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硬化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因肝脏变形硬化、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显著改变,临床以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减退为特征,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而死亡。

病因

1. 病毒性肝炎

HB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丙型肝炎病毒。

2. 酒精

为欧美最常见病因,导致肝细胞损害、脂肪沉积及肝脏纤维化,逐渐发展为肝硬化。

3. 胆汁淤积

4. 循环障碍

5. 药物或化学毒物

6. 免疫疾病

7. 寄生虫感染(门静脉高压为突出特征)

8. 遗传和代谢疾病(铜代谢紊乱、血色病、α抗胰蛋白酶缺乏)

发病机制及病理

肝硬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肝细胞坏死、再生、肝纤维化和肝内血管增值、循环紊乱。

炎症导致肝星形细胞激活,胶原合成增加,沉积于Disse间隙,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导致肝细胞的合成功能障碍。汇管区和肝包膜的纤维束向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扩展,这些纤维间隔包饶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形成典型的肝硬化组织病理形态。这是加重肝细胞的营养障碍、促进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机制。

临床表现

1. 代偿期:

可无症状,也可有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症状,多呈间歇性。脾脏因门静脉高压常有轻、中度肿大。

2.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

(1) 消化吸收不良:多与门静脉高压时胃肠道淤血水肿、消化吸收障碍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2) 营养不良:一般情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甚至因衰弱而卧床不起,患者皮肤干枯或水肿

(3)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肝细胞进行性或广泛性坏死;肝功能衰竭时,黄疸持续加重,多系肝细胞性黄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