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道平】 穿越时空,追寻罗敷女

 西岳文化 2020-07-23

穿越时空,追寻罗敷女

文/雷道平

野店东头花落处

一条流水号罗敷

芳魂艳骨知何在

春草茫茫墓亦无 

白居易《罗敷水》

很小的时候,我懵懵懂懂地就跟着哥哥朗读过白居易这首吟咏罗敷女的诗,及至上二年级后,学校里号召学生勤工俭学。同学们在班主任雷安民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尝试养蚕。

于是,每天下午,男生女生,三五成群地提着竹笼子去罗敷河岸边的兴乐坊村那一大片桑树园里摘桑叶。桑葚红了,桑叶大了,我们吃桑葚,摘桑叶。太阳将落,西天一片晚红,同学们大都回了家,就剩我们几个顽皮的孩子,把竹笼子放在岸上,到罗敷河里洗澡游泳!

兴乐坊一辈辈的老人口口相传,罗敷河畔自古以来就是植桑良田,曾经兴乐坊一大产业就是植桑养蚕、抽丝织锦。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兴乐坊的桑园一大片一大片的,望不到边,现在只剩下村林业站几十亩的园子了。

此时此刻我的思绪里不知怎么就蹦出了两首儿歌

其一

竹篮邀伙伴,采桑东南岸。

桑葚红且甜,桑叶喂阿蚕。

其二

流萤草间飞,黄昏日西垂。

竹筐满桑叶,跨过罗敷水。

多少年以后重又踏上家乡的罗敷河畔,走在绿草如茵的罗敷河岸,追忆儿时采桑叶、摘桑葚,河水里游泳戏水的欢乐场面,不禁使人想起了一千多两千年前的美女秦罗敷在罗敷河畔采桑的绝妙情景!那么我们儿时采桑的那个桑园,一定是当年秦罗敷流连往返的地方!

有一种念头,要把家乡的罗敷河、把千年前罗敷河畔上美女秦罗敷的事迹写成一篇绝妙惊艳的美文!恍惚间似乎我又回到了罗敷河畔那个采桑养蚕、抽丝织锦的神奇岁月。 

于是乎道平我就把《秦罗敷》作为QQ网名、微信网名,以示我对家乡遥远文化历史的热爱,对家乡罗敷河悠远历史的追逐,对罗敷河畔古代美女秦罗敷美丽坚贞、机智勇敢形象的追慕。从此道平就与秦罗敷有了千丝万缕、恋恋不舍的情结。

直至今天当准备写《穿越时空,追寻罗敷女》的文章时,竟然不知如何下笔!我查阅研究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历史资料从而才知道:罗敷女的故事就发生在华阴境内的罗敷河畔!

2

让我们穿越到秦汉时代,品味一下《汉乐府.陌上桑》创作的机缘和背景。乐府最初设立于秦代,是一个专门管理音乐、舞蹈、演唱教习的机构,到了汉朝初期乐府这种机构并没有保存下来。汉武帝时代国力不断强盛,文化优显重要,因而在定郊祭礼乐的时候重新恢复建立了秦时的乐府,采集民间歌谣、文人的诗来配上音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演奏之用,后世人把这些诗歌称为“乐府诗”。

纵观周秦汉以及隋唐长达1590多年的漫长历史,她的政治、文化都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距离长安百公里之遥的罗敷河畔得天独厚也深受长安文化的滋润,毫无疑问《陌上桑》描述的故事情节就发生在天子脚下华山之旁的罗敷河畔!

前不久,一位研究罗敷女的专业人士去了那个远离秦汉文化中心传说中的地方,考察了那里的风物人情、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以及民间方言后发现,那里的民间方言与《陌上桑》格格不入,而恰恰关中道上的方言与《陌上桑》一脉相承!

四百多年的汉朝辉煌时期长达二百多年,在这平和时期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汉乐府》占尽风光,其中《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两首诗歌是脍炙人口的艺术奇葩,同样《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就也发生在华山脚下,下面的诗句是《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描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惨结局: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正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发生在华山脚下!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秦罗敷的情节,全诗只出现了四句: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体无比”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可爱体无比”,这四句诗也正好从侧面反映了在罗敷河两岸、在关中道上、在更广阔土地上,在平民百姓中,在达官显贵中,秦罗敷这位大名鼎鼎的大美人已经声名远扬!

