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学——支气管哮喘(2)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支气管哮喘(2)


治疗

药物分类:

--缓解性药物(短效、按需使用):SABA、SAMA、短效茶碱、全身用糖皮质激素。

--控制性药物(长效、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LABA、LAMA、缓释茶碱、色甘酸钠、抗IgE抗体。

具体介绍:

1.    糖皮质激素:吸入: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规律吸入1-2w。不良反应:口咽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口服:泼尼松、泼尼松龙,不能作为长期控制手段。静脉:重度或严重哮喘发作。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慎用);

2.    β2受体激动剂: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减少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和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的作用。SABA缓解首选药。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主要不良反应有心悸、骨骼肌震颤、低钾血症。LABA与ICS联合为控制哮喘首选,常用联合制剂: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吸入干粉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干粉剂。LABA不能单独使用;

3.    白三烯调节剂: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常用药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4.    茶碱类: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浓度,拮抗腺苷受体,增强呼吸肌的力量以及增强气道纤毛清楚功能,舒张支气管和气道抗炎。安全有效浓度为6-15mg/l,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尿多;

5.    抗胆碱药:其舒张支气管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SAMA异丙托溴铵,LAMA主要用于哮喘合并慢阻肺以及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治疗。

急性发作期治疗:

由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流病变。

1.    轻度:SABA,可加缓释茶碱片或SAMA。

2.    中度:SABA,联合SAMA、激素混悬液、也可加茶碱,若疗效欠佳,则口服激素,吸氧

3.    重度至危重度:SABA、联合SAMA,激素混悬液、茶碱、吸氧。Ph<7.2且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应适当补碱。无效则机械通气,指征:呼吸肌疲劳、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意识改变。

慢性持续期治疗:

经治疗患者从第二级(低剂量ICS/白三烯调节剂)开始,如果严重未控制,则从第三级(低剂量ICS+LABA/中等剂量ICS或高剂量ICS/低剂量ICS+白三烯调节剂/低剂量ICS+缓释茶碱)开始。

当达到哮喘控制之后并能够维持至少3m以上,可考虑降级。若患者使用最低剂量控制药物达到哮喘控制1y,可考虑停药。

难治性哮喘指规范治疗ICS和LABA或更多,6m仍不能控制,治疗给予高剂量ICS联合/不联合口服激素,加用白三烯、抗Ig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