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业的农民?

 阿西雅娜 2020-07-23

龙母江上的壮族女子

给异乡的你讲温暖的故事



农民没有失业的说法

农民的孩子才会失业


文/阿西雅娜

01

这次碰巧遇上全球疫情严重,最近老公所在的公司倒闭了,全家人一起喝西北风,那个酸爽,真是无与伦比。


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最近的心情,我觉得最合适的莫过于那首《最近比较烦》 。


开头的那句,唱起来真是过瘾: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


失业其实都是小事,毕竟健康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工作没了可以再找,需要一点时间而已。


不过面对如此大的生存压力,心情烦躁也是正常的,这也是我想偷懒不写文的借口之一,哈哈。





02

说来也挺搞笑的,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做生意的头脑,一辈子都是做辛苦的体力活,可是却很少听过他们抱怨,也没听说过失业这个词。


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只要勤劳不怕苦不怕累,就算老天有时喜怒无常,也还是有饭有青菜吃的,饿不死,只是没钱而已。


除非你是懒到像那个脖子上挂大饼的人,只吃嘴边的那个角,动也不愿动,那真是无药可救了。


祖辈父辈是农民,谋生方式实在太辛苦了,他们从心眼里不愿意自己的子女继续从事这个行当。


不管有没有能耐,孩子长大了,父母宁愿在家继续留守那几亩田地,一年四季,没日没月地干,除非特殊情况,真的很少有人愿意自己的孩子留在家的。


我们老家的农民,都是干到死的类型,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没有什么周末节假日,只有农忙的忙碌和偶尔的闲暇时间,用我妈的话来说,辛苦又没钱。







03

作为农民的孩子,我一直在关注村里同龄人的生活。


除了清明过节和一些重大节日,很少有年轻人在家,大家把孩子和土地交给家里的老人,然后为了生活,四处分散在各地谋生。


有一些家里孩子多,孩子小,老人又年迈的家庭,女人被迫留守在家种田种地,照顾孩子,伺候老人,她们的日子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虽然在人前很少有抱怨的时候,可是,如果真有选择的余地,她们背地里也是希望能到外地打拼的。


毕竟女孩子都爱美,谁不想工作轻松点,收入稳定点,自己更年轻漂亮点?


可是生活的环境,常常让她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04

村里的男孩子,有些还是挺孝顺的,知道暑假正是家里大暑到双抢忙,三夏忙到断腚肝肠,父母忙得不可开胶的时节。


他们会在这个时候,特意从外地请假回家帮父母的忙,顺便看看孩子,等把家里的活都干得差不多了,一切安排妥当,才继续回到自己的工作地。


虽然离开了土地,其实很多人在外,都有烦恼苦闷的时候。


我看到过不少同龄人,在朋友圈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晒自己的处境,透过那些苦闷的文字,可以感受他们的迷茫,失落和无奈。


生活就是这样,总是挫折和无奈中前进,路上总有惊喜和挫折,一帆风顺只是不切实际的理想而已。


任何时候任何处境,是好事也是坏事,正如那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平常心对待就好。


比如我们村的二叔公,黄帮主,他乐观低调务实的生活态度,我一直很欣赏。





05

压抑好一阵子,心情有点低落,原本不想写这点私事的,毕竟,失业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就像好多人说的,家丑不宜外扬,自己知道就好了。


写到这,突然想到以前一男同事说过的笑话,说现在的人流行一个说法,和自己相识的人聊天,大家的心态普遍是这样:


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呗?

知道你混得不好,我就放心了。


想到这个笑话,我的心情竟然莫名其妙变得欢快起来。


反正认识的不认识的勒鞘这么多朋友,你们肯定都是混得好好的,我没有上面那个笑话的变态心理,真心为大家由衷地感到高兴。


至于我们家,还有年前囤的几袋米,煮粥多放几碗水,也够吃好几个月了,饿不死,刚好还可以减肥,一举两得,想想也是蛮好的,嘿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