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纯公益到商业化公益,王振耀在《预见未来的公益》解读公益的转型之路

 艾问人物 2020-07-22

王振耀曾在国家民政部工作22年,为普及中国农村直接选举制度、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四级响应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汶川地震救灾过程中受到国家表彰,并推动建立了孤儿津贴、老年人高龄津贴等多项国家基本社会福利制度。

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公益慈善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如何使经济转型与公益慈善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所面临的突出挑战之一。

王振耀表示,对于新常态,人们往往会形成一种错觉,认为经济发展只是以放慢速度为基本特征。其实,新常态更为突出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发展结构的转型。

仅仅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至少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突出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性,日益突出,如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如果企业不能善待员工,如果企业缺乏环境意识,该企业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二是突出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业,即强力推动养老与儿童等社会福利事业也就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在各国经济从中等水平向发达水平转型过程中无不伴随着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业的全面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台湾的社会服务业都达到GDP 的70%左右,而我们现在还不到50%。在美国,由于社会福利水平严重低于欧洲,但社会事业又有着多方面的紧迫需求,于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就业人口就达到了整个就业人口的10% 以上,从而实际成为美国社会基本支柱产业之一。

公益慈善发展的基本障碍,还是一种社会性的障碍,社会理念还停留于贫困时期形成的习惯,管理百亿、千亿甚至上万亿元捐赠款项的基本社会体制和社会技能还严重缺乏。针对这样的局面,建立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机制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社会需要形成一种学习的自觉,并且探索各类有效的学习方式,从而促成公益慈善的重大转型。在这方面,公益慈善的理论工作者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应该充分意识到推进社会性学习机制建立的使命。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从2010 年6 月建立之始,就将自身的使命定位为弘扬现代慈善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四年多来,公益研究院较为自觉地注重中国公益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在包括公益发展、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社会政策研究方面获得了多种进展,同时在公益培训方面有了诸多创新。

互联网将从多个方面改变公益的生态和公益的形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更多善心的表达将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王振耀认为,“我们应该迎接这样一个时代,应该推动这样一场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互联网的发展。”

新公益到底要不要商业化?公益商业化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如何理解“公益+金融”的理念?公益项目商业化还是公益组织吗?12月20日,艾问人物预见未来力邀中国公益研究院长王振耀参与《预见未来的公益》电视节目录制,在中国传媒大学一起激辩未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