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山脚下,埋了四位大将军,太震惊了!

 西岳文化 2020-07-23

民国时期华山脚下四处将军陵墓

文/严富余

华山脚下,玉泉院周边1公里范围内,民国时期,葬埋了四位国民党将军。他们分别是胡景翼(笠僧)、刘允诚、卫定一(忠臣)、岳西峰(维峻)。

埋在这里,欲乘华岳之名流传久远,不料,事与愿违,四位将军的墓地却被夷为平地,令人遗憾!下面就这四位将军陵墓所在的位置和他们的简况予以介绍。

景翼将军

胡景翼,字笠僧,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人,河南省督军。胡景翼将军陵墓,在华山北麓玉泉院东侧500米处的陕西省华山荣誉军人康复医院院内。东汉宰相杨震的“别墅”、清末明初学者顾炎武的“顾庐”都在这里,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1925年4月暴病身亡,5月国葬于此处。祭奠长达月余,戏台多处,华阴境内外登高台的百花齐放。

老腔、曲子(迷胡)、乱弹(秦腔)各显身手。凉粉、粳(jing)糕、烩饼、麻食、大刀面、石枣等地方特色小吃,各显其能。小吃伞棚布满华山路两侧,自玉泉院到南洞村城东,场面甚为壮观。

胡景翼马弁连长是我们王道村的孟振海(智取华山英雄孟俊甫的大哥),村上的几位厨师都去帮忙,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常常提起此事。

胡景翼将军墓碑由草书之圣三原于右任撰并书墓志,墓碑额头由书圣吴昌硕篆书,可见规格之高。墓园占地约5亩,墓堆高丈余。

听说原先墓顶有风铃,四周有石柱,石人、石马。陵墓四周环绕柏树无数,现在仅存的几株直径在30cm。陵墓深于地面之下数尺,墙壁、洞顶以花岗岩条石堆砌。

洞室呈十字状,进入墓室,左右各一侧室,内置各种陪葬品,正前方是主室,安放胡将军棺椁处。整个石砌,糯米汁灌封,顶高三米,室宽三米,进深6米的窑洞式墓室,主墓室南北朝向。棺椁用五寸厚,尚好的松柏木材打造。

敛入后,棺椁外桐油发染,生布缠裹,如此交错数次。棺材前有胡将军浮雕铜像,两侧耳洞与主室同样宽阔。主墓室前,两侧各竖八尺青龙大刀一把。

主墓室和陪葬墓室有青砖花墙相隔,主墓室中间置八仙青铜仙鹤地球仪桌,煞是威武。墓道不长,有一青石、一麻石两层石门。可惜陵墓毁于文革中。

刘允丞将军

刘允丞(1881一l941),又名允臣、允诚,名守中,字号运,陕西省富平县到贤镇后迁到卤泊滩柏玉村人。1926年10月23日,逝世于三原寓所,国葬于华山脚下荣军康复医院内。

位于胡景翼将军墓西南100米处,遗址处几株歪斜的柏树依然昭示着曾经的存在。

刘允丞将军照片

刘将军墓碑被移到胡将军墓址上。石碑通高2.5米、宽1.3米,是由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佑任撰并书的。他在这块石碑内容中写到:

“….允丞公愤清政不纲,与郭希仁、曹印侯等诸贤人组建同盟会,辛亥陆军起义皆为动力,事定,公出游燕赵观天下大势,接纳豪侠、袁氏叛国命陆建章督陕,残杀日甚,公与胡景翼、岳维俊设大公于三原为策动起义,次年从景翼树靖国军旗帜于渭北,苦战数年,策划多处于公,十二年出关至沪,竭孙总理奉命同丁惟汾王发勤联合冯玉祥,孙公岳以胡景翼做基干….”

