来解读这个故事,再来品读这位历史上的五霸之首,我们又读出了什么呢?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从齐桓公身上我读到了熠熠生辉的一个“容”字。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有容,方能俯仰天下》。
我想,拥有海纳百川之容,方能俯仰天下。桓公不计前嫌,纳鲍叔之言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亦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孔子的评价可谓字字皆精髓。品读这个故事,让我感受颇深,我想起了林则徐说过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信大家对这句话也非常熟悉。是的,大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浩瀚,高山不拒碎石,故能成其巍峨;一代霸主齐桓公能够“爱人多容”,故能俯仰天下,成就千秋霸业。如果齐桓公为一箭之仇睚眦必报,如果他非要置管仲于死地,那么,他同样会让自己陷入困窘之地,让自己的国家大业走向穷途末路。所以,正因为他拥有容人之量,才能让自己立于天地之间,俯仰天下,成就千秋流传的大写“人”字。
我想,着一“容”字,让齐桓公成为人生最大赢家,成为历史长河里的一段传奇。那么,是什么让他选择放下这一箭之恨放下这一段耻辱?是什么让他选择相信重用这位曾欲置他于死地的仇敌?是什么让他拥有如此胆识和睿智成就一代霸业?我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容”。容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是豁达忍耐的胸襟,是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主的大德。《尚书》有云:“有容,德乃大”,有大德,齐桓公方能为天下开盛世,立下千秋万世之业,完美逆袭,书写历史的奇迹,书写自我的神话,我觉得这是对齐桓公人生大业的最好诠释。
我想,着一“容”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实现入世与济世的最高追求这种情怀,是我们历代中国人追求的使命。时至今日,这种情怀和使命依然是我们大写的人生坐标,是我们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生生不息的精髓。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拥有容人之气度,拥有容人之大德,这才是塑个人品格,铸大国形象的标杆,惟德动天,惟宽容众。太宗有容,纳谏于魏征才有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张英有容,才留下了6尺巷的美谈。时至今日的中国,更是将这个“容”字做了新的演绎,从创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思,到构建超越地域种族、历史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我们都以包容之心对待他国,虚怀若谷,见贤思齐,一直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梦想的路上行走,我们用最好的行动见证了“容”之大。我想,以“容”之大,才能立足天下,俯仰天下,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梦想。
我想,作为青年学子的我们,更应该从齐桓公身上品读和践行这个大写的“容”字。我们有容人之度,接纳他人的缺点和不完美,接纳他人对自己的不理解甚至冒犯;我们有容人之量,学会放下个人之间的恩怨,宽恕他人;我们学会美人之美,欣赏他人,成就自我。同学们,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践行海纳百川之的“容”之道,你会想到哪个字?也许,你们还记得子贡和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当时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是“其恕乎!我想,孔子回答的这个“恕”字就是对践行“容”之道的最好解释。
同学们,齐桓公有“容”,赢得一代功名一代霸业,那么,今天的我们呢?我们有“容”,又可以赢得什么呢?我想,一个国家有“容”,方能矗立世界之巅;一个人有“容”,方能胸怀天下,俯仰天下,那么,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生有“容”,有气度有格局,让我们以“容”笑看天下,傲立沧海之上,高山之峰。
这,就是我读齐桓公感触最深的一点感悟和思考,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品德的力量
同学们:
今天班级举行读书会,纵论春秋风云人物。老师的意图很明显,举办这个读书会,就是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不忘历史,走好前行的路。
三个人物,各有千秋,为此,孔子和司马迁都对他们做出了评判。我赞成司马迁的意见,为鲍叔点赞。
我点赞鲍叔的知人善任。在那旌旗猎猎、猛将如云的年代,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战不旋踵。鲍叔没有管仲那样扬旗斩将的勇猛,在运筹帷幄上,他也略逊一筹,但他知人善任,果断建议齐桓公重用管仲。
我点赞鲍叔的甘居人后。本来他与管仲是棋逢对手,各事其主,但为了国家的崛起,他把管仲推到了自己的前头。私欲不可以胜公议,为了公,必然要忘私,他在公与私的天平上,掂出了孰轻孰重,因此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鲍叔的这种选择,凝聚成一种优良的品德。这使我想起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古代仁人志士共同的道德观。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鲍叔的政治品德在当时是非常过硬的,他以忠于岗位、忠于职责、忠于使命,赢得了史家青睐。千年的历史也作了充分的证明:唯有品德,可以开成功之门,收成功之果。反之,品德衰亡,一个国家亡国灭种也就不远了。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鲍叔能有如此的选择?
