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氏情深〗▶美国耶鲁资深学者苏炜携家人回乡恳亲祭祖、场面暖暖的!

 苏氏信息平台 2020-07-23

〖苏氏情深〗

美国耶鲁资深学者苏炜携家人

回乡恳亲祭祖、场面暖暖的!

点开?苏氏祖祠祭祖暨笃堂传统文化中心揭幕

苏炜简介

苏炜,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耶鲁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下乡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1968-1978)。1977年参加高考,1978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赴美留学,获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后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86年回国工作,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0年后定居美国。曾出版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迷谷》《米调》《磨坊的故事》,短篇小说集《远行人》,学术随笔集《西洋镜语》,散文集《独自面对》《站在耶鲁讲台上》《走进耶鲁》《天涯晚笛》《耶鲁札记》等,其中《米调》曾入选“2004年中国最佳小说排行榜”,《天涯晚笛》被新浪、凤凰、文汇、新华等网评入“2013中国好书榜”。

----亲祭祖摘要----

苏炜宗贤是中山市古一村人,就读中山市纪念中学,凭自已聪明才智、奋斗拼博精神考取国立中山大学,以学士之身远赴美国高等学府深造,学得博学之才,曾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教授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桃李遍布世界各地、远近闻名。苏炜笔名‘阿苍,’著有多篇长编小说。二零零八年,创作知青组歌“岁月甘泉,”获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组歌曾在北京、香港、澳洲、美洲、欧洲等地演出,均获好评,他有一句名言“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二零一九年五月八日,他以近千名候选教授之一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最高教学奖。
浔江河畔、淳朴村落,新年伊始、祖祠生辉,于2020年1月2日下午3点多钟,由中山市、古镇镇、古一村领导陪同苏氏旅美、粤、港苏炜教授及其家族成员回乡省亲祭祖。百忙之中苏炜教授回乡探望阔别多年亲朋戚友,苏氏祖祠会长、理事们及一批苏氏宗亲提早列队站立着古镇苏氏祖祠门口两旁用热烈掌声、欢呼声迎接市、镇、村领导,苏炜及家族成员步入苏氏祖祠第一进、第二进接待厅“笃堂”并分别围绕着古式议事长台坐好,由苏氏祖祠理事会苏根鸿会长致欢迎词,由原中山市人民政府韩泽生副市长致词,古镇镇政府梁委员讲话、苏炜教授讲话,苏炜家族代表发言,等等。在短暂的欢迎会和交谈中,很快就进入祭祖吉时;今次的祭祖活动,苏氏祖祠理事会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祠堂最高规格礼遇“开中门仪式”迎接我族苏炜教授及其家族成员,由中门步入第三进祭堂进行祭祖;祭祖后,回第二进接待厅“笃堂”门口影大合照,再到祖祠后花园参观中华传统艺术灰雕、“百鸟图”、苏氏历史文化…等等。随后品偿家乡传统祭祖合家欢晚宴;餐后,各兄弟姊妹大展歌喉、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在歌声中、音乐声中、鞭炮声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此次祭祖活动圆满成功!

2020年1月2日,美国乡亲、耶鲁大学资深学者苏炜(左一)携家人回乡,与澳洲、香港、澳门、中山的家族亲人们寻根探亲,20多人先后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中学、左步村,并到中山古镇苏氏宗祠祭祖。

中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左三),中山市关工委主任韩泽生(左二)热情接待了苏炜家族一行,探讨侨乡侨情、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事宜。

 笃堂恳亲座谈会

美国耶鲁大学苏炜教授(左)、中山古镇苏氏祖祠苏根鸿会长(右)

中山古镇苏氏祖祠会长苏根鸿(左)、苏华(右)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苏炜(中)、古镇苏氏祖祠副会长苏汝强(左)、古镇苏氏祖祠理事苏锦根(右)

教授苏炜(中)、古镇苏氏祖祠理事苏景伦(左1)、古镇苏氏祖祠会长苏根鸿(左2)、苏卓杰(右)

左起:古镇苏氏祖祠副会长苏汝强(左1)、中山古镇古一支部书记苏池结(左2)、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左3)、古镇苏氏祖祠会长苏根鸿(右)

右起: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右1)、苏炜夫人(右2)、苏炜女儿(右3)、苏炜女婿(右4)

苏炜教授(中)、中山古镇苏氏祖祠会长苏根鸿(左)、苏根鸿夫人(右)

恳亲座谈会现场

美苏炜教授(中)、中山市副市长韩泽生(左1)、古镇苏氏祖祠副会长苏耀洪(左2)、古镇苏氏祖祠副会长苏权进(左3)、苏惠(右1)、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刘志伟(右2)、古镇苏氏祖祠理事苏焕明(右3)。

中山市副市长韩泽生致辞

古镇镇政府梁委员讲话

苏炜教授致辞

中山古镇苏氏祖祠苏根鸿会长致欢迎辞:

尊敬韩市长、各位领导、嘉宾、苏炜宗贤及家人、宗长、宗亲、兄弟姊妹们新年好!

