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风掠过 | 短文:《关于牛掰的问题》、《现在人为什么轻德重利?》

 有风掠过王强 2020-07-23

关于牛掰的问题

文/有风掠过

      牛掰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可见光吹是没用的。但吹牛不光是吹吹气那么简单,虽没到涉及人品的程度,却关系到一个人的素养和水平。
      吹牛是制造虚妄,让人的虚荣心在张张嘴就能完成的谎言中得到瞬间的满足,久而久之,就成了难以戒掉的习惯。我们不能说爱吹牛的人好与坏,但爱吹牛却常常坏事,谁说吹牛不犯死罪?有的人就是因为爱吹才无事生非,在关键的时候总忍不住炫耀一番,自爆家底,或者乱打包票自寻烦恼,结果作茧自缚。
      爱吹牛的人也可能侥幸成功,但终会因其轻浮的个性,不成大事。
不吹牛并不是一味地做谦谦君子,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要有底气,但又不能霸气侧漏。人要做一个牛掰的人,但不是吹牛掰的人。
牛掰是理想的低俗说法,不是谈笑戏言;牛掰是一个人的尊严,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牛掰是人与人之间难以调和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清高。不要向所谓的高人仰首,也不用为低人摆出更低的姿态。

现在人为什么轻德重利?

文/有风掠过

      今天,人们常说“人心不古”。是德育没有做到位吗?其实不全是。
封建社会的等级标准是士农工商,学而优则仕,做官即使两袖清风,也比常人高人一等,第二阶层的农,不富裕,却是社会基层,占据大多数,他们重德,德就有了广阔土壤,小商小贩,不成气候,虽然有钱,却拼命让孩子往仕途里挤,搏个名分。
      而今天是经济社会,商与农位置调换,变成了士商工农,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过去的等级不再那么明显,农可以务工经商,商可以入士,用物质的富有来衡量人的成败越来越明显。
      另外,讲究实际也让人变得越来越“小聪明”。“
以德报怨”成了好坏都一样,既然好坏都一样,好要付出,坏可以得便宜,为什么还要好?“实在”就是不会变通,不会变通就是不给人留后门,不善于使用特权,没有手段,这样的人是没有用的人。

      于是,人好坏变得无关紧要。见孙不撸有罪,只要你不傻,别往坑里跳就行。不管别人对人如何,只要看得起你,对你不错就行。
      如果人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样的社会结构和价值导向,道德大体如此。

>有风掠过语录一

>有风掠过语录二

>有风掠过语录三

>有风掠过语录四

>有风掠过语录五

>有风掠过语录六

>有风掠过语录七

>有风掠过语录八

>有风掠过语录九

>有分掠过语录十

>有风掠过语录十一

>有风掠过语录十二

>有风掠过语录十三

>有风掠过语录十四

>有风掠过语录十五

>有风掠过语录十六

>有风掠过语录十七

有风掠过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