刘允丞先生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历史人物,他早年追随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是国民政府委员。

岳西峰将军

岳西峰(1883--1932),名维峻。陕西省蒲城县平路庙伏龙村人。祖父殿元,清咸丰时武举。父振兴,光绪钦点蓝翎尊卫。

岳西峰l6岁时,补武学生员。胡景翼病故后,他继任国民二军军长与河南督军之职。投降蒋介石,任国民党三十四师师长,在鄂豫皖苏区围剿红军,被俘后,民国二十一年(1932)8月11日,于首府新集被杀。

旧部寻收尸骸归汉口,葬于华山北麓。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墓址在胡将军陵墓东南侧50米处。墓碑现横卧在荣誉军人康复医院内。

岳维峻少年时为武学贡生。后来追随陕西省革命派领导人胡景翼,其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

历任陕西第1师的旅长、陕西靖国军前敌总指挥。

1924年9月,岳维峻被授予胜威将军。同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北京政变爆发,胡景翼参加了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并任副司令兼第2军军长,岳维峻任国民军第2师师长。

1926年9月冯玉祥五原誓师,岳维峻加入国民革命军。此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5方面军总指挥、第3军副军长,为北伐作出贡献。

北伐结束后,1929年岳维峻任陕西招抚使、豫西警备司令。

1930年,他任国民革命军第34师师长,对中国工农红军作战。

1931年3月,岳维峻在双桥镇战斗中战败而被捕。

1932年8月11日,岳维峻被张国焘下令枪杀。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卫定一将军

卫定一(1892~1928),小名官印,字仰京,号“忠臣”。陕西省华阴市华山镇坡上村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南路军军长。

葬于华山北麓云台观门前东侧100米处,原华山供销社院内。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南路军军长,杰出的军事家,1926年坚守古城西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卫定一将军照片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时,投笔从戎。

1916年5月间,与张钫、郭坚、耿直等陕西护国军志士一起,驱逐袁世凯在陕的代理人陆建章。后在陕西警备军统领郭坚部任连长。

1917年随郭坚假道山西讨伐张勋时,遭陈树藩、阎锡山暗算,险些丧命。逃回陕西后,与郭坚等人成立陕西靖国军,讨伐陈树藩。

1918年于右任就任靖国军总司令,卫在第一路军郭坚部任营长。

1921年8月13日,冯玉祥为郭坚设“鸿门宴”,杀害郭坚,卫幸免不测。

1924年10月,直奉大战再起,刘镇华附曹吴,欲调第七混成旅和张治功、憨玉琨部开赴豫中为曹吴后盾,以效忠直系军阀。

当部队开抵武功、兴平两县时,官兵抗命,逐李夺,公推卫为旅长,刘镇华闻讯后,自知主力东开,陕境空虚,恐愈演愈烈,无奈遂承认。并准其就地驻扎。

当直奉大战初露端倪时,卫定一派亲信安家迪、王景山二人赴关外,到胡景翼将军处问计,并密定驱刘大计。

1925年初参加了“胡憨之战”。4月,胡景翼病逝,岳维峻继任国民军第二军军长,部队迅速扩大,卫被任命为第十二混成旅旅长,驻防陕西兴平。

1926年2月,西行途中,被刘镇华的镇嵩军堵在豫陕交界的函谷关。岳维峻指挥失当,错过突围良机,全军危在旦夕,急调卫旅增援。

卫即日点兵东开,在河南阌乡与镇嵩军接火,将士骁勇善战,已突破镇嵩军数道防线,即将与被围的二军主力靠拢,然潼关告急,省督办公署电令卫火速回兵援潼。

潼关失陷后,卫旅撤至临潼据地设防,屏障省会西安,时在1926年3月上旬。

3月16日,奉师长李虎臣令,卫部仍回兴平原防。

刘镇华占领潼关后,集结本部八个师、近十万兵力,在陕南吴新田、甘军孔繁锦等的配合下,准备进攻西安。

刚就任陕西军务督办的李虎臣对守卫西安毫无把握。因为他能调动的国民军第二军的部队只有数千兵马,隶属国民军第三军的杨虎城部实力虽强,但二军与三军过去很少合作,加上他与杨个人之间还有隔阂。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卫到西安劝他眼光放远,不计小嫌。卫说:大敌当前,国民二军和国民三军是可以合作的;逃避只有灭亡,绝不能走。