3

回过头来让我们穿越到诗歌鼎盛颠峰时期的唐朝,看看唐代顶端诗人白居易、李白、岑参是如何描写美人秦罗敷的:

罗敷水

野店东头花落处

一条流水号罗敷

芳魂艳骨知何在

春草茫茫墓亦无 

这是白居易由首都长安前往东都洛阳途经华阴路过罗敷河时写的一首诗。那时候罗敷河上刚刚兴建了一座长70米、宽7米、13个拱洞的石拱桥梁---罗敷桥(俗称敷水桥,兴建于714年),13个拱洞顶端上方都有一个石雕龙造型,龙头朝南龙尾向北,桥面上雨水通过龙头龙尾排入河道,石条与石条接合部位都有暗楔关扣。桥梁两头的石条斜坡达100多米,造型美观,结构严紧,气势恢宏,是关中东部唯一的大型石拱桥梁。

每到大雨傾盆,山洪爆发,出山洪水铺天盖地,汹涌澎湃,滔滔滚滚,气势壮观!咆哮河水,猛烈上涨,轰鸣之声,震耳欲聋,站在敷水桥上犹如置身于风雨飘摇的一叶小舟,天旋地转,胆颤心寒……

罗敷河,罗敷河畔的秦罗敷,敷水桥上走过的白居易、还有李白、岑参也一定经历了这样的风雨场面!

1300多年来这座美丽的敷水桥为后世人凭吊罗敷女提供了一个古老的传奇平台。文人雅士,达官显贵,平民百姓,只要一站在这座敷水桥上就会联想起那个美丽勇敢的罗敷女秦罗敷。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里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关于吟咏秦地美女秦罗敷、吟咏罗敷河的诗词,仅仅只剩下李白、白居易、岑参、元末明初的高启等名流的作品在诗歌星辰的夜空熠熠生辉!

华山脚下的罗敷河,罗敷河畔上的罗敷女秦罗敷,有李白为你佐证;有白居易为你佐证;有《孔雀东南飞》为你佐证;有岑参为你佐证;有《陌上桑》为你佐证;有周秦汉隋唐的长安文化为你护佑,罗敷河啊秦罗敷,你永远是家乡人的骄傲!

诗圣白居易站在这座崭新的大桥上飘飘然如神如仙写下了这首名为《罗敷水》的千古诗句。

这首诗共四句,说明了四个情节:

1、野店,是指座落在罗敷桥(又称敷水桥)西边古函谷路上的敷水驿站,如今的敷水街即是。在白居易的唐代,敷水街的整体建筑群还没有完全形成,只有古函谷路上敷水驿站和一些民房孤零零地守在敷水桥西头,故诗人称为野店,敷水街的建筑群形成于明初大移民时代。

2 、罗敷,是说有一条河流,她的名字叫罗敷河。

3、罗敷女的尸骨如今埋在哪里? 罗敷女的魂魄如今寄托在哪里?

4、野草茫茫,看不见她的坟墓在哪里!

白居易生活的年代是772年到846年间,距离秦罗敷的生活年代秦汉时代足足相隔了1000多年,罗敷女秦罗敷虽然声名千古,但她不是武则天,不可能死后葬入乾陵;她不是西太后,不可能死后葬入东陵,她是一个平民百姓女子,她死后只能葬入茫茫的野草里,与日同辉、与地同荣,我们的诗圣白居易当然不能够找得见秦罗敷的墓地!

“野草茫茫墓亦无”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理念:茫茫野草,罗敷女秦罗敷的墓冢已无从寻觅,而她的美丽机智、勤劳勇敢的形象永远留存于人们的心中!

白居易《罗敷水》铁定了罗敷女秦罗敷就生活在华山脚下的罗敷河畔!

让我们来品味一下白居易的《过敷水》: 

垂鞭欲渡罗敷水

处分鸣驺且缓驱

秦氏双蛾久冥漠

苏台五马尚踟蹰

村童店女仰头笑

今日使君真是愚

“扬起我的马鞭儿,吼起我的爱驹儿,吩咐我的车夫儿,暂且休息慢行儿。罗敷水兮荡悠悠,罗敷女兮情悠悠。秦家女子兮眉目清秀,秦家姑娘兮淡雅恬静。太守车马兮踟蹰不前。村童店女兮仰头大笑,今日使君兮愚笨至极!”

白居易描述了一个美丽坚贞、机智勇敢的罗敷女形象,同时也把太守使君那狡诈贪婪踟蹰不前的丑恶面目揭露得淋漓尽致!

再欣赏一下白居易的《与裴华州同过敷水戏赠》:

使君五马且踟蹰

马上能听绝句无

每过桑间试留意

何妨后代有罗敷

“罗敷河畔啊敷水桥,秦罗敷的艳名啊四方流传,太守的车马啊踟蹰不前,马上吟咏啊长律绝句,美人罗敷啊可曾听见?每过桑园啊回头一看,心心仰慕啊久久眷恋!

