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红丽】牛背梁一日游

 西岳文化 2020-07-23

文/石红丽

牛背梁一日游

四月二十号,大大来我们陕西考察,首站就去了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一前一天,我们姊妹四个领着三个孩子紧跟大大的脚步随旅行团坐旅游大巴也来到了大大的打卡站——牛背梁森林公园。

途中车上,导游为大家讲解了牛背梁的历史来由和概况,以及这次大大来这里考察的情景。随后,为活跃气氛,导游鼓动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艺。一时间,大巴内的歌声,戏曲声是此起彼伏,喝彩声和鼓掌声不绝于耳 。

我以前去过陕南几次,走的都是同一条路,比较熟悉,所以无心欣赏车窗两旁的景色,于是眯着眼,听着歌,护着孩子打着盹,养着神。大巴车经过一个又一个的小隧道,在穿过亚洲最长的终南山隧道后不大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我看了下时间,从蒲城出发,两个半小时不到的车程。

车还没到景区门口,远远就看见景区大门上方悬着三个牛头形状的造型,紧上面是“牛背梁”三个醒目的红漆大字。测过体温后,车子驶进景区停车场,我们一行人下车随导游前行。

一入森林公园的大门,就被迎面扑来的清新空气所包围,我微闭双眼,张开嘴巴,可劲儿的吮吸那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犹如饥饿的婴儿见了奶水般的贪婪!睁开眼,放眼望去,周围全是绵延起伏不绝的山脉,好似高低不平的牛脊梁。

山体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郁郁葱葱的,全是绿色。湛蓝湛蓝的天空下飘着几朵雪白雪白的云彩,空气清新的像是刚被过滤过一般,没有一丝丝的灰尘和杂质。还没进森林公园,我已经陶醉其中了。难怪这里被人们誉为“天然基因库”,大大亲切的称之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果然是名不虚传! 

往前走,雄伟壮观的牛背梁玻璃服务大厅前硕大的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着大大前几天来参观考察时的视频录像,引得游客们都停下脚步来驻足观看,留影纪念。

随后我们随导游持票进入森林公园。一入园,导游定了上车时间,大家就自行散开游玩。来到山前,山如其名,牛背梁,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我松了一口气,不再有来时那份爬山的畏惧。踏着平整的人行道,我们领着孩子缓缓而行,拾级而上,边走边看边玩。

只见园内森林茂密,树木花草遍布期间,小鸟啾啾,山花点点,人行道护栏外是流水潺潺,金鱼嬉戏期间。孩子们看见水里又肥又大的金鱼,挣脱小手,从护栏安全地带的开口处跑下去,蹲在溪水中央的大石块上边看金鱼边戏水打闹,久久不愿上来。

我告诉他们,前面还有更多更好玩的,他们才不情不愿的爬上来。领上孩子,我们继续随着人流向森林公园深处走去。愈往里走,空气愈发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心情瞬间豁然开朗起来,真像是走进了一个天然大氧吧。前方周围,群山雄峙,峰峦叠嶂,怪石嶙峋,瀑布飞流;道路两旁沟谷深邃,水流湍急,变化万千,景色是浑然天成,十分的壮观!

走在人行道上,时不时的会冒出来一两棵挡道的树木,悬崖峭壁处冷不丁会伸出一大块的巨石,一不小心就会迎头碰上。每到危险地带,我们姊妹几个就紧紧抓住孩子的小手,生怕有点闪失。

葫芦峡下,孩子们踩在一块块蘑菇状的石柱过道上,既高兴又紧张,紧抓大人的手,蹦蹦跳跳的在上面跨来跨去。小孙子年龄最小,有点胆怯,两个小姑姑就不停的鼓励他,告诉他“不怕不怕,掉不下去。”每每人行道旁出现特造的跨栏景点,几个小家伙就绝不走人行道,非要大人陪着他们绕过去,再小心翼翼的从跨栏上跨过来再绕到人行道上。虽然很是耽误时间,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开心的笑容,我们也都高兴的陪着他们疯。

