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家,要见到丫巴婶妹才完美

 阿西雅娜 2020-07-23

龙母江上的壮族女子

给异乡的你讲温暖的故事



她们都是我的左邻右舍的婶婶,从小看着我长大,每次提到她们的名字,总是感觉特别亲切,她们已经成为家乡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她们,我对家乡,不会如此热爱,对家乡的感情,也不会如此深厚。




文/阿西雅娜

01

每次回娘家,除了自己的家,除了见达叔丫巴,总喜欢在村里走一走,去左邻右舍溜达一圈,见见那些从小到大,一直亲切待我的丫巴婶媚。

闭着眼睛,不加思索就能脱口而出的人有好多:婶二、婶四、婶三清、婶八翠、婶六军、婶五勇、婶七洁、丫三南、婶二赛、婶七健、婶八露、丫九造、丫六原、丫八海、丫站、丫福等等。

她们都是我的左邻右舍的婶婶,从小看着我长大,每次提到她们的名字,总是感觉特别亲切,她们已经成为家乡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她们,我对家乡,不会如此热爱,对家乡的感情,也不会如此深厚。

02

她们和我达叔丫巴的辈份各有不同,对我的称呼,也各式各样,有的按父辈辈份叫,有的随孩子辈份叫。很少人直接叫我名字,我在家族女儿中排行第四,大家喜欢叫我达四,四女,四妹,四季。这些最自然亲切的称呼,比世界上任何美丽的名字,更动听,更有人情味。

每次回家,不管走到谁家,各位婶婶都会热情过来,拉你唠几句家常。如果家里刚好有玉米、花生、甘蔗、地瓜、香蕉、百香果、木瓜等等自家种的土特产,不管你喜不喜欢吃,她们都会拿出来接待,特别的淳朴善良可爱。

从小我就是逗比一个,说话经常没大没小,有时喜欢故意对那些婶婶用她们平辈才用的称呼,经常被丫巴说我没礼貌,她们不介意也不生气,经常和我聊天,聊到开心处哈哈大笑。

03

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我们村的女人》,还有一篇《大嗓门的姑娘》,看过的朋友,如果还有印象,就知道我们村的丫巴婶媚,都是大嗓门。

我们村子本来就是小小的,三个女人一条街,如果几个女人聚在一块,大老远就听到她们的笑声。我回家也如此,不管走到哪一家,如果家里人找我,根本不需要四处寻找或打电话,只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竖起耳朵听,就知道我在哪里了。

平时大家各忙各的活,回来也未必都能见到她们。这次比较幸运,回来参加达媛的婚礼,一大帮丫巴婶媚,全都聚在一块,统统都见着了,真的好开心。

婚礼前一晚,她们一起聚在一个房间里,一起讨论第二天的工作分工,完了又凑一块聊天,热闹极了。

04

丫九造是所有丫巴当中最乐观,最幽默健谈的一个,丫福好像是永远处在三十多岁,保养得当的老板娘,婶三清依然是做事干脆利落,说话爱笑的人,婶八露还是那样说话温和,慢条斯理,婶五勇永远是坐在角落,喜欢聆听,少说话,多做事的模样。

那天聚在一起的丫巴婶媚,十几个人,把原本放了床,堆满嫁妆的房间,围得水泄不通。那个房间却成了最温情热闹的地方。时隔多年,这些丫巴每个人身上的味道,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一点都没变。

05

昨天下雨又冷,站在家门口,好像看到婶二家里有袅袅烟雾飘出。达叔说婶二在家烤火,我就屁颠屁颠下去了。刚到门口,就看到客厅前面的庭院放着一个小锅,上面一堆火柴烧得正旺。走进一看,火堆旁放了三把凳子,还有一篮子的红薯,火堆旁还有几只红薯已经烤熟了,一只猫咪依在凳子旁烤火。

婶二见我,赶忙说,我觉得太冷了,就回来生火,红薯刚好烤熟了,你快来吃。我随口说,这只猫咪好聪明,也来烤火呢。婶二说,这只猫咪十几年了,以前爷爷还在的时候,它就在这里了。你先在家,我到地里摘几颗大白菜。烤的红薯都熟了,记得翻出来吃。

说完,婶二穿着雨衣雨鞋出去了,只剩下一堆烧得正旺的火,一只养了十几年的猫咪,一篮子的红薯和安静的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