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班第一天,来一份《红酒烩鸡》唤醒精神

 葡萄酒杂志 2020-07-23

新年的头一天上班,小编假期综合症又犯了。好想下班后去看个春节档电影,可是广州又降温了,还是回家缩在被窝里看点温情片好了。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红酒烩鸡》就是这样一部暖暖的电影,最适合在寒冷的冬天,或是自己在家窝在沙发上,或是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随意坐着,吃吃零食喝喝酒,哈哈一笑,尽情享受这部德国式的温情小品。

片名:Kokowääh(2011)

中文译名:红酒烩鸡

语言:德语

类型:喜剧 / 家庭

导演:Til Schweiger

主演:Til Schweiger / Emma Schweiger / JasminGerat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在看到“红酒烩鸡”(Coq au Vin)这样一部以食物命名的电影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一部讲述极致美食故事的电影,然而迎接我的却不是各种美食与美酒的特写:男主角亨利(Henry)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花花公子,在一团糟的生活中的某一天,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女孩玛格达莱纳( Magdalena)改变了他的生活。正在他纠结于其操刀编剧的剧目被刀斩,交不起房租和违章罚款的人生的时候,8年前的情债又追了上来,8岁的玛格达莱纳是他的亲生女儿,不难想象这对一个习惯了自由的大男人来说是何等混乱的局面。半推半就之间,全职奶爸兼职编剧与毒舌“萝莉”的生活就此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男主角的蒂尔·施威格(TilSchweiger)同时也是本片的导演兼编剧,代表作是经典电影《敲开天堂之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是一部讲述兄弟情的电影。而本片中饰演他女儿的,也是他现实生活中的亲生女儿爱玛·施威格(Emma Schweiger)。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蒂尔·施威格,在影片中和女儿擦出的火花,有爱而又真实,成为了影片的最大看点。

萝莉拯救文艺青年

一般情况下,文艺青年们都会几道拿手菜,多半是用来泡妞和果腹。可是你面对一个如此清纯而又和你有血缘关系的小女孩儿时,整个人就仿佛变成了哑巴一样。平时妙语连珠的话都说不出口,做的菜也不会受欢迎。

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每天睡到自然醒,抽烟的时候也会有人阻止他,要早起,要准时做健康的早饭,买牛奶,煎鸡蛋。他还要给孩子检查作业,要安慰她即使她算不懂数。接她放学要拿上安全座椅带她去学校,因为放在了尾箱还要被警察罚款,到了学校顺便摆平小恶霸,还要给她做睡衣,讲故事哄睡觉。一切与文艺无关的事都慢慢做来。而这些进行的时候就会慢慢觉得生活是踏实的用中国话说就是“接地气”了。 

这个电影看完的第一感觉是让人忍不住要去养小孩。因为她的成长实在是太可爱了。不论是看到火烧厨房之后嘟起小嘴说的“该死”(du scheisse),还有一边啃面包啃得满嘴果酱一边又被她爸爸拖着往前跑的情况下还一本正经的评判着她老爸的工作价值,当然还有问她老爸要黄色牙刷时候的可怜相,让人满心感动之余又忍俊不禁。

来自配乐的正能量

全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场景,一个就是女孩到爸爸家头一天晚上,爸爸给她做睡衣的场景,实在是不能再可爱了,她一定觉得很幸福,可以穿到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温暖牌”睡衣。另一个场景,则是男主角与他的编剧前女友一起写剧本的场景,他们相互讨论,偶有争执,但也掩盖不住因二人合拍而激发出来的创造力,这与我们想象中的那些靠写文字为生的人的状态都不相同,也许是过分美好了吧,不禁让人新生向往。

这两个印象最深的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色的配乐。睡衣场景里出现的是Amy MacDonald的《Your Time WillCome》,而写剧本场景里的则是White AppleTree乐队的《Snowflakes》,为场景情绪的渲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各种流行、摇滚、电子乐几乎贯穿整部电影,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One DirectionHurtsThe Script等均有贡献,有人认为这是导演对自身功力极不自信的表现,但我却认为正是这些配强化了《红酒烩鸡》的正能量。

与红酒烩鸡无关

片中出现了“红酒烩鸡”这道菜的镜头就那么一分钟不到的时间,而且还被小女孩嫌弃得不行。根据戏中展现的这份红酒烩鸡(实为塞浦路斯红酒烩鸡),再查阅了做法相当简单,材料:鸡胸肉、土豆、红葡萄酒;配料:柠檬汁、肉桂、黑胡椒粉。

制作难度为初级,难不倒一般家庭主妇,当然对文艺青年来说已经足够难了。“味道真怪”是玛格达莱纳对它比较客观的评价了。

出现葡萄酒的镜头也不算少,在各种吃饭、居家场景之中都有葡萄酒的身影。不过根据观察,片中的亨利应该并不太懂酒,或者说他比较“不拘小节”,他家那瓶晚收Mäushöhle 雷司令(Riesling)都不知道开瓶多久了就一直放在厨房,想喝酒就倒出来也不用冰镇,看得有点替他捉急。

看来这出《红酒烩鸡》的卖点只是亲生父女联手演绎父女亲情戏罢了。这里总结一点,大众消费的电影、文学如同红酒,大卖,却酌饮无趣;而真正的优秀,又扑朔难懂,不曾善解人意。终究还是选择回家,自己开一瓶当饮的巴罗洛(Barolo)来得快意!

同类电影:

1.我家买了动物园We Bought a Zoo (2011)

2.星爸客Starbuck (2011)

编辑 | KRIS.Y

©文章改编于《葡萄酒》杂志 ISSUE74

微醺之页TIPSY - 电影MOVIE

原文作者 | 彭程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葡萄酒》2018年2月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