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挪威,北方以北的追光人

 昵称66096107 2020-07-23

每年的1月~3月,是北极光最为活跃的时期。但它永远不会固定出现在哪,而是在天空自由地运动,需要你靠着预判和最及时的信息去追逐、去捕捉。因此看见极光也代表了幸运的开始。

本篇,作者顶着严寒,冒着风雪,向着北极圈出发。在特罗姆瑟遇到暴风雪;在罗弗敦接连几天的阴雨雪中,看到北极圈里竟然融雪;终于,在极圈的最后一天,在浩克兰捕捉到了极光合拢的最后一个瞬间。这篇,我们为你讲述一趟真实的极光狩猎之旅到底是什么样子,同时也想把看见极光的幸运传递给你。

北极之门的暴风雪

从奥斯陆到特罗姆瑟仅2小时,很快我们就降落了。

这座北极圈里最大的城市位于峡湾之间。由于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它的水面终年不结冰,是北极航道中最大的港口。也因为这里的设施完善,成为冬季来挪威绕不开的一个点:人们或来参加极光团,或像我们一样将它当做探索北极的起点,而获得了当之无愧的称号——北极之门。抵达后适应的第一件事,是它的日落在14:30左右,你已经进入了入极地的“时间体系”。

城东面有一座高山,乘缆车登上它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特罗姆瑟的景色。尤其日落前后光线柔和的时刻,积雪下的蓝与暖色的灯光,常常是人们第一次种草这座城市的标志画面。但进城不久,我们就被Google地图坑了一把!发觉时,小车已经像图钉一样“钉”在斜坡上厚厚的积雪里动弹不得。这种束手无策, 很快引来了附近的居民,他们跑回家拿来雪铲帮我们挖车,一对才从奥斯陆来度假的情侣试着帮我们挪动车子,是我们最初感受到的挪威热情。或许这就是出生在极地,扫雪铲雪挖车清路,是和自然斗争的必备技能,也更懂得去热心帮助彼此。终于把我们的小车解救出来!在特罗姆瑟有很多窄路,连市中心都有大量陡坡,得拿出十分的精神对待。很多斜坡铺上雪非常打滑,停下就再也爬不动了,路边就出现好玩的“爬坡小队”:每辆车都会后退出一段距离,看着第一位队友踩满油一鼓作气跑上坡,为他喝彩!

天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

登上缆车时,能见度几乎为零了。山顶的观景台,眼前尽是一片灰蒙蒙,完全看不见山下特罗姆瑟的半点灯光,老外们都抱头大喊“Where is Tromso!”只能在木屋里等待。半小时以后,云雾才渐渐散去,特罗姆瑟终于露出真容。此时的日落刚过去大约半小时,天空呈现出紫蓝的色调,海水、屋顶、连积雪的阴影也一同染上了这种幽蓝,暖黄的光源就是文明带来的繁华,北极之门的美丽展露无遗。6级的大风,巨大的蓝调暮色之下,宣示着它的与众不同。

可能是

『假』

的北极圈?

挪威号称有着欧洲最美的风景,那罗弗敦则是挪威最美的。对所有热爱风光摄影的人来说,它像源源不断散发着魅力的信号塔,驱人前往。这个大西洋上似有若无的岛链,经过上古冰川的雕琢,形成了绝美的峡湾、海滩、高山和远离喧嚣的小村庄,是最北欧的风情;也由于整体地处北极圈内,让它成为了全世界最美的极光前景。

抵达的第一天,见到久违的日出。前几天连续的暴风雪、每天5~7级大风,让我们看到一丝阳光都兴奋极了。可一路朝前,天气又再次变差,云堆积得越来越厚,离奇的是气温却不冷,雪花飘在身上就化成了水。但第二天醒来,才让我们真正惊呆了。中国营销论坛

整个村子里的积雪全部融化了!我们旁边挨着一家民宅的小花园,昨天来时还是满满白雪,现在草皮都露了出来,无论是冰还是雪都无影无踪。我几乎要掐一下自己,在隆冬时节的北极圈里竟然融雪了!大概是遇到超强的暖流经过。远方的雪山几乎全部融雪,屋顶的白绒毯也不见了,实在是北极圈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景了。

接连几天的阴雨雪,整个群岛都笼罩在乌云之下,让我们和极光毫无缘分。但今天的天气预报9点多会出现局部多云,可以在露晴的一部分天空看见星空和极光,我们决定伺机出发。八点多时,屋外还是狂风大作,我们开着车一路龟速前进着。我们要去的是Eggum附近一座废弃的堡垒, 是二战时纳粹德军的“遗留物”。当时他们刚经历了法国战事, 准备抽调精锐去参与和苏联的战争;但他们认为美国人和英国人会从大西洋方向来袭,就在挪威、丹麦、荷兰、法国和西班牙这整条大西洋海岸线上,修建了各种防御工事;这个著名的大西洋堡垒在战争结束后,也成了数千处无主的遗迹。

Eggum的这座看上去像个圆形碉堡,过去是一座雷达阵地。我们下车后四处尽是黑暗,完全看不到眼下的任何东西,只有远处冬季停业的服务中心,还亮着一盏长明灯。能让人躲躲雨,稍稍缓解毛骨悚然的黑夜。

一个多小时后,雨似乎停了,我们走出了长明灯的范围,天空露出了一片星空!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属于人类的光污染,能看到乌云间开了一个口子,当你适应了黑暗会辨认出更加丰富的星光。它的底部是一层绿色的极光衍射,渐渐,淡淡的极光缓慢地舞动起来。它微弱得大概只有kp1~kp2之间,但在这些天的打击下, 一点点极光身影都让人相当激动。尽管顶着8级大风,吹到脸瘫手麻,哪个方向出现了极光,朋友们就雀跃地互相呼叫。

