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西湖峰会|艾诚对话全球私募大佬 人工智能数字化成大势所趋

 艾问人物 2020-07-22

 配音:潇艺    编辑:京奇 

打败小偷的不是公安,是手机;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方便面,是外卖;打败柯达的不是富士胶卷,是数码相机;这就是高维打败低维,这都是技术带来的。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席、万向集团副董事长肖风

在520表白狂欢节当天的杭州西湖,你既能看到湖畔烟雨里悲喜交加的爱情戏码,也能听到顶级峰会上大咖们论辩数字化时代的资产配置。

5月19-20日,“第四届(2018)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科技引领发展,监管促进规范”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和监管规范如何推动私募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席、万向集团副董事长肖风,罗素投资集团董事长兼全球CEO Michelle R.Seitz,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霍达,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张拥军,Bienville Capital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Cullen Thompson,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成栋等众多全球资本市场和私募基金行业的精英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

艾问创始人艾诚第四年受邀出席并主持峰会,对话全球私募行业的精英领袖。

1

数字化时代的迁徒,快速壮大的私募行业将迎来技术神话?

私募基金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石。

—— 招商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霍达

经过风雨兼程的13年,基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据波士顿顾问集团(BCG)报告,截至2018年1月底,全球私募基金攀顶历史新高,募集资金规模总额达74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

与此同时,中国私募基金发展也迎来了新格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机构23400家,已备案私募基金71040只,管理基金规模12.04万亿元,其中百亿级别私募更是达到了210家。

即便如此,私募行业的发展空间也还远未饱和,技术才是真正为金融市场打开阿里巴巴山洞的神奇咒语。

技术驱动之下,金融行业正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才是金融向创新式发展嬗变的真正推动力。

映射至私募基金领域,大数据记录了历史信息与风险偏好,云计算提供了关联交互、深度学习和精准挖掘;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分析与计算能力,则可以辅助私募机构主动投资、挖掘量化模型中的价值因子,帮助业内从业者提升工作效率和效益。这还不包括像区块链、量子这类技术概念在未来颠覆整个行业的潜在可能。

改变从未如此之快,而且再也不会比今天慢,当革命性的技术出现之后,市场自然会出现诸多的不确定性。

肖风在西湖峰会上对艾问表示,“人类社会正在进行一场非常大的变迁,从工业社会正在走向信息社会,从物理空间走向数字空间,数字空间并不是要取代物理空间,数字空间的迁移就像是人类的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这场数字化的变迁无疑将对资产的估值产生很大影响,肖风认为数字化技术对资产价值的影响表现在:一是使得很多传统资产贬值了,二是增值了现有的知识资产,三是基于区块链分布式帐本技术新增加了加密数字资产。

技术上的变化,给新经济带来了新的游戏规则。数据定义一切、算法驱动世界、网络效应、摩尔定律、零边际成本,这是肖风预见的数字时代新经济的五大规则。

左手科技右手监管

私募基金是被管束的熊孩子?

“虽然有很多新方法,但是有些是有包装的成分,有些人说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做投资,我看收益率曲线是非常吃惊的,但我觉得有点神话了,就好像前几年的量化。”上海富善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成栋在峰会上表达了对新技术的担心,他认为一个新技术、新工具可能会被过度神话,或者短期泡沫化。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或许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神话,但在狂热的追逐中一定不能忘记的是,左手科技、右手监管。

此次西湖峰会的举办,距离4月27日资产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落地实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金融监管正从2017年的风险自查期和政策征求意见缓冲期,进入加速推进和调整阶段。政策的调整,行业乱象的肃清,高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在未来受到的约束和管制可能会越来越多。

不少人认为,资管新规对两类机构产品冲击最大,一个是银行理财,另一个就是私募基金。如果说创新成为私募行业开疆拓土的武器,规范则为这片热土设下不可突破的底线。

中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正在逐步向专业化、机构化的方向发展,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关系到资管行业的大洗牌。政府对于金融投资系统的严管严控已成为新趋势,远见者赢,明势者兴,Michelle R·Seitz在峰会上表示:“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也就是说怎么样在创新和稳健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3

四届峰会四年主持

创投女神结缘杭州

西湖峰会作为私募基金行业的高峰论坛,自2015年起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艾问创始人艾诚也连续四年受邀主持。作为国际知名财经主持人,艾诚每年受邀演讲和主持近百场国际峰会,记录千位全球创新者和投资人的创新创富法则,预见未来行业趋势。

