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盘面。 如何看现在市场的强弱?还是老方法,搬出我的风向标:继续关注前期强势的行业龙头,如果2-4周内能继续创新高,那大A就还是健康。 前天海螺水泥涨停,创历史新高。水泥行业有集中化倾向,另外上半年大基建投入,带来的盈利预期。 水泥本质属于周期股,前天这么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经济复苏的预期,这两天圈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经济复苏的预期形成共识,并且股市持续向好,相应周期类的公司预计会有所表现,这是下半年要观察的一个方向。 资金面上。 公募基金二季报出炉,上半年规模增长2.2万亿,总规模达17万亿。权益基金的增长数据,爆棚了。。 看下图红色字体: 主要的原因是,今年最大的变化是理财新规出来后,银行打破刚兑,理财债基规模出现大幅下滑,而且理财收益也越来越低。 所以,这部分基民开始购买权益基金。相信这是一个大趋势,未来还有更多类似的资金,流入股市。 这也会给市场的风格带来很大的变化。。 以前游兵散勇,大家都是自己炒,现在通过购买基金入市,这些机构投资者大多是基本面投资,买的都是一些头部优质企业。 这会强化市场的风格,以后市场大概率会延续优质企业给予溢价,没有业绩的绩差股被不断边缘化的风格。 这也是前两年我一直提的:A股港股化、美股化的趋势。 ... ... 不管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行情再好,还是有人在亏钱。 这行情,有人要销户? 多数投资者,经常在某些股票(或者基金)表现最好的时候买。然后,在表现差的时候剁掉,转手追热门的股票和基金。 有时一周都能换手好几次,所以最后总是赚不到钱。我总结了一下,投资者长期亏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亏钱第1个原因,远离主线。 每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市场主线,比如这几年最大的一条线,就是行业龙头,也就是市场现在在说的核心资产。 熊末牛初都是这些行业龙头的天下,他们不断创出股价新高,持续带动人气。而这个时候,有些股票还会探底。 有些朋友过去几年都在忙于抓热点概念,现在也在抓,每天都很辛苦,一直在预测大盘涨跌,猜明天开什么热点。 结果买的就是边缘化的股票,远离了主线,成绩也不如人意。现在股票越来越多了,以前的老打法不一定见效了。 这些老粉都懂。 亏钱第2个原因,风格漂移。 可能主线抓住了,但是今天看到A涨,就赶紧割掉B,跑去追A。结果刚剁掉,立刻涨给你看,追的那个反而就调整了。 如果是这样,即使行情很好,也会在摩擦中把最大的收益给挥霍走。股票这东西很神奇,就是专门治我们这些股民的不服。 大多数牛股,虽然看起来K线很牛,但是如果去详细回测过就知道,经常都是阴线天数多于阳线天数。 通常一只牛股90%的涨幅,是在10%的时间里完成的。如果刚好10%的时间不在场,那大部分收益就跟你无关。 投资要有等待之心,不要被跳动的股价迷惑,不要想着买在起涨点、卖在最高点,企图抓住每个牛股,那不现实。 … 拥抱主线、风格稳定通常不会亏钱,但想赚钱有个前提。 切忌随便挑一只估值已经很贵,或者未来很不确定的股票,然后说长期持有就一定能赚钱,这种就是刻舟求剑了。 要对买的股票有深度了解,知道什么是优质公司,明白这家公司未来几年的经营情况,清楚现在的估值水平。 注册制下,市场中的股票越来越多,坑也越来越多。不要轻信听起来很美的东西,乐视的教训一直警醒着我们。 所以,还是要坚持价值成长思维,避免从众,不要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投资看不懂的企业往往会吃亏。 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市场上的大部分股票,其实我都不认识,但这些年还是在股市里赚了不少。 刚看到一位投资人写的话,深以为然: 后台经常有朋友问,对某某股票怎么看?我不是什么都精通的人,不可能啥都懂,如果什么都懂,那可能要开始亏钱了。比如贵州茅台,酿酒他最强,但如果去做牛奶,那肯定就要亏钱了。 巴菲特说,对一件事情知道得非常深刻非常多,就会给你带来一些优势,会成为你的竞争力。人的精力有限,只有专注,方能做到极致。投资高手都善于做资深的专科医生,而不是当普通的全科医生。 相信多数朋友相聚在这里,每周坚持学习、思考,是有很大收获的,今天中午接到一个私信: 新来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定点打新」是什么,我记得是年初的时候跟大家说的,就是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打新。 这个时间点通常是市场比较冷的时候,一般是上班时间,大部分人都没空打新。比如10:38,11:16等等。 |
|