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乳糖不耐受症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医生,我家宝宝每天大便好多呀,放个屁就带带点大便出来,一天十几次呀,肚子没吃奶都是圆鼓鼓的,还容易吐奶,大便里有一片一片白白的。这是不是拉肚子啊,还是消化不良?”

这是在上体检门诊和新生儿随访里经常遇到问题——乳糖不耐受现在网络咨询这么发达,相信许多家长对这个词条并不陌生。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儿童乳糖不耐受症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导致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等乳糖,在进食乳糖后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症状等临床综合征。以乳汁为主要饮食的新生儿及婴幼儿常发生腹泻等症状。

发病机制

乳糖酶一般分布在小肠尤其是空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当乳糖酶当分泌量减少或活性不高时,进食了糖类以乳糖为主的母乳和牛乳,这些乳糖就不能被完全消化和分解。

部分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肠壁蠕动出现腹泻。二氧化碳产生胀气、增加肠蠕动,患儿出现不安,甚至诱发肠痉挛出现肠绞痛而哭闹不安。乳酸增加使粪便PH值降低。

病情分类

乳糖不耐受分为三种:

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与遗传和种族有关,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我国新生儿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每个患儿的症状轻重不等,与酶缺乏程度及酶活性有关。

2、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大多是在肠道感染后出现,肠绒毛顶端受损后导致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而出现腹泻。需待绒毛顶端修复后能分泌足够量的乳糖酶后腹泻才能停止,一般需2周~2月左右。部分新生儿和早产儿由于肠黏膜发育不成熟及乳糖酶活性暂时低下时,排便次数增多,待活性正常后排便次数减少。

3、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到一定年龄后,乳糖酶活性逐渐下降或消失。不同种族和地区发生率不同。

临床症状

❂ 腹泻

每日可多达10余次,大便为黄色或青绿色稀糊便,或呈蛋花便,泡沫多,有奶瓣,肠道气体增多,排气时常带出粪便,部分患儿有吐奶。

❂ 腹胀

患儿因腹胀,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哭闹不安,予通便后哭闹可缓解。

❂ 肠绞痛

肠绞痛可发生在腹泻前和病程中。严重的患儿可发生脱水、生长迟缓等。

❂ 非典型症状

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行大便常规化验阴性、PH值降低、还原糖阳性;对无乳糖奶粉喂养效果好,换用普通奶粉或母乳喂养后再次出现腹泻、腹胀等,可确定为乳糖不耐受。

病情区分

但是牛奶蛋白的患儿也会出现腹泻、腹胀等,怎么区分呢?

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一般是对牛乳蛋白过敏,改用母乳后腹泻可缓解,但是母乳喂养儿与母亲进食牛奶蛋白类食物有相关。而乳糖不耐受患儿,对母乳和牛乳都不耐受,母乳喂养,仍腹泻。可通过大便还原糖试验鉴别,牛奶蛋白过敏患儿,该试验是阴性的。

治疗手段

一般来说腹泻次数不多,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不需特殊治疗。

若腹泻频繁,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有脱水表现等需进行相应治疗,如补液、改变饮食等。选用无乳糖配方奶,腹泻缓解后,逐渐增加母乳次数,可母乳、无乳糖奶粉混合喂养。

待3~4月龄时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减少母乳或牛乳的摄入。另外可通过口服乳糖酶来外援补充乳糖酶而改善乳糖不耐受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