除了他胸怀大局,有振兴齐国的雄心壮志,以及他的绝对忠诚外,还有他有朴素的辩证思维。他相信,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齐国也不例外,只要重视人才,励精图治,齐国的崛起梦完全可能实现。他善于从不确定性中看到确定性。狼烟四起,刀光剑影,这是不确定性,但人自身的素质和主观能动作用就是确定性。一个人、一个国家,只有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才能愈挫愈勇,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崛起,因此不确定的是非常之事,确定的是非常之举。他把管仲推到了复兴霸业的聚光灯下,就是彪炳史册的非常之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使我相信品德的力量。我前一向正好读了毛泽东主席的《纪念白求恩》,被文中“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打动。我想,共产党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应该比古代的士大夫要先进和高尚。由鲍叔的境界,我也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咏梅》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同学们,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回望历史,不只是采摘耀眼的花朵,更是去获取前行的力量。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传统文化是历朝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文明演进的产物,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烙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我们面临新的历史任务: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民族复兴迈步。我们一定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将文化传承束之高阁。开卷有益,我们要多从历史典籍中吸取智慧,这是我参加今天读书会要大声强调的。今天这样的品评历史人物的班会很好,希望语文老师经常组织我们开,大家各抒己见,一定会擦出思想的火花,我们会成长得更快。
谢谢同学们的聆听。
管仲的顶梁柱精神
作者:湖南长沙宁乡一中 刘渊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不可否认,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胸襟确实令人啧啧称赞;鲍叔牙才能出众,却甘居管仲之下,其气度令人钦佩。但三人之中,最能击人心弦的当属管仲,特别是其作为赤子的脊梁担当。
齐桓公有胸襟,但其本意还是想报一箭之私仇,后因为鲍叔牙的极力举荐,说他能成就霸业才放他一马,所以,其胸襟要打点折扣。
鲍叔牙本身有才,虽有让大贤之意,但冲锋在前的精神不足,把别人摆在风口浪尖上,而自己却躲在后面当摇旗手,这还是不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总该尝试追求。他们在国家中的作用跟萧何韩信不一样,他们是上下关系,萧何和韩信是主内和主外职位上的需要。本身兼有内外管理之才却让位,多少有些不敢担当。
管仲具有“国家需要,我来担当”的顶梁柱精神。看起来,他出任相位是基于知恩图报,实际上,他是看中了这个振兴国家的平台,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说,成全齐桓公,成全齐国百姓利益的,是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公子纠被杀之后,他在公子小白身上是看到了理想实现的希望的。即使看不到希望,他也会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许有人会质疑:管仲是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是少了点气节的软骨头,不然,为什么侍奉二主呢?大家但可不必为其表象所蒙蔽,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他不论辅佐谁,终极目标还就是为了一个——自己的国家,这与那些变节者不同,我们也不要去对照苏武、文天祥的气节。当时的齐国内忧外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是齐国人,当然具有为社稷担当奉献的责任,是赤子之心熊熊燃烧着他那满腔爱国之情。
如果说贰于二主不义,那么忠诚于一国,那该是义之所取了吧。况且,与他一起辅佐公子纠的召忽死前有嘱托,君为生臣,吾为死臣。死者完成德行,生者完成功名,这变成了臣子间生死分工约定,他讲义气,而又顾大义,绝不会学介子推,肯定会为了国家建功立业。这是他可圈可点的地方,难怪诸葛亮以他为偶像,辅佐刘备,鼎立天下。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他的这种声音响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经过历史的积淀,已经上升为一种文明,一种精神,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终究还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在推动。我们这一代青年当以此为光亮,置身于时代前进的浪潮中,成为中流砥柱。
泰戈尔曾说:“当我们爱这个世界时,我们便活在这世界上。”让我们与国家的脉搏同跳动,赤诚有我,脊梁有为。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