木质的龙凤吊桥上,孩子们边走边晃动两旁的护栏绳索,看着脚底下的木板也随着他们的摇摆节奏慢慢的左摇右晃,他们开心的哈哈大笑,在上面来来回回的跑,拖也拖不走。就这样,一路上走马观花般走走停停,碰见好玩的地方,三个小宝贝就赖着不走,怎么也不愿意错过,非得玩尽兴了才肯离开。我们只顾着陪孩子玩了,好多景观都因无暇顾及而错过。

途经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红豆杉树时,看见好多游客都跑下去和它合影,因为沟深又有孩子,我们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就走开了。半道上,妹妹腰疼走不动了,姐姐留下来陪着,我和弟媳陪着孩子们继续往高处走。三宝贝真的是厉害,我上的是气喘吁吁,他们却健步如飞,跑的不停,还不时的回过头来催促我俩。我已是筋疲力尽了,可怕追不上孩子们,还是强迫自己知难而上,不敢有半点懈怠。

就这样紧追慢赶的,哪里还有精力和心思再去欣赏身边的大好风光。终于,我们上到了索道跟前,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路旁的台阶上歇息。原本是承诺孩子们从索道那坐缆车下山去的,到了才知道缆车是往山顶上走的。听从山顶上坐缆车下来的游客说其实上面没什么,就是云雾缭绕,地势平坦,树木葱郁,单程票价是六十五元。

我和弟媳合计了一下,觉得孩子小,还不懂得欣赏,没必要上去看,还有孩子们以前也都在其他景点坐过缆车,这次大大小小五个人来回坐得六百多,有点超范围了。就连哄带骗的没让孩子们坐,打算乘景区的大巴下山。这时,妹妹打来电话说她俩还在原点等候着我们,说时间还早,让我们原路返回。

在索道服务区吃了点东西,我们就往山下走。返回途中,孩子们又是一路小跑,我俩又是紧追慢赶,嘴里不停的喊着“小心,小心脚下,注意安全”,根本没时间再去欣赏两旁山川秀丽的景色。我一边追一边在人行道上留意着看能不能有幸遇到上来时没见到的前几天大大来时抚摸关注的那棵树。心想着那棵树现在一定都被保护起来了,肯定会有标志的。半道和姐妹会合后,我们一起留意,可是大半路过去了,始终没得见着。

正在失望之际,我发现好多工人在人行道的一棵大树周围施工,旁边堆满了方管等物品,看情形好像是在加宽改道人行道。我怀着好奇心试探性的问了下工人师傅那棵树是不是大大前几天来摸过的那棵,在得到肯定答案后,我高兴极了,激动的和姐妹们在那棵树前留了影,一个个还学着大大的模样在那有模有样的抚摸大大摸过的树上面的那个大疤痕。旁边的工人师傅打趣说“赶紧摸吧,下次来可能就摸不着了”,惹的我们是捂嘴大笑。看看快到集合时间了,我们不敢再留恋两旁的美景,加快脚步,终于赶着点的到达车前。

随后,我们又来到紧挨着森林公园的终南山寨,那个山寨很小,和前几年各地流行的人造景点一样,不过都是木头造的房屋。现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景象,大部分门都是关着的,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家卖小吃和小玩意的门面还在开门营业着,游客很少,生意很不景气。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四点钟,我们就踏上了返程的路。

上车落座后,听到大家都在赞美牛背梁的自然好风光,赞叹大大的精辟总结“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我的心一下子又回到了景区内,后悔走时没多吸几口清新空气,遗憾没能一睹羚牛谷的神奇风采和山顶的无限风光。

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再去。去天然氧吧吸吸氧,去好好领略大自然赋予它的神奇风光。


【作者简介】石红丽,出生于一九七零年,八九年毕业于党睦高中,经营超市,服务乡亲。热爱大自然,喜欢旅游,闲暇时写写画画,悠然自乐。

一、原创作品奖励

赞赏金额全部归作者。7天内阅读量达到1000,奖励10元。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二、投稿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