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真真 编辑:六六酱 不同于往期的大神们,我是一枚标准的学渣,考分不高,上岸重医,介于复试不具有参考价值(1:1复试),只分享考研初试的经验。 大神们脑子好使条条大路都通罗马!他们不需要关注学习方法那些旁枝末节,任性复习(@91大佬)也能心想事成。而普通人很难走他们的路成功,因为大神毕竟是少数。就像钢琴最开始只能由天资卓绝的人才能弹好,后来各路大神创作了各种练习曲和方法,普通人通过这些方法足够努力也能弹得不错,各种辅导班就是起这个作用,用聪明办法让笨人考高分。我就是笨人,试了一些方法后,就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告诉弟兄们亲身试验的雷区,看下哪些操作药丸。 首先介绍下我的基本情况。2010年TMMU临床入学,上课有好好听,前提是没打瞌睡没看小说没玩手机没吹牛扯白……课下不看书,视课程难度在考前7天——7小时靠资料(xyz、最终奥义)续命。成绩中等,未挂科,四级考了2次才过(452),六级考过1次(300+),实习时考研裸考280+(西综190、英语38、政治60),浑浑噩噩熬到毕业,分配到某基层卫生单位出全科门诊,16年考执医,考前刷了整整1个月的真题,笔试472通过,自此再没系统翻过专业书。大家可以先对照下自己,特别是各类考试分数,能够很直观地估计英语和专业水平。 之后简单说说我复习经过。 18年4月收到离职决定兴奋不已,夜夜喝酒撸串玩游戏,凌晨2-3点睡觉,6点20起床,4月21日下午突发心悸气短1小时持续不缓解,体系医院诊断为频发室上性早搏伴差传、心肌炎,口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大株红景天效果欠佳。 5月20日离职在家开始复习。 5月-7月因为心肌炎(上楼梯都会诱发心律失常)和颈椎病(先天4-5颈椎融合)需要静养,每天8:00起床,上午2小时西综,下午睡到15:00,复习1小时英语,晚上慢走散步,玩会游戏,22:00睡觉,期间一度放弃考研,转投简历找工作无人收留。 7月末病情好转,之后7:15起床,上午西综,下午2小时英语,晚上依旧游戏(政治:?)。8月末去成都嗨皮,向同学打听华西行情(370比较稳),决定报考华西。 9月25日报考华西,考虑到身体、复习进度、英语水平(专指口语水平)等诸多因素后,1天后更改为重医(350比较稳)。 10月末开始晚上学习2小时政治。 11月现场确认后,做题发现英语极有可能过不了国家线,白天时间全用来学英语,晚上留给政治和西综。 12月5日左右开始熬夜复习,上午西综,下午英语,晚上恶补政治,23:00-1:30回顾当日西综错题、图表、英语单词。 12月22日上午考政治,大题基本押中,中午吃了点面包,背英语作文模板。下午的英语考试是我人生中最难熬的考试,没有之一,几次想要放弃,还是硬着头皮做完了,下来群里对了下新题型答案,发现自己独树一帜……顿时心如死灰,因为我花了30分钟来确保新题型不出岔子,这样的结果难以接受,后来查了下说可能是花卷,大家答案可能不一样但都是对的。 23日西综,感觉跟换了个出题人一样,刷的题不顶用,只能靠莽了,心态失衡,检查时改了10多道题,下来一对答案改错了6道病例题。 考后没有去网上对真题,自己估分在320-350之间。成绩出来356,西综219,英语67,政治70。 以上就是我复习和初试的简略过程,可以看出我基础比较差,复习也很佛性,最终考了个马马虎虎的分上岸,不得不说有运气的成分。 以下我会分科目和题型谈下我的见解和一些注意事项,有参考价值的是因各种原因限制(年龄、基础、身体、时间等),目标分数330-360(西综220、英语65、政治70)之间,无意老八所,决心当年上岸的弟兄。在我看来,360是一个坎,往下只是复习方法和时间的问题,而往上则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350能让你进入大部分学校的复试,至于复试,成败的因素实在太多,没有初试那么单纯,只要过了线,初试分数在复试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 西综是我的强势科目,15年裸考190,有一定基础,但是脱离临床已经3年了,忘得也差不多了。按照240的目标分去复习,第一轮复习用了4个月,首先完整看了一遍生理书,非常费时间,然后看老贺的讲义,单门学科看完刷该学科的真题,期间没有看视频,第二轮复习用了2个月,每章看完刷真题,第三轮(其实是考前)用的傲视天鹰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和预测卷,以及老贺的冲刺视频。我曾经统计了5套(含18年)真题,发现西综有明显的难度阶梯,其中60分对大部分系统复习过的人而言很简单;180分属于普通难度,但是总会遗忘一些知识点导致做错;剩下的60分属于能力拔高题,要么是变态的记忆题(得到此类分记忆内容增加好几倍),要么是非常综合绕弯的题目。