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古老私家藏书楼天一阁重修的故事

 智能人做超人 2020-07-22


  位于宁波城月湖之滨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典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年)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范钦是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范钦时年27岁)进士,浙江鄞县(即今宁波)人,做过湖广随州知府、福建按察使以及陕西、河南等省的地方官,宦迹遍布半个中国,直至官升兵部右侍郎,故后人有范司马之谓。范钦辞官回到宁波后,历六年之功专心建造了藏书楼,用以庋藏从各处搜罗的七万余册古今典籍。范钦爱书成癖,为官多年,每到一处总是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对无法购到的书籍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在他的藏书中,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明人诗文集及历代科试士录,占了很大的比重。此外,还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帖,其中著名的有北宋拓本。

  范钦十分重视所藏图籍的安全保护,除在建筑上尽量防范火灾外,还侧重于防备人为的破坏。他规定烟酒后切忌登楼,不准擅领亲朋好友开门入阁及留宿阁内,更不准擅自将藏书借出外房及他姓者,凡违者处以不能参加祭祀祖宗大典的惩罚。范钦一直活到80岁。临终前他把遗产分成两份:一是白银万两,二是全部藏书。老大范大冲体察老父心情,决定舍弃财产而继承乃父藏书事业,并立誓“代不分手,书不出阁”,担负起守护藏书楼的重任。

  范钦的后代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制订了许多严格的禁约。据记载嘉庆年间,宁波知府邱铁卿的内侄女钱绣云是一个酷爱诗书的才女,为求得登阁读书的机会,托邱太守为媒,与范氏后裔范邦柱秀才结为夫妻,婚后的绣云满怀希望,以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偿了,但万万没想到,已成了范家媳妇的她还是不能登楼看书,因为族规不准妇女登阁,竟使之郁郁含恨而终,遗命夫君将她葬于阁边,愿以芳魂与书作伴,了却她另一种“青灯黄卷”的夙愿。

  据湖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显示:1933年9月18日宁波遭受了罕见的台风袭击,天一阁建筑遭受重创。天一阁东边的垣墙被飓风吹倾,严重威胁阁内图书的安危。为此,鄞县政府教育局属下的文献委员会、鄞志馆、图书馆、民众教育馆等机构,纠集范氏后人及部分社会贤达成立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决定筹集资金对历经沧桑的天一阁予以彻底整修。

  由于当地政府无法承担巨额修建费用,决定一方面申请上级政府拨款,另外主要依靠海内外各方的募捐。募集的重点对象是国内的达官显要、社会名流、实业巨子以及旅居沪港、海外的宁波籍商人。1934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宁波籍奉化人蒋介石以私人名义从南昌行营捐银2000元,当然实际上不会由他私人掏荷包,但为募捐工作的顺利进行起了一个示范作用。浙江省政府议决由教育厅节余项下动拨银元2000元。

  接到鄞县文献委员会重修天一阁募捐函后,时任湖北省主席的张群于1934年4月3日作出批示:捐洋贰拾元,待催缴时汇去。一方面表示对文化事业的关心,另一方面不主动汇款,藉以反映湖北财政也有一定难处,不便捐助更多。至1934年12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只收到社会各类捐资银13000元,后经广泛劝募终于聊以应付建筑所需。

  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在大力募集建筑资金的同时,经重新规划和设计,于1934年6月1日,正式开始了重修天一阁工程。这次修整基本上保留了天一阁原有建筑风貌和样式,并对院内部分建筑予以了改造和扩建。因台风侵袭而重修的天一阁,经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36年秋季完成各项工事,并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东海明珠宁波城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