        您们的光临另古老苏氏祖祠蓬荜生辉、星光熠熠、光芒四射、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祥和的今天,我谨代表中山市古镇苏氏祖祠理事会向您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苏氏子孙秉承祖训、弘扬祖德、继住开来、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苏炜兄弟凭自己的勤劳、拼博、进取、聪慧考取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学业有成,远赴美国高等学府深造,得博学之才,教授美国耶鲁大学,远近闻名、桃李遍布世界各地。这是苏氏家族感到自豪与骄傲,是我族一大喜事、盛事,为鼓励我族年青一代奋发进取树立榜样。今天苏氏祖祠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祠堂最高规格礼遇开中门仪式,欢迎宗贤回祠堂拜祖。

        在此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如意吉祥、心想事成!谢谢!

                       2020年1月2日

苏氏祖祠开中门祭祖

左起:中山古镇古一粤剧团苏昔和(左1)、苏汝胜团长(左2)、苏树平(左3)、苏炎堂(左4)、苏兆贵(右),后排:苏强哥

礼乐奏起,祭祖开始。


苏根鸿会长陪同苏炜教授一家从中门步入苏氏祖堂祭祖。

随后,全体人员隆重举行公祭祖先大典。


禀文

列祖列宗在上:

    今公元二零二零年1月2日,我族先贤苏翰彦后裔合家及其三子苏炜自海外归来,携夫人、女儿、女婿,回家乡省亲,风尘稍洗,便敬备牲礼果品奉祭于祖祠先祖灵前。

苏炜兄弟秉承祖训、笃崇礼仪、重文尚学,以国立中山大学学士之身赴美国著名学府深造,得博学之才教授于美国耶鲁大学,满园桃李,蜚声杏坛,族人闻之,甚为自豪,树为榜样而激励后俊,此实乃光宗耀祖,壮我族威之喜事。苏炜兄弟一别家乡数十载,虽身居海外,远隔重洋,然能心系桑梓、情怀根源、不辞辛劳、万里归来,实令祖灵宽慰,族人欢喜。在此,祈愿我苏氏一族,共沐先祖恩泽,身心康泰、合家兴和、族裔繁昌、事业隆盛、内外锦绣、远近辉煌。

子孙拜祭,明言心语,祖灵皆知,上香酹酒,深表孝意,敬奉之品,列祖同享!

中山市古镇苏氏祖祠理事会叩上


祭祖仪式结束后,苏氏家旅在笃堂前合影,

合家欢晚宴

美国耶鲁大学苏炜教授(中)、中山古镇苏氏祖祠苏根鸿会长(左)、古镇苏氏祖祠苏汝强副会长(右)

美国耶鲁大学苏炜教授(中)、中山古镇古一党支部副书记(左)、古镇苏氏祖祠苏光旋副会长(右)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右)、中山古镇苏氏祖祠会长苏根鸿(左)

餐后,各兄弟姊妹大展歌喉、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在歌声中、音乐声中、鞭炮声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此次祭祖活动圆满成功!

1月5日,苏炜教授在北京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回赠一封“谢亲书”,言真意切诉乡情,特此登载,以飨读者。

谢亲书

深敬深爱的故乡中山古镇苏氏宗亲----- 各位贤长领导,兄弟姐妹:
       我已于日昨离穗赴京,不日内返美。这次携妻子与新婚的女儿女婿回国返乡省亲,万里迢迢,风雨无阻; 乡情亲情族情,陪伴我们追根桑梓,溯源乡井,当此美景良辰,可奉香执礼, 拜祭于祖寺先祖灵前;  特别是,得享苏氏宗祠为我和亲眷开中门拜祖的隆厚盛誉。于当日烟炮鼓乐之间,幡飞香远之际,我几度弘然欲泪,心魂震颤----这是我和亲眷毕生难忘的亲祖经历,和深刻沐浴传统与乡土深情的精神洗礼! 历史的纽带将我和乡亲们连接,宗族的情感将我和这片土地连接 。古哲有言:  " 忆昔东坡,秀夺眉山·····四方中气,直当此岁,间出英贤。"(雪坡词《沁园春》,引自《蕙风词话》)站在这个从苏武,苏轼到苏刘义等苏氏先贤为宗族增光添彩的宗祠庙堂前,我听到了历史的回声,我领受着先贤的目光,我知道自己是谁。  我深知: 组织安排这样一场规模盛大的拜祖高仪实非易事。各位乡贤为此汲井牵舟,村呵巷议,八方筹措辛劳多时,才能玉成这样一场堪称至善完美的盛举盛事!
      在此,我与亲眷,并代表一起步入中门拜祖的苏翰彦后裔的四代亲属,再一次向古镇苏氏宗亲和各位乡贤领导与兄弟姐妹,深深鞠躬致敬致谢!献上我们由衷的感恩----感恩上苍和乡土的呵护爱重,感恩苏氏宗族与先贤的佑护泽被!  
       菊黄酒香,乡风澄怀; 昔迹归零,关山重渡。于我,过往已成烟尘,来路当再策鞭。我在1月2日盛典当晚的日记这样写道: 如何"当得起"和"不辜负", 此乃我后半生最大的功课也。-----我将会为此再交出新的人生答卷,以报答乡贤族亲的亲情厚爱,以报答土地宗祠的重望重托。古诗曰: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值此庚子鼠年新春佳节将临之时,我以微言代淡酒,遥祝----各位古镇乡贤苏氏族亲 新岁新春幸福安康,事业兴隆,诸事顺遂! 苏氏宗祠文脉香火,永远鼎盛丰达!
       再一次,向大家深鞠躬!

乡子族子    苏 炜 
公元2020年元月5日于北京

Thank you! 

来源:中山市古镇苏氏祖祠理事会

编辑:苏耿仁

欢迎亲们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苏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