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硬化2

 心理医生金兆丰 2020-07-23

4)出血和贫血:常有鼻腔、牙龈出血及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消化道出血等,与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5)内分泌失调:

性激素代谢:常见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减少。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现均与雌激素增多有关。

肾上腺皮质功能:原料胆固醇酯减少,皮质激素合成不足;促黑素细胞激素增加,患者面部和其他暴露部位的皮肤色素沉着、面色黑黄、晦暗无光,称肝病面容。

抗利尿激素:促进腹水形成。

甲状腺激素:总t3,游离t3降低。

6)不规则低热:肝脏对制热因子等灭活降低,还可由继发性感染所致。

7)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常有下肢水肿及腹水。

2.门静脉高压:多属肝内型,门静脉高压常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被认为是继病因之后的推动肝功能减退的重要病理生理环节,是肝硬化的主要死因之一。

1)腹水:是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共同结果,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有腹胀、呼吸困难、心悸等表现。形成机制:

1.门静脉高压、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是腹水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排钠排水减少。

3.低白蛋白血症,毛细血管内液体漏入腹腔或组织间隙。

4.肝脏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能作用减弱,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前者作用于远端肾小管,使钠重吸收增加;后者作用于集合管,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5.肝淋巴量超过了淋巴循环引流的能力,肝窦内压升高,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自肝包膜表面漏入腹腔,参与腹水形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