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家喜宴:乡音袅袅 乡情浓浓 乡酒烈烈

 阿西雅娜 2020-07-23

龙母江上的壮族女子

给异乡的你讲温暖的故事



今儿个大家欢聚一堂,一起筹办酒席,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一起围桌开席,一起对酒当歌,这热热闹闹欢欢乐乐的喜庆场面无不让人感动,让人欢呼,让人开怀。







百年好合









珠联璧合









漂亮的壮家勒鞘(姑娘)今天就要嫁人啦!让我们一起祝福这对新人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新郎新娘郎才女貌

01

新娘的父亲敖八翠今天倍儿爽

阿西雅娜回到老家,刚好赶上敖八翠(八叔)的勒鞘(达媛姑娘)要出嫁,因此非常幸运非常难得地见证了一次完整的壮家勒鞘出阁的精彩瞬间。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次阿西雅娜真是倍儿爽!一则回家本已是一件让人欣喜让人高兴的事儿,二则喜酒又让整个家族增添了更多快乐喜庆。

从阿西雅娜实时分享的图片视频里,目之所及的满是回到老家,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马上出嫁的堂妹达媛是漂亮可人的,乡里乡亲是可亲可爱的,壮家酒席是轰轰烈烈的,美酒佳肴是乡土乡味的……

对于我这个还在远方的游子来说,此刻最先至深的感受当属是那非常熟悉的一听就酥的乡里乡音。





达媛一家子







敖八翠的家好喜庆

0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从古到今,乡音总是一个最让人难忘的乡情符号。不管你是少小离家老大回,还是每隔一段日子回老家,每次回来,最能够瞬间击中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情怀的永远都是乡音!

乡音是一个神奇的符号,它除了有语言的共性——传递信息之外,它还包含了更多特别的神奇色彩,它是有感情的,有地方特色的。

乡音里的那种调调总是既无比熟悉又意味深长,只有乡里乡人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那种韵味。所以,乡音总是让人亲切,让人诱惑,让人温暖,让人感动,让人动容,让人意外,让人惊喜,让人治愈,无法抵抗。

03

在达媛的出嫁喜酒上,阿西雅娜见到了很多很多久别的长辈老者和小伙伴儿,他们都是从小到大经常见到的可爱可亲的乡里乡人。平时回家偶遇已是那么的亲切、热情,今逢喜事又相逢,更是倍感温暖、舒心。

他们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是婶五勇,家在打谷场边上的;那个是娅九造,学校操场边上的;这个是敖二敏,那个是娅六源;这个是婶三青,那个是敖六军……





乡里乡人







每个长辈老者或是小伙伴儿,只要打上个照面,就会同时碰出一串串跟他们名字有关的趣事儿,这应该就是乡情乡愁吧。在家乡的喜酒上,随便走一圈,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热情。往事一幕幕,儿时的一切趣事糗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那么多的时光不知不觉过去了,连达媛都已成长立马要出嫁了。

今儿个大家欢聚一堂,一起筹办酒席,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一起围桌开席,一起对酒当歌,这热热闹闹欢欢乐乐的喜庆场面无不让人感动,让人欢呼,让人开怀。

04

家乡的红白喜事酒席,以前一般总会有十道菜,代表着十全十美。现在家乡生活条件较以前好了,上十二道菜,甚至更多的菜品已渐渐习以为常。但是不管如何变化,总有一道菜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肥而不腻的大大块的扣肉!

扣肉是家乡酒席上的灵魂,无扣肉不成欢!在家乡父老乡亲的意识和概念里,扣肉总是跟喝喜酒连在一起的,很多时候,父老乡亲们总会把去喝喜酒直接说成去吃扣肉。同时,父老乡亲们每逢去喝喜酒,还会经常说上一句“记得夹两块扣肉回来”。

由此可见,扣肉对于家乡酒席有多么的重要。扣肉的大小成色品质,多多少少代表着主家的经济实力与慷慨豪迈格局。

扣肉是一道硬菜大菜,非常考验大厨的手艺。从小至今,我们最喜欢吃的就是二叔做的扣肉。每逢红白喜事办酒席,二叔永远都是当仁不让的大厨。有二叔当大厨,大家口福不浅!想见二叔,直接去厨房找他!这不,阿西雅娜直接跑进厨房,给二叔来了个特写,什么先不说,直接上图上视频!

05

感受了乡音乡情,还有一个乡酒总是不可或缺。我一个壮家勒鞘,虽然不会也不敢喝白酒,但米单米双总三花总常听说起。

对于壮家勒帽来说,不管在外喝过多么高大上的白酒洋,他们都会觉得,那些酒都比不上家里的米单米双三花来得痛快畅快、醇厚与浓烈。





于归






家乡酒席上的白酒,一般都是自家纯粮土法酿制的。自家酿的酒总是格外的香,格外的醇,这也是家乡父老乡亲尤其勒帽们的最爱。

家乡的喜席上,乡音袅袅,乡情浓浓,乡酒热热,好一派喜庆祥和的温馨画面!

做为一个壮家儿女,不管走到哪里,走得有多远,只要回到家乡故土,我们都是那一个个长不大的阿西,达景,二露……

此时此刻,在家乡这片热土上,一场热闹喜庆盛宴场景正在撞击着你我的心窝……





达媛美美哒







更多花絮和精彩片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