我们再看看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如何描绘罗敷女的: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白皙细腻啊纤纤小手,秦地美女啊绿水边采桑。素手青条上啊罗敷采桑忙,白日当头照啊红妆多鲜亮!高官厚禄太守啊莫要留恋,五驾车马啊民女不愿高攀,请你离开啊我要去喂饥饿的桑蚕!”

这首诗描绘了风采绝艳的秦地罗敷女在白日朗朗的日子,在绿水潺潺的河边,在叶子青青的桑园,采桑啊采桑,白白的手,青青的叶。你看,她的红妆是多么鲜亮!

这首诗还赞扬了秦罗敷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显贵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

盛唐长安时代,诗歌臻于极盛,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关于罗敷女就是秦地华山脚下罗敷河畔人的诗词,道平我只搜到了李白、白居易、岑参的,至于杜甫的,留做以后探讨。白居易、李白、岑参的诗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坚强有力、无可辩驳的依据!

我们再来分析唐代诗人岑参的《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

罗敷昔时秦氏女

千载无人空处所

昔时流水至今流

万事皆逐东流去

此水东流无尽期

水声还似旧来时

岸花仍自羞红脸

堤柳犹能学翠眉

春去秋来不相待

水中月色长不改

罗敷养蚕空耳闻

使君五马今何在

九月霜天水正寒

故人西去度征鞍

水底鲤鱼幸无数

愿君别后垂尺素

“惜日罗敷河畔秦家女儿罗敷啊,没有人知道当年你居住的闺房是哪一间,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步着你采桑养蚕的足迹,在罗敷河畔寻寻觅觅,徘徊不定,不肯离去。

只有罗敷河水从古流到今,带走所有的故事同渭河、黄河一起奔向茫茫的大海!

罗敷流水啊无尽无期,波涛依旧回荡着秦罗敷往日戏水的声音。

罗敷女的美丽啊,映得那岸边的花儿羞红了脸,连那堤边的垂柳也要学一声画眉鸟的叫声独自炫耀。

春过秋已临啊时光不会等待,水中的月色啊永远不改。

罗敷采桑养蚕的岁月啊悠悠逝去,太守的五驾车马啊早已不知踪迹。

九月的凉风啊水渐寒冷,征战的友人啊,跨上战马就要西征。

罗敷水啊小鲤鱼,传递信儿啊到天宇,友人到京后啊多写会儿回信!”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岑参在华山脚下的罗敷河畔送别友人相依相惜的离别场面,离别之际他们追忆寻觅了千年前的罗敷女并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同时岑参也是力主罗敷女是华阴敷水人的唐代重要诗人之一。

我们来分析一下元末明初诗人高启的《罗敷行》:

陌上三月时,柔桑多绿枝

携筐行采叶,日暮畏蚕饥

君来驻车马,相逢在桑下

谩说同心言,不是知音者

君贵多辉光,妾贱无红妆

自信田间妇, 难从天上郎

长安画楼宇,无限如花女

使君当早归,莫共罗敷语

“阳春三月啊春暖花开,绿枝低垂啊桑叶青青,提篮采摘啊日暮喂蚕。使君车马啊停留桑下,要与罗敷同心啊空说心里话!使君多辉光啊民女无有红妆,田野民妇啊不配贵人郎。都城长安画阁楼宇啊美女无限,使君早早回去啊不要与罗敷空说留恋!”

为了探寻秦罗敷的踪迹,道平与好友段长久、段建军、张春平来到敷水桥上,远望南山葱葱郁郁,朦朦胧胧,山色、水色、天色似乎融为一体。忽然间,奇异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

一轮白日照在东南方河岸边的桑园里,一群女子正在忙忙碌碌地采摘桑叶,突然,一驾五马华车驶进桑园……不一会儿,这一切烟消云散,不知去向。

四位好友见证了这奇迹般的景象无不惊讶,于是乎相约题诗缅怀千古秦罗敷。

道平随口吟出二首:

其一

日照罗敷畔,采桑东南岸

使君邀同行,笑绝五马前

其二

秦地好女名罗敷

采桑织丝人爱慕

飒飒春风伴笑语

潺潺流水倩影驻

段长久出口成章:

山在村南卧,河从家门过

秦家罗敷女,采桑织丝罗

张春平目视东南,朗声道:

峪出秦岭水生烟

日照东方桑满原

柳腰蛾眉含情目

藕腕素手挎竹篮

浅唱低吟乡中曲

汗香招引彩蝶环

使君羞恼转头去

罗敷美名天下传

段建军略一沉思,口占二首:

其一 赞罗敷女新韵

华麓西边桑树堡

秦门淑女唤罗敷

面如桃艳肤成雪

美貌绝伦世间无

其二 罗敷采桑女新韵

日漏东山坳,罗敷奔陌南

桑枝柔可手,晨露淋衣衫

五彩陪娇影,王孙住眼观

问询哪户女?秦府一婵娟

不知从什么时候,道平我经过跋山涉水、餐风露宿、苦度日月穿越到秦罗敷生活的秦汉时代的罗敷河畔。

黄河没底,渭河没岸

发了洪水,漫天泛滥

这是流传在陕西关中道上的民间歌谣,描述了黄河、渭河发洪水时泛滥成灾不堪入目的境况。这首歌谣用来描绘华山脚下罗敷河发水成灾的景象也合适不过。

那个时候的罗敷河与渭河一样都没有河岸,洪水一到,铺天盖地的滔滔大水把山外的平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一片片桑园的桑树在水中起伏、摇曳着,所幸采桑期已经过去。

罗敷河的特大洪水期很短很短,仅一半天的时间就结束了。河水很快就由凶猛的恶魔变成了温顺乖巧的小绵羊!这样的特大洪水也不多见,十年一遇,甚至五十年一遇。

大多数时候,罗敷河畔处在山青水秀、风和日丽的日子,罗敷河水带着轻柔欢快的歌声曲曲折折地向渭河奔流而去。罗敷河两边的人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捕鱼捞虾、围猎野兽、种禾收黍、烧制陶器、采桑养蚕、抽丝织锦的恬淡日子。

春光明媚,和风习习,太阳从东南方秦岭的山坳里喷薄而出,秦罗敷和她的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河畔那个桑园里采桑叶。姑娘们一个个风姿绰约、美若天仙、光彩照人、倾城倾国!秦罗敷在众多美女中更是与众不同、妙不可言、独占鳌头!

如何才能描绘出秦罗敷的美呢?道平我用了好长时间想来想去竟然没有写出一句赢人的文字来,还是借用《陌上桑》文意为好。

“红日当头照,罗敷采桑忙。青青的丝缕做成了桑蓝上的络绳;珍贵的桂树枝做成了钩桑枝的柄钩;美人的头上梳着坠马髻;美人的耳朵上戴着宝珠耳环;浅黄的绸缎裙、紫色的绫子袄。路过桑园的老者见了罗敷,放下担子、捋顺胡须、静静观看;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地的人忘了犁,锄地的人忘了锄!秦罗敷的美丽惊讶了男女老少,天生丽质,天然雕成,天降仙女!所有人见了罗敷都要频频点头,啧啧夸赞!”

河对岸的桑树园里有一个翩翩少年常常向秦罗敷招手致意,那少年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身书生模样,秦罗敷心仪已久、心魂荡漾!

“少年骑白马,白马从骊驹。腰佩鹿卢剑,身着丝衣缕。黄金络马头,青丝系马尾。朝里侍中郎,衣锦今日回。随从人无数,车马罗敷畔。桑女出相看,罗敷心喜欢。下马邀罗敷,桑下相思谈。明日又京城,君去复孤单。”

秦罗敷送别了那个英俊少年,心儿啊早已被钩去!君去何时回,君去何时回,盼君啊盼君,君去何时归?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采桑女秦罗敷虽然天生丽质、美貌绝伦,可她的心中已有意中人,太守的五马金缕不为所动。

6

千百年来吟咏罗敷女的诗篇多不胜数,这个勤劳、勇敢、机智、美丽善良的女子成了劳动人民美女的象征。

人们敬她、爱她,把她作为心中美丽的偶像!特别是华阴人!罗敷河、罗敷庙、罗敷女雕像、罗敷街、罗敷女广场、罗敷女商场,罗敷女宾馆,罗敷火车站、罗敷汽车站、罗敷饭馆、罗敷发廊,所有的名字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从而也反映了华阴人民非常地热爱秦罗敷美女,爱到骨子里的那种爱,用语言文字是无法表达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文化生活的发展,“秦罗敷”这个人们心中的美神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罗敷女是华阴罗敷河畔的美女,人们多么盼望罗敷河畔有一个罗敷女雕像,有一个罗敷女公园!

雷道平2019年5月9日草

作者简介:  雷道平,曾用名雷立红,秦罗敷,华山脚下兴乐坊人。从小热爱文学,习写诗歌和散文。在外打过工,做过小吃生意,因病致残在家治疗养息。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华山访道》《一个真实的罗敷女》《煎水泡馍》等多篇散文及多首诗歌。散文《充满传奇色彩的华山戏法》荣获华山“智慧旅游杯”征文大赛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