终极的极光狩猎

尽管整个群岛像在乌云的锁定下,每天我们都尽力地寻找极光。

有时把车开到海边的开阔地,果然有一点云雾散开, 极光就如期而至。纹路也清晰了很多。肉眼可见光带的飘动,像爪子一样从眼前延伸到头顶,再越向身后。在空旷寂静的天地,有时会有隐隐微弱的沙沙响。让人们想到因纽特人认为这是去世的亡灵在天际踢球的传说,心有敬畏。晴空时它的轨迹清晰,有着薄云时,挡在后面的极光又像是毛玻璃后面影影绰绰的晕影。有时,它像画卷从天空的一边,展向另一边,虽然只有短短几秒,确是一种让人惊叹的壮观!

在极圈的最后一天,我们抵达浩克兰。这里夏天时是著名的营地。天气预报说,9点会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晴天。和本地人每年有几个月和极光相处,在回家路上也能偶遇它静静欣赏相比,作为客人,我们必须捕捉到天气的“窗口”。八点半我们就出门了。这里的海滩中间有一座山相隔,我们抵达偏东北的一边时,已有不少追光游客来等候了。他们会在经验丰富的“猎人”带领下,根据当天的数据,去到最好的观测点蹲守。但云层始终没有散去的迹象。这时,西北已经出现了几颗星星,我们赶快驱车穿过隧道到另一边等候。等待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动静,又掉头返回。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把看极光称作“狩猎”,它永远不会固定出现在哪,而是在天空自由地运动,需要你靠着预判和最及时的信息去追逐、去捕捉。

又过了十分钟,它像确认了观众的诚意,在海平面上方的云端拉开了序幕。从看得见星星,到一道淡淡的光线,属于我们最后的极光来了!

尽管它位置比较低,却有着帷幔一般非常美的形态,乌云逐渐散去,星空也越来越清晰。现在是冬季,银河最亮的银心已经转向了太阳的另一面,只看得到一条淡淡的小尾巴。在延时拍摄的片段里,极光在灵巧舞动着,整个星空都像在旋转,甚至还划过几颗流星。大约持续了半小时,我们在狂风的劲吹中,看到合拢的最后一个瞬间——一道弧形的极光划过天际。那一刻,我想起一位老“猎手”曾说,“极光太美

了,它是每个人一生都应该看到一次的美丽,所以我要带人们去找寻。”虽然一路心情忧郁,但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我们依然以这样一个明媚灿烂的方式挥手。

再见了极光,再见了北极圈。

回归城市的气息

从奥斯陆的火车站出来,一种城市的气息就扑到脸上。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最为古老的首都,它最早建城于1049年,当时的国王哈康五世就建造起奥斯陆的标志性建筑——阿克什胡斯城堡,用来抵御瑞典人的入侵,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核心。1624年的时候大火毁灭了整个城市,人民又用更坚固和抗火的石材重建了它,也成为北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你可以以徒步的方式,漫游整座城。

市中心的奥斯陆大教堂,有着6000根管子的华丽风琴和知名的雕刻,教堂里回响着挪威语的赞美诗,旁边有着悠闲的花市,陪伴鸽子们的是沉默不语的铜像。

这座城市还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园,是国宝级的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朗一生的答卷。他年轻时曾在雕塑大师罗丹的工作室效力,受到许多风格上的影响,却没有像伟大的罗丹一样,将作品遍及世界。而是花了30年,独自完成了这座公园里200多件雕塑艺术品,它们或是石雕、铜雕,有时是铸铁雕像,和真人般大小。所有的雕像人物都一丝不挂,他们不从属于任何时代、阶层和职业,也看不出贫富,却构建着父子、夫妻、情侣、 朋友,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恒久值得讨论的关系与话题。公园里最受喜欢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地上愤怒地跺脚,被称作“维格朗的蒙娜丽莎”,他的手和脚被喜爱的游客摸得闪闪发亮。也有着耗时14年雕刻的“生命之柱”,在一块完整的花岗岩上,雕出121个人物首尾相接攀向天堂。整个庞大公园,像是维格朗花费一生建造的 “雕塑之城”,跨越时间地和来者交换对人生的理解。

在Ekeberg公园,你可以在北欧广阔的森林、灌木和步道间散步,去寻找爱德华·蒙克《呐喊》《绝望》《忧虑》 的油画取景地, 也可以参加公园组织的“呐喊”寻踪之旅。在国家美术馆新馆重新开放后,可以去探看著名油画《呐喊》最经典的一版,它的扭曲很像我们遭遇暴风雪看不到极光时的表情,背后却是这位焦虑惊恐的画家悲伤的人生。散发古典味道的街道,摆着老式古董沙发和扶手椅的咖啡馆,温馨的家居商店,奥斯陆的城市气息让这个极北之地的冬天带上了属于人文的温度。

回顾这一场追光,它需要比预想中更强大的神经。从丢行李、恶劣天气,到艰难的行车、反常的极圈融雪,我们曾无数次懊恼“假如今年的假期不那么早”“假如去阿拉斯加不是挪威”假如……最终没有假如。旅行像生活的曲线一样, 有它自己的起落。也正是风雪的困车,时时研究云图寻找追光的时机,冒着狂风守候它和那些躺在旅馆自嘲“挪威旅店之旅”的乐观,让我们的旅程展现了另一个面目,摆脱了一张美丽明信片般的乏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