作为全球私募基金西湖峰会“御用主持”的艾诚对基金和投资领域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她一直专注“科技+传媒”领域投资,并膺选2018年投中网评选出的100位创投女神。6年前她任职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总公司时,就开始深入研究TMT投资,对用技术和资本影响传媒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2016年,她成为赛富亚洲基金最年轻的投资合伙人。

在峰会现场,艾诚也作为嘉宾,接受了主办方的采访。

以下为问答实录 

主持人:投中网发布过一个榜单,把您评为中国百位创投女神之一,除了媒体人、主持人身份之外,投资人成了您另一个重要的身份,能不能透露一些以往的成功投资案例?

艾诚:做投资人和媒体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和状态,投资人要低调谨慎理性,媒体人相对高调敏感,同时也要有很强的使命感。

2016年3月,我加入赛富亚洲基金,成为投资合伙人,负责的是传媒和数据方向的早期和Pre-IPO阶段。此外,我个人也参与投资了很多“传媒+科技”的优秀公司。我强烈地希望用科技和资本去助力整个大传媒行业,我的投资逻辑是先看到整个大传媒行业的痛点,再看是不是有相对应的技术或者团队在致力于解决这样的痛点。

比如摄影行业经常会遇到的一个尴尬是摄影的艺术和效率之间的冲突,我投资了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叫“Vphoto”,它用人工智能加云摄影的方式实现图片摄影的云直播,解决了摄影行业一个巨大的痛点。

再比如在视频领域,视频的商业化一直是瓶颈,如何把商业的元素更好地植入到视频里面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以往需要提前策划,后来我发现并投资了一家叫做“Moviebook”的公司,它通过后期技术的方式,解决了很多电视台、视频网站商业变现广告植入的痛点。

除了这些“To B”企业,我还布局了“To C”的企业,比如一个大众都很熟悉的App——蜻蜓FM,一个非常优秀的音频平台,可以向上亿用户传递优秀的音频内容。

主持人:业界有人把您称为“女版福布斯”,我们知道《福布斯》的口号是创业精神、创富工具,这跟艾问的口号非常相像,艾问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版的福布斯?

艾诚:打造中国版福布斯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我不认为这是复制,而是打造新时代技术和资本驱动的新媒体平台。

大家都知道《福布斯》是一本杂志,但很少有人知道福布斯也是一个人名,贝蒂·查尔斯·福布斯是美国的一个小镇青年,1917年来到纽约,后来通过记录人物的创新创富故事、发布榜单、举办峰会,将“福布斯”这个品牌推广到了全球。在过去的100年里,这个家族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许多创富人群。

但是这个家族在2015年的时候陷入经营困境,把整个福布斯卖了。那个时候我就有了很强的接棒使命,我希望可以做一个在中国发起的,但是为世界而存在的新媒体版本的福布斯——艾问。这是一个中国的艾问,这是一个中国的艾诚。

主持人:在以往的采访中,您很喜欢问嘉宾的一个问题是“你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天我想把同样的问题抛给您,您觉得您的特别之处究竟在哪?

艾诚:大部分时候我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但当我面对这个时代创新创业人物的时候,我有强烈的好奇心。在过去8年的时间里,我们记录和拜访了1323位创新者和投资人。我希望这种“天生好奇”可以成为艾问,不仅是我本人,也是整个团队延续下去的精神,让我们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记录者和参与者!

主持人:再问一个轻松点的话题,今天在会场中您这一袭红裙特别亮眼,除了美丽大方之外,有没有其他特殊的含义?

艾诚:必须有,在很多财智盛会中,我往往是台上唯一的女性。穿红裙的初衷是醒目,我希望在众多西装中有一抹靓丽的红色,它是我的战袍。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姑娘跟我说,“我喜欢这种红裙所带来的自信!” 

我发现原来红裙还有更多的使命。我希望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像我这样的女姓,能够用你我的能量、声音去鼓励更多的人,把小小的红裙穿成大大的战袍。

艾问创始人艾诚想说:

对于未来,我们是否能够用更勇敢、更革命、更创新的态度去拥抱,这决定着究竟谁能与未来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