李虎臣接受卫的建议,3月29日在三原召开将领会议,卫和李、杨、邓宝珊、田玉洁、冯子明、胡景荃、甄寿珊等一起赴会,决定国民军第二、第三军联合抗击刘镇华。

4月11日镇嵩军已进抵临潼,不到半个月即从东、南、北三面将西安城围了起来,并派兵猛攻城西。

5月8日,卫率两团兵力奉命由兴平东进,参加西安守城。

为统一守城部队指挥,5月19日在省长公署召开将领会议。会后由卫领衔,李、杨等25名将领署名通电全国:“刘镇华野心未死,啸红枪会匪数万之众,长驱犯陕,围攻西安,烧杀淫掠,所至为墟,似此残民以逞,实为人民公敌。定一等保护桑梓,责无旁贷,坚守西安,已逾匝月,万众一心,人自为战”;

“5月19日开各方将领联席会议,共同决定,恭推李公云龙(即李虎臣)为陕军总司令,并公推田公玉洁、杨公虎城为副总司令,邓公宝珊为指挥,卫公定一为副指挥,所有各部队一律改为陕西陆军,一致声讨。恭请总司令于5月20日就职外,定一等对总司令绝对服从,对原有主张,坚持到底,誓歼嵩匪,以期吾陕父老子弟之安全而后已。”(转引自《国民革命在陕西》)

9月下旬,刘镇华又诱卫部团长沈仲斐至西关劝降。卫知情后即转告虎臣,引起李与杨对卫的怀疑,并拟在开团以上将领会期间揭破。卫在会上慷慨陈辞:

“我卫某不会背信弃义,卖友求荣,做万人唾骂之事,对敌的蛊惑之所以没有即时拒绝,为的是要商讨个‘万全之策’”;并表示“愿与古城共存亡”。

此间,刘镇华差孙殿英将卫父挟为人质,要卫打开城门。

卫告诉父亲:“儿尽忠不能尽孝,只好委屈老人,任刘随意处置吧!”李、杨见卫如此豪情壮举,正气凛然,疑心尽除。上下以“忠臣”赞颂,誉满三秦。

11月,在国民军联军援陕部队逼近西安时,卫组织各地群众沿途设卡设哨截击可能撤退的镇嵩军。

当镇嵩军退至华阴时,突遭沿途陕军袭击,狼奔豕突,溃不成军。

这时,卫又通过卫士卫希贤从刘镇华部下赵发新处,得知刘的口令、兵力、各路首领等情报,遂于11月27日率兵突破敌壕,掩护大队人马追剿散敌,28日9时,与冯部援军会合。

西安城解围后,成立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李、杨、卫部分别被编为第八、第十、第十二路军。

1927年4月6日,国民军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卫部为第十二路军,卫定一率吕振斌、沈澄、潘占魁、王宝发等部随总指挥岳维峻出兵汝南,参加北伐。

6月,冯玉祥与蒋、汪合流在豫陕“清党”,卫持消极态度。后随岳维峻反冯失败,1928年初退往皖北。2月7日蒋介石再度复出任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月26日委卫定一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此时,岳部被蒋介石缩编为新编第一师,已呈请卫任该师旅长。然就在此时,卫向准备暴动的皖北中共组织负责人魏野畴出卖枪弹的事被人告发,蒋介石电令岳维峻:

“卫定一通匪有据,就地正法。”

岳以新编第一师师长名义,通知卫到阜阳县城参加军事会议。那天,卫进城后,在县城大街上被枪杀。

安葬时,杨虎城曾致挽词曰:

“风萧萧,雪纷纷,三秦痛悼卫忠臣;功三秦,怨三秦,守城将军卫忠臣。”

1949年3月西安解放,西安军事管委会主任贺龙在革命公园公祭烈士时称:

“卫定一是共产党的好朋友,他不仅是26年西安守城的虎将,南昌起义期间还帮了我们的忙,后被蒋介石得悉暗算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功勋。”

作者简介:严富余,华阴食药局干部,华阴作协成员,在《陕西宗教》《陕西药监》《渭南日报》及各种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酷爱民俗文化,编著出版40万字的《华阴民俗》一书,《华阴民俗》续一册正在编撰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