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族特色“屎月饼”,你吃过吗?

 阿西雅娜 2020-07-23

【勒鞘】

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

收获感动,温暖同行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诗经·陈风·月出

文/阿西雅娜

四月八,做糍粑,女儿回娘家。

五月五端午节,包小粽子。

六月六以前家家户户做米粉,杀鸭,现在不做米粉了,都是买现成的。

七月十三,十四,十五,杀鸭庆祝三天,一天杀一只鸭,打傻。打傻的时候也有个小环节与别的节日不一样,会在厅堂里放一盆热水,用纸来做洗澡巾,为已故的人“起床”后净身、然后亡灵方可入列祖列宗。还有门外要另摆一桌拜,意思是供那些没“起床”的,没得澄清过的和路过的那些饿鬼。

据说,按壮族习俗,老人故去后要二次葬。

第一次下葬要等4~5年(?)后,开棺捡骨,叫启攒。

第二次下葬。找到好地方后,正式下葬。

没有正第二次葬的故者,均称“没起床"。平时打傻时,他们是不能进入家中与祖宗共享祭品的,所以需要在门外另设一台拜祭。

至于热水、白巾,就是给先人洗澡用的。

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有烧纸钱衣服鞋,给所有的祖宗的传统。记得小时候,那些要烧的衣服,还是我妈亲自用剪刀把纸剪裁出来的。鸡鸭打傻祭拜结束,再把烧好的纸鞋钱衣服饰,用一个朔料袋装好,挂到到村口外面的一些树枝上。

听说,以前我奶奶那辈,好像还有去河边敲锣打鼓驱鬼的仪式。以前没有自来水,水井也很好,大家习惯去河边挑水回来洗菜,喂养牲口,去河边洗衣服。为了求平安,减少意外的发生,会七月十四这天,去大家经常在河边洗涤,挑水的地方,提着灯,去敲锣打鼓驱鬼。

八月十五送月饼,送鸡送鸭,糖果回娘家。

九月九月,,外婆送“屎月饼”给女儿。意思是中秋节娘家吃了女儿的月饼,现在要吐出来,把月饼,糍粑,面条等,送回女儿。娘家送的这些东西,主要是拿来拜床咩,壮族每户人家,都设有一个南堂牌坊在女主人的床尾。每个节日祭拜祖先的时候,家人都会另外准备一份祭品,由老妈端到房间祭拜达咩。听说有些地方拜南堂时,男士不宜在场,因为老人说达咩是光着身子的。

长了三十几岁,第一次听说“屎月饼”,差点没把人笑喷。我妈说,外婆不好当,“屎月饼”的回礼,远比女儿八月十五送回来的礼,要大得多。想想,我妈三个女儿,如果每个还一份,估计都要愁死了,哈哈。

10月无节气。

11月冬至。做糍粑,做粽子,杀鸭。

身为壮族人,若不是此次系统整理各传统节日的风俗特色,特意请教家里人,很多东西,真的闻所未闻。这种感觉,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虽然过了三十几岁,终于还是发现并意识到了家乡文化的美,悲的是,我们这一代,还有多少人,跟勒鞘之前一样,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一无所知。节日,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杀鸡杀鸭打傻,可能再也说不出所以然了。

保护家乡传统文化,刻不容缓,希望大家一起重视起来,言传身教,把这种有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勒鞘

听说热爱生活的人都关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