如果目标分数是210-240,复习重点就在于反复记忆这180分的高频知识点(再次推荐傲视天鹰)。因为西综最后整体被我献祭掉了来保证英语过线,我的西综考分不高,但已经是我的真实水平了。 执业医师类的考试是通过性考试,考点集中,刷题有效。西综是选拔性考试内容多又细,非常吃基础,如果本科期间没有系统学习,即使学习能力很强也很难用短期复习得到高分。西综的复习方法贺银成讲义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在此仅列出各科的一些注意。 生理:对于本科有认真学的应届生,生理可以不看课本,其他情况再佛性也要看一看,解剖和生理是基础,多背多理解,不然内外科知识点很难记住。 生化:考得非常反人类,对内外科应试帮助不大,建议先看看讲义粗略过一遍,第二轮看视频做题记口诀,让老师教你记忆方法,能省不少功夫。 病理:知识点分散,与内科有很多知识点雷同,记忆型学科,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复习。 诊断:特别重要,内科基础,病例分析题的基础,无论西综目标分数是200还是250,病例分析题都要以满分为目标,诊断尽量看细点。 内科:呼吸题容易错,循环题容易一脸懵逼,多翻翻生理和诊断,消化考得明显就简单多了,剩下肾炎肾病和血液淋巴需要死记硬背,千万不要放弃,能背多少是多少,万一出得简单……内科我只看了讲义,后来考前看了一些刘忠保老师的课,发现自己走了弯路,有老师教就是好。 外科:同生化一样是被我献祭的部分,粗略过了一轮,然后看的傲视天鹰的视频,应试效果还行。外科记忆部分比较多,既然不要求你动手,那就是玩文字游戏了,多看视频多刷题,考点比较集中。 参考资料和APP: 1.老贺的四件套。讲义是精华,背不住咱可以多读几遍不是?同步练习的话分数要求不是太高可以考虑让它吃灰,有时间可以同步刷一下(认为好用的可以指出来一下),剩下的两本已经不同程度上被刷题APP取代。 2.西医考研和蓝基因APP任选其一,比老贺的真题好用。我用的蓝基因,不过在西医考研上做的历次模拟考,得分190-220。后期冲刺时将难以一次性记住的错题解析截屏,后期查漏补缺会非常方便。 3.协和的《图表生理学》,专门说一下,并不好用,书是好书,图文并茂,适合本科学习用,不适合考研,或许因人而异吧。 4.药理学教材适合终结争议题,谁用谁知道。 5.傲视天鹰冲刺的书和视频值得买,知识点标注鲜明清晰,模考估分很准。 6.Visible Body,带AR,很好用,做活动买又很便宜,还有本奈特图谱,不过用得很少。 西综决定能上哪所学校,英语决定能不能上研。英语是我的弱势科目,从初一烂到大学毕业,如果不是要过四级才能毕业我现在应该连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了。我对英语的要求就是过线,比较保险的分数是60分。起初是想用这半年(真正)提高英文水平而非应付考试,然后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因为这半年不止是英语这门,你还有那么厚的西综和陌生的政治,全是需要记忆的科目,乱七八糟的知识塞在脑子里,非常影响记忆效果,特别是单词。下午是复习效率最低的时间段,我将下午用来复习英语是因为英语就是下午考,考前熬夜突击很难保证下午做题的状态,所以索性习惯在昏昏欲睡的下午做英语题。后来发现很多下午真的就昏昏欲睡,要么玩游戏去了,要么一睡就到了17:00,晚上也没心思复习就放纵过去了,非常打乱整体的复习节奏。到了11月初单词还是看了又忘,忘了又看,真题徘徊在40-50分之间。当时我西综水平预计220,重医18年复试线330,只要英语过线就能过复试线,如果过不了复试线,西综高有什么用。于是我果断放弃西综,上下午用来攻关英语,蹩脚的记忆力让这个过程痛苦得不行,1个月后,做完最后一套真题模拟68分,我才恢复了之前的时间安排,这个过程充分证明了英语能力难以在短期提高,但是应试能力可以。考试时答题顺序:作文-阅读-新题型-完型-翻译 。 单词:用过扇贝等软件背过单词,总体比单词书效果好,但是考研阅读有很多的熟词僻义,生词也有多个意思,知道它的其中一个意思反而掉进了坑里。单词要结合语境记忆,后来用的是新东方李剑的“折纸法”,就是一张作业纸折叠三次,写下每篇阅读的生词,通过英文单词写中文意思,检查正误之后,再过一个小时左右通过中文意思写英文单词,以这种多次重复的方式来检验背诵效果,亲测有效,阅读就不容易看错单词了。 完型:被我献祭的部分,性价比不高,刷真题,考前可以看下新东方的冲刺课程抱下佛脚。 阅读:重中之重,刷真题,词汇量差、长难句结构不熟的话刚开始可能看不懂文章意思,做题也是惨不忍睹,一定要坚持做完(考试时遇到难的阅读就多想想最开始是怎么连蒙带猜坚持过来的),做完了看新东方唐迟的讲解视频(感谢刘老哥推荐给我),学会做题的逻辑和方法,从连蒙带猜开始,到连蒙带猜结束。 新题型:全或无,决定生死的10分,非常讲究方法的一部分,我记不清看的谁的视频了,好像新东方和刘晓燕的都看了一些。