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路恐遇上飞驰的小车,将会发生点什么?

 西岳文化 2020-07-23

路恐

 文/高立侠 

不知是车多了路窄了,还是自己上了岁数心智迟钝了,每次过马路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站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路口,看着面前一辆一辆急驰而过的小车,心里又急又怕。

急:上班不能迟到了,下班回家要做饭、吃饭;怕:每辆车子都不想给行人让路,自己得格外小心。每次,都是趁着有转弯的车辆插进车流、直行的车辆速度放缓的那一刻,赶紧加快脚步飞速过马路。

而我的好朋友花路恐的状态甚于我,我每次与她结伴而行,既使是正常绿灯的过斑马线,只要二十米开外有右转驶来的车辆,她就紧紧地攥着我的手说:“等一下、等一下",我就会拽着她一边急走一边训斥:“像你这样的永远也别想过马路!"

   

我总是想:是不是国人素质太低,或者是中国人多车多的缘由,尽管驾驶员都懂:右转让直行,车辆让行人的道理;尽管在路口,交警大队在路上打上:“车让行人"的特号字,过往的车辆似乎总是视而不见,右转的车辆对正常过斑马线的路人还使劲地摁响喇叭……

我的一位同事曾在加拿大呆过半年,回来后她颇有感触地对我说:人家的素质就是高,加拿大本来就地广人稀,但即便是在路阔人少的路口,每辆车子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走,由于在国内的习惯,她每次在路口都要左顾右盼,这时司机就会招招手,友好地示意她先过。

    

说国人素质差吧,也不尽然,我的闺密玲长期生活在南方,她告诉我说在她们那里车往往都是让行人的。那么说是南北方人素质有别吗?!

当然,行人也有胆大的,v信朋友圈中经常有人发车祸视频的,不乏路人闯红灯的。我就亲眼目睹过一年轻妇女骑着电动车,车上还带着小孩与正常行驶的出租车相撞,幸亏司机刹车急,只是将她们母女碰倒在地而没有撞飞……

   

曾读过一篇文章写的是:中国人的急。说中国人生孩子急:没出生就想知道性别;上学急: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急着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中学,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填鸭式的开始各种培训,家庭条件好的就先买学区房;还有人还健在,就开始置墓地者等等。我觉得,中国人急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就是在过斑马线的时候了。以致于一位长期在中国生活的外国友人也传染上了中国人的“急”。

想想自己已年过五旬,已是到了不该急、不能急的年龄段了。是不是应该像好友花那样过马路时对车辆礼让三先呢?那我何时才能过马路呢?

好在,现在各个地方都相继出台了在十字路口,右转车辆如若不让行人将实施处罚的有关规定。大部分司机们都能遵规守纪,礼让行人,但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只有靠司机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了。

其实,驾车是司机,下车就是行人。遵规守纪,礼让三先,从你我做起!

简评:

中国人好象与急有不解之缘,慢一点就会被人耻笑窝囊,反应慢。然,非也,急中生乱,往往考虑不全。中国式教育有时抹杀了事物发展规律,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分析透彻,举例充分,以成人角度看待问题。针砭时弊,切中要害。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赵江波点评】

作者从过斑马线这个司空见惯的平常小事情引发感慨,以小见大,引发对国人与外国人素质的比较,引出国人行事“急”的状况!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读完此文,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一番了!

从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创作来源于生活,有心处皆文章!向高老师学习致敬。【苏筠拙鉴】

作者简介:高立俠,华阴市物价局干部,华阴市作协会员,喜欢闲来涂抹几笔。电话:18992322412.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西 岳 文 学 编 辑 部

荣誉主编:关 宁

编 委: 潘红业  屈文龙  冯旭荣

主编:  马 跃   苏 筠

副主编: 高旭  杨建玲 贠娜娜

陈瑞清  赵华丽 

编审:张春平  高宁  赵江波  

宣传部长:方见证 

文化部长: 雷红英

文学指导:王小娟 

技术指导:薛   晶

顾问: 杨书勤   杨化民   刘建国  

朗 读:张亚莉  候利娜  

赵亮  闵宏  张彩艳  吴培荣

曲 艺:武凤琴

篆 刻:松  石

  装 裱:  郭媛媛 

 舞蹈艺术;高英娟  晋红玲

本期电子平台编辑:田间漫步 

文字编辑:  

田间漫步 马 英  杨建玲  贠娜娜 

《西岳文学》投稿说明

一、关于作品

1.文体不限,各类文章均可,不少于300字(含诗歌),必须原创首发,切忌一稿多投。附作者个人简介、生活照、联系方式。

2.本平台拥有修改权、选编权、出版权。

二、关于赞赏

赞赏金额超过十元的,全部归作者。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三、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