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备战】秦 福 财

 西岳文化 2020-07-23

秦 福 财

文/杨备战

秦福财老先生是秦家村四组人。小时候到延安参加革命,是否读过延安大学,我不甚清楚。总之见过许多卓越的人物,聆听过他们的教诲,在西安工作。一生两袖清风,严于律己包括对自已的子女,任其自已努力奋斗,考不上大学当农民。


一次无意机会偶尔遇到老人,是在他东邻居过事架喇叭,吊线时从一间不显眼的房间下去,我进去拉线,看到东边房子里有一张滕椅和一张书桌,书桌上有一个书架,整齐的放着几撂书,走来一个慈颜善目的老人,我说明原因就出去了。当时老人住的房有两间宽,是旧房子。


后来我寻思这人气质不像我们农民,打听才知是一位从西安外语学院退休的老干部。


当时好学的我莫名升起一种想向老人学习的念头。后来就有了几次接触。看到他书架上有鲁迅全集,还有红楼梦等,天長日久也记不清別的了,对,还有毛泽东选集。他告诉我好好读一读毛选里的《实践论》和《知行合一论》还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毛选里的精品。

听到我爱画画,他到老屋后面一间矮矮的房里取来一捆画,我看到房间里面放着棺材和一些杂物之类。打开画一张一张看,都是精品,有牡丹、有紫藤、还有竹子、花鸟等,我看落款是邵仲节。

他说邵是他的亲家,四川人,在四川美院执教,以善画牡丹驰名。当时北京有些活动,用飞机接去,一去数月,我听了很羡慕,今天见到真迹,也饱了眼福。画幅不大,都是邵送给他女儿的精品,邵的女婿是他的長子,都在西安工作。

他拿出一幅竹子是以前他办公室里挂的邵画送我,我看了好久,秉着君子不夺人之美,也是无功不受禄的思想婉言谢绝了。


八九十年代,国家计划生育紧张,为刹住多生超生的风气,地方上采用了各种手段。下面政府的一些做法有点过头,各行其事,动不动在农民家里集资。当时还是孝同乡,他见到乡书记,建议不要那样做,为秦家村民节省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
    

为儿女事,他老伴和他吵过不少次。大女高中毕业该找工作。他和党睦粮站主任好,主任来看他,回去时他一直送到东边公路上都开不了口说让自己女儿去粮站帮忙算帐。还是老伴说了。主任说多大的事,怎不早说,咱的娃还有办不成的道理?主任一句话把问题解决了。
      

他在西安外语学院是领导之一,每次晋升,他都把名额让给年轻人。外院解决干部家属子女的事,他从不提自已。老伴见到校领导说跟着老秦这日子没法过了,农村两个儿子还有女子,还有在外上学的儿子,上学的不说,农村的总该解决一个吧,最后还是自谋出路,不了了之。农村的留在农村种地,结婚生子,好像就没有这个值得骄傲的有权的老爸。

大儿子,女儿都凭学习考上去,大儿还考上北京清华大学,孙女也考上清华大学,方圆数村,渭北县南,有几个清华生。这实在是我们秦家村人的骄傲。老人逝时,丧事很简朴,不架喇叭,嫌影响农民休息。通知少数亲戚,怕打忧人家。不是没钱,当时老人退休工资在县上都是最高的,况且女儿女婿都在铁道部……


他们一家人做事低调,不肯张扬,在农村的两个儿子,兢兢业业,本本分分从事农业生产。
      

由此我想到三类人:一会办事,二不办事,三不为自己办事。能办事的来者不拒,吃了你喝了你帮了你,你能说人家不好?不认六亲,不为人办事,有权不使,过期做废也大有人在,充其量一生混到头,明哲保身,指望其余的,不可能。

不为自己办事,不一定不为別人办事,一心想着别人的冷暖,到时人也会想起你冷暖。

人都是有感情的,忘恩的必定是少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三种人,高下立判,我于秦老先生做人做事也悟道了不少。


【作者简介】 杨备战,一九六九年生,中学毕业,生活在农村,从事红白事事业,爱写字画画,创办弘毅书院,把所学知识无私奉献给孩子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