考场上只用10分钟就做完了,花了20分钟检查。 翻译:被我献祭的部分,考前看了下新东方视频学了下译法,考场惨不忍睹。 作文:强力推荐刘晓艳(感谢老同学推荐给我),英语渣的救星。作文留着不复习,考前三周开始看刘晓艳的作文部分(请开1.5倍速),并总结自己的2-3个大作文模板,打印几十份英语答题卷,用10-18的真题题目检验模板,期间规范单词间距、单词大小、练下英语字。小作文我没用模板,记了10种可能性较大的文体的必备套话,效果拔群。考试开始首先写作文,因为全是套话和模板,写得很熟,稍微过下脑子就可以了,期间平复心情准备阅读。这个顺序很重要,正是提前写好了作文,做完了阅读,才敢花20分钟检查新题型(没检查前我错了4个,改对了8分),高分题做完了,剩下的完型和翻译就比较随意了。我这有自己揉的大小作文模板,怕英语dalao取笑就不拿出来了,我会放在网盘里给英语渣和懒鬼取用。 参考资料和APP: 英语的资料大部分都是各家视频,按喜好看就行,纸质的都是围绕着单词和真题,比如各种真题卷子和解析。 很早买过肖秀荣的全套(陆续发货),但晚上一直玩游戏没有复习,从10月末开始复习政治,没有时间看讲义,只能硬着头皮零基础做题,不懂的再看解析,哲学部分就这样被我学通了,做题正确率越做越高。到了毛概一脸懵逼,根本做不下去,去某站搜政治复习找到了徐涛老师,不好意思我是白piao,开着1.5倍速按哲学-史纲-毛概-思修顺序可耻地偷听完了他的精讲班和刷题班,之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别被骗了,不止1000题),正确率挺高的,考前看的徐涛的小黄书和肖八、肖四,背了押的大题,风中劲草也有买,但是没时间看了。最终两个老师都押得挺好,特别是肖秀荣,基本命中原题。 下面提供两种复习方案: 1. 徐涛精讲班、刷题班、冲刺班,命题人1000题、风中劲草、徐涛小黄书(很小的册子,背全书答案框架)、肖四、肖八。 2. 徐涛精讲班、刷题班,命题人1000题、徐涛小黄书(背大的押题)、肖四、肖八。 复习效果因人而异,我用的第二个方案,而且打了许多折扣。基本上徐涛解决选择题,肖秀荣解决大题,如果不放心可以再背风中劲草和小黄书。 政治及格不难,但是的确有压分的现象,不过无所谓,只要能过线,又不是单压你一个。 ![]() 尽量去蹭图书馆和自习室,特别是自制力不强的同学,在家复习简直是灾难。早上起床吃个早饭,打开手机看小说,饭吃完了继续看,看到9点又打开了游戏,玩到11点叫份外卖开始看动漫刷剧,上午虽然没复习但是玩得好累,饭后犯困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多,爬起来想到上午都什么猪队友,赶紧又打开手机玩游戏,晚上因为白天一直低头看手机颈椎病发作头痛肩膀痛,贴个膏药早早睡觉…… ![]() 自从离职后,我就成一个大学荒废学业、在单位挨处分被开除、宅在家中偶尔跟老妈去菜市场买菜的大龄未婚青年,我很需要一个名校来证明自己,但大病一场的我意识到自己的现状已经不适合高强度的学习了,摆在我面前的是两个选择,再战一年硬刚华西,或者改投敌校怀抱还有希望当年上岸,我选择了后者。步入中年的过程就是不断向自己妥协的过程,直到野心逐渐适应日渐衰退的学习能力。我时常也会想当初我强行报考的华西会怎么样?或者我当初没有大病一场又会怎么样?或者我毕业就离职考研?再往前,高考不去TMMU而选择本硕连读又会是怎么样?人生的路口有着太多的可能性,而正如《四叠半神话大系》中所说,我们大部分的烦恼是来自于梦想另一种可能的人生,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可能性这种不能指望的东西上,正是万恶的根源。 ![]() 游戏、动漫、小说和连续剧尽量克制,尽量留在晚上,一日之计在于晨,根据我的经验,早上玩游戏能够带乱全天的节奏。 ![]() 做家务和做饭不会影响你复习,因为每天精力能够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我自己是很难从8点多坐到11点多。如果在家复习,可以自己做饭,休息时扫扫地抹窗户收拾整理下屋子,耽搁不了多少时间,就当是休息了。 如果你真的这么复习会发现时间特别宽松,因为我这种病号+超级拖延症都能拖到最后勉强完成。回首半年多的初试历程,并不是痛苦的回忆,唯一痛苦的地方还是颈椎病和心肌炎(在此推荐奇正藏药贴膏和感谢大坪心研所的室友二哥,真的很给力)。考研最重要的是心态和节奏,就如同长跑一样,过了最难受的点,剩下的就容易坚持下来了。我恰巧选择了一条最难的道路登山,累的时候举目四望,还能看到前人和后来者,这让我感到不是那么孤独,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彩,每个人的挣扎都感同身受。 |
|
来